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育室內技能課堂引入多媒體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陳元妹
〔摘 要〕 在小學體育室內技能課堂推進課程與技術的整合,可以向學生更好地展示教學情境,提供豐富感知,呈現思維過程,提升學生運動素養。體育教師應依托學校的智慧教學系統,深度解析運動項目的技術動作,合理引入多媒體技術,采用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的學練氛圍中逐步掌握運動技能。教育工作者應加工、制作能夠支持體育課堂教學的數字資源,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創設情境,調動學生運動技能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呈現過程,突破運動技能學習難點;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反饋評價,展示運動技能學習效果。
〔關鍵詞〕 小學體育;室內技能課;多媒體技術
〔中圖分類號〕 G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317 (2023) 02-0073-03
多媒體技術作為現代教育手段,已經逐漸為各學科教學所采用。在小學體育室內技能課堂推進課程與技術的整合,可以向學生更好地展示教學情境,提供豐富感知,呈現思維過程,提升學生運動素養。基于此,小學體育教師應依托學校的智慧教學系統,深度解析運動項目的技術動作,合理引入多媒體信息技術,采用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學練氛圍中逐步掌握運動技能,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參與學習、訓練的欲望和興趣,培養學生勇于克服困難、積極進取的體育精神。
一、創設情境,調動學生運動技能學習興趣
體育室內技能課是小學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雨天、霧霾天等惡劣天氣里,將體育課中與健康相關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中展現,以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讓其掌握必要的運動技能,促進學生自覺采取和保持有益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在多媒體信息技術與小學體育課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教師應利用技術資源構建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更好地激發學生參與學習、訓練的欲望和興趣,讓他們在室內空間更好地學習運動技能,感受運動樂趣。
例如,《安全地進行游戲》這一課的技能目標是: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與同伴熟練地開展游戲,知道在游戲中注意安全,出現意外及時報告教師。在課堂上,教師首先可利用兒歌、節奏體語、視頻、圖片、設疑提問等多種方式構建情境,使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中理解安全游戲的含義,初步學習安全游戲的技能方法。其次,組織學生學習《安全游戲歌》,將課堂教學推向高潮。教師設計兒歌加節奏體語的形式,配合搶答和擊鼓傳花的游戲,讓學生在娛樂的過程中學習安全游戲的技能,鍛煉學生的肢體反應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教師組織學生合作制作《安全地進行游戲》宣傳海報,搭建展示才能的線上平臺,讓學生說一說、畫一畫,將學習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游戲技能分享給他人。這一環節充分展現了學生的創造性、豐富的想象力和超強的動手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和創造能力,讓學生對安全游戲的技能也有了進一步把握。
又如《坐立行我最美》這一課的技能目標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坐立行的基本姿勢。首先,在教學導入環節,教師可利用視頻展示“抓手”小游戲,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調動學生參與運動鍛煉的積極性;在游戲結束后教師設計自由交流環節,讓學生對游戲中學生展示出的姿勢進行點評,并利用圖片展示優美的坐立行姿勢,引導學生對美和健康的姿勢形成初步認識。其次,在技能指導環節,教師可利用有趣的動漫、擬人化的手法表述自己(脊柱、腿、眼睛)的苦惱。這樣的設計符合1~2年級學生的心理和認知水平,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自發地認識到保持正確坐立行姿勢的重要性,并結合大鐘、松樹、解放軍等直觀形象的引導,讓學生依照口訣,逐漸掌握坐立行的基本姿勢。最后,在實踐環節,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的姿態,利用視頻播放一套矯正操,讓學生知道如何矯正不良的身體姿勢,并引導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將今天所學知識用來指導自己或者同伴的行為,真正地做到學以致用。
在教學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勢為學生營造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可讓學生在游戲、兒歌、圖片、視頻所營造的氛圍中逐漸展開技能學習,并產生運動興趣。在學生產生興趣的基礎上,教師將課堂還給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進一步輔助他們主動學習,讓學生通過體驗探究學習運動技能,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二、呈現過程,突破運動技能學習難點
