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頒布的歷史背景及其特點解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袁昊杰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家庭結構的變遷,家庭教育及其支持體系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呼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目的明確,理念清晰;強調家長首責,多方支持;強調國家主導,社會協同;強調公益,注重普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貫徹落實過程中,應當尊重家長的教育權力,明確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完善家庭教育支持系統,注重相關法律的配套銜接。
  【關鍵詞】家庭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家庭教育權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22)06-0013-04
  家庭教育作為人生教育的起點,對個體的成長和發展影響重大、意義深遠。我國歷來重視家庭和家庭教育,家風、家訓、家教的傳承可謂源遠流長,凝結在優良家庭教育中的仁、義、禮、信、忠、孝等優秀道德品質傳承至今,影響深遠。〔1〕
  從社會文化層面來看,我國的家庭教育大多處于家庭內部,人們將之視為家事,父母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祖輩或同輩發揮輔助作用,國家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比較有限。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家庭結構的變遷,家庭教育及其支持體系的重要性更加凸顯。然而,很多傳統的家庭教育方式已不太適應當下我國教育發展的現實境況。在社會壓力增大、家庭規模縮小、核心家庭增多的社會背景下,國家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以下簡稱《家庭教育促進法》)來規范家庭教育,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以下簡稱家長)提供開展家庭教育的相應支持,落實家長的家庭教育責任。本文擬對《家庭教育促進法》頒布的歷史背景及其內容特點和落實特點進行解讀。
  一、《家庭教育促進法》頒布的歷史背景
  1.家庭規模減小,家庭結構變遷
  自上世紀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以來,我國已產生大量的“四二一”家庭,傳統金字塔型家庭結構發生逆轉,由以前的“正金字塔”轉向“倒金字塔”,核心家庭成了當代中國最為普遍的結構類型?!?〕家庭結構的變遷深刻影響著家庭教育,讓傳統的家庭族群育兒、鄰里互助育兒等教育方式逐漸消失,家庭封閉式育兒成為主流,家長得到的育兒支持較少。在此情況下,家庭教育的質量十分仰賴家長自身的教育能力。為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給予家長充分、必要的社會支持,國家經過試點實驗,實踐論證,頒布了《家庭教育促進法》。
  2.家庭育兒壓力增大,支持體系亟需完善
  在社會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家長的育兒壓力增大,深刻影響著家長的生育意愿與教養水平。因此,有學者提出:“在歷史短板、時代挑戰和文化制約的多重影下,亟待構建嬰幼兒照護家庭支持體系,通過加強對家庭嬰幼兒照護的支持和指導,形成夫妻同工、祖輩適度參與的動力機制,保障女性就業權,最終實現家庭與社會共同參與的嬰幼兒照護良好格局,切實緩解家庭的育兒壓力。”〔3〕時代呼吁并迫切需要兒童養育和照料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發展和完善。《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臺為家庭育兒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有助于緩解父母的育兒壓力,支持家長科學育兒。
  3.家校教育失衡,家庭教育功能弱化
  教育并非社會主體中任何一方的責任與義務。它事關下一代的發展,是所有社會成員共同努力的重點任務。然而,近代以來,隨著學校教育的普及與大力發展,家庭教育在一定層面上逐漸喪失了其私人屬性。與此同時,學校教育憑借其專業和制度優勢,極大地擠壓、侵占著家庭教育應有的時間和空間,讓家庭教育幾近成為學校教育的“附庸”和延伸,〔4〕嚴重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功能。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家校權責不清問題。因此,為維護家庭在孩子教育中的地位,保障家長的家庭教育權力,發揮家庭教育的價值與作用,國家出臺了《家庭教育促進法》。
  4.家長教養能力弱化,教育權力缺乏保障
  近年來,青少年心理發展問題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其背后深層次的原因之一是家長的教養能力弱化,不能正確處理育兒實踐中出現的各種問題。〔5〕一些特殊需要兒童的入學、就業等問題的解決缺乏有效的社會支持,其家長的教育權力缺乏保障。家長的教養能力弱化,教育權力缺乏保障,容易造成嚴重的親子關系問題,影響兒童健康發展,影響家庭乃至社會的安定。因此,急需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來幫助家長提高教養能力,維護其教育權力。
  二、《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內容特點
  1.目的明確,理念清晰
  《家庭教育促進法》立法目的明確,立法理念清晰??倓t中明確說明:“為了發揚中華民族重視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引導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增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制定本法?!倍髮彝ソ逃M行界定,指出“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為促進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長,對其實施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育、引導和影響”。“家庭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2.強調家長首責,多方支持
  《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了家長的責任與義務,認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負有主體責任。其中,第十四條明確說明:“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除了強調家長負有主體責任外,《家庭教育促進法》還進一步強調社會力量的支持,明確“國家和社會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支持和服務”。文本中的多項條款明確了國家和社會為家長提供的支持是多方面的,有助于緩解家長的育兒焦慮。
  3.強調國家主導,社會協同
  政府作為推進家庭教育的主導力量,在提升家庭教育質量方面作用巨大?!都彝ソ逃龠M法》對政府部門的職責與作用做了詳細規定,并著重體現政府支持的普惠性、優質性和公益性,強調要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功能和作用,同時鼓勵社會各方協同參與到家庭教育中來,積極為家長提供家庭教育的相關指導與援助,具體包括要求政府部門制定支持家庭教育的相關措施,為家長提供家庭教育培訓的機會,設置專門機構或部門主管家庭教育,開展家庭教育宣傳等。與此同時,《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規定了中小學校、幼兒園、當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主體對家庭教育的相關責任。

nlc20220629215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5435019.htm

相關文章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