基于體育技能教學內容的自身特點,學習者需在示范指導下達到理解、學會的目的。在傳統教學環境下,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室內技能課的過程中無法對學生進行全面展示,導致學生在遇到學習難點時得不到有效點撥,影響了學習效果。隨著多媒體信息技g的引入,圖片、微課、短視頻等內容逐漸走進體育室內技能課堂,教師可以針對體育項目準確展示動作要領,呈現運動過程,并針對重點難點進行集中講解,以滿足學生訓練需要,保證室內技能教學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支撐與跳躍單元”的教學指導中,教師針對“直臂支撐”這一重要技能,對學生展開室內訓練。訓練主要包括以下環節:第一,熱身環節。教師播放“韻律操”(上肢活動操)視頻,師生共同練習,以激發身體機能,為后續訓練做準備。第二,展現過程,重點講解。教師為學生提供自主體驗的機會,并利用圖片詳細展示直臂支撐動作細節,指導學生突破技能學習難點。
教師出示第一張圖片:“雙手放在椅子中間,身體傾斜,直臂支撐動作”,學生集體練習,感受發力部位,并試著說出動作要領,明確“眼睛平視前方,直臂,頂肩,收腹提臀,身體像木板一樣斜放”的基本要求。
教師出示第二張圖片:“水平支撐動作”(面朝下,身體軀干像木板一樣平放著),學生集體練習,教師巡視觀察后出示錯誤動作的圖片,并講解示范動作要領和保護幫助方法;組織學生兩人一組,互相學習,集體練習;組織學生進行兩次挑戰10秒“水平支撐”比賽;學生全程調整呼吸,在音樂伴奏下完成挑戰。
教師出示第三張圖片:“手放于地面,腳放在椅子上直臂支撐動作”(面朝下,身體軀干像木板一樣斜放著),組織學生兩人一組,互相學習,集體練習;組織學生兩次挑戰“手放于地面,腳放在椅子上直臂支撐動作”10秒,學生在教師和同伴的激勵下調整呼吸,完成挑戰。
教師出示第四張圖片:“腳放在椅子上,手放在地面上,仰面直臂支撐動作”(身體軀干像木板一樣斜放著),講解示范動作要領和保護幫助方法;組織學生兩人一組,互相學習,集體練習;組織學生進行兩次10秒“腳放在椅子上,手放在地面上,仰面直臂支撐動作”的挑戰比賽。
在這一教學案例中,教師充分開發室內空間,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的技能學習提供大量的身體練習、游戲活動機會,提高了學生對運動技能的掌握效果。同時,這樣的設計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對技術動作呈現的全過程有了一個更加直觀的印象和更加細致的了解,突破了動作難點,開展了有效的室內技能訓練,提高了技能的掌握效果。
三、反饋評價,實現運動技能學習效果
多媒體技術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采集學生的學習數據,對技能學習進行及時、可視化的反饋與分析,進而為教學評價提供參考依據。在小學體育室內技能課上,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直觀呈現學生技能學習過程與結果,為學生提供互評、自評的機會,同時根據評價結果為學生提供自主運動的教學資源,以激勵學生主動學習運動技能,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例如在教學“下壓式傳接棒”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在室內技能課上以接力賽中的交接棒為主線,將室外體育項目與室內課進行巧妙設計,利用多媒w技術展示運動技能,并為學生提供合作訓練的機會。在完成課程教學后,教師設計評價表,為學生提供互評、自評的機會。為了讓學生在評價中能夠更加準確地自評,教師依托教學軟件講解了評價內容和操作方法,要求學生重點從各自對下壓式傳接棒技能的掌握進行評價,同時也對知識掌握、情感態度等方面給出了評價標準,以確保評價結果的綜合性。根據學生的評價,教師對學生在下壓式傳接棒中的學習情況有了一定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整體評價,呈現學生參與運動的過程和結果,指出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同時以教學激勵為主為學生提供短視頻,指導學生自主訓練。在短視頻的引導下,學生對自主學習情況有了更加準確的了解,同時也在反思中明確了運動的方向,進而根據短視頻的指導展開訓練,豐富體育運動知識,提升運動技能。
在小學體育室內技能課堂上,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教學評價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讓學生與教師在共同評價中獲得了綜合反饋,也為室內技能課的進一步開展奠定了基礎。當然,現代技術手段不斷發展,許多技術設備在室內技能課堂中的運用,也讓教育工作者精準獲取學生運動大數據成為可能,例如運動手表、運動傳感器等等。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運用,根據大數據合理評價學生的運動情況,以促進體育教學的合理化。
總之,在小學體育課程改革實踐中,教育工作者應加工、制作能夠支持體育課堂教學的數字資源,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資源巧妙地穿插進室內技能課堂,進行富有針對性的訓練和指導,以豐富的課堂教學模式,拓寬室內體育技能訓練的空間與時間,調動學生的訓練熱情,提升體育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徐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多媒體課堂的有效路徑[J].中國新通信,2022(16):209-211.
[2]徐亭清.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多媒體課堂的策略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2):101-102.
[3]柳陽.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體育室內技能課上的策略與應用[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1(15):113-1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54457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