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表達性寫作訓練: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陳誠

  摘要:表達性寫作是一種新興的心理干預方法,指引導個體通過書寫的方式,對已經歷的消極事件或積極事件的情感c認識進行真實表達,以幫助其宣泄情緒、調整心理狀態。本研究根據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表達性寫作的標準范式進行適當修改,將其應用于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對學生進行為期一學年的表達性寫作訓練,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實踐證明,表達性寫作訓練簡便易行,可操作性強,能有效提升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關鍵詞:表達性寫作;中職學校;心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3)06-0060-04
  一、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第一,學生心理問題多發,形勢嚴峻。
  當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是全社會的熱門議題,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則更為突出。研究表明,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國青少年的平均水平[1]。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自我評價低,自卑傾向明顯,對學校與家庭的認同感較低,人際交往高敏感,學業焦慮,社會適應能力較差。其中,因學業成績較差而引發的自卑、厭學、自我評價低、負性情緒尤為突出。有調查顯示,新冠疫情后,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進一步下降[2]。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正面臨巨大壓力與挑戰,形勢較為嚴峻。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未得到足夠重視。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多中職學校處于“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的狀況之中[3]。在重專業教學、輕心理健康教育觀念的影響下,一方面,中職學生心理問題多發,危機事件時有發生,求助需求日益增長;另一方面,中職學校專業心理教師資源不足,并非所有的中職學校都配備了專職心理教師,且心理課程排課量較少,在已開課的中職學校中,大多一周一節,且僅在某一年級開課,心理教師兼任其他科目教學的現象比較普遍??傊睦斫】到逃谥新殞W校未得到足夠重視,缺乏具體落實。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多數中職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心理課為主,模式較為單一。日常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是班主任,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與水平對學生的心理狀況具有直接影響。多數班主任缺乏心理學專業背景與相關從業經驗,難以對班級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干預。盡管很多學校都對班主任開展了專項心理健康教育培訓,但以講座為主,雖然能夠提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但實操性不夠,很多班主任在面對學生的具體問題時依舊會感到束手無策。
  二、表達性寫作的實踐價值
  針對中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現狀,有必要探索切實有效、簡便易行、可操作性強的心理干預方法,豐富心理健康教育手段。表達性寫作(expressive writing)是近些年來新興的一種心理干預方法,指通過書寫的方式,引導個體對已經歷的消極事件或積極事件的情感與認識進行真實表達,以幫助其宣泄情緒、調整心理狀態[4]。目前,表達性寫作被證明在對心理問題群體的干預、提升重病群體的身心健康水平,以及減少學生學業消極情緒上有積極作用[5]。相較于傳統的心理干預方法,表達性寫作操作簡便,對使用者要求不高,能夠書寫即可;較少受環境因素的制約,學校、家庭環境下都可以實施;保密性強,能夠有效保護學生的隱私;表達自由可控,有的話可能面對面難以說出,書寫表達則更為自由。具體來說,表達性寫作應用于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踐,具有如下實踐價值。
  第一,有助于宣泄情緒,緩解壓力。
  去抑制理論認為,人們在遇到生活中的負性事件而產生消極情緒時,常常傾向于采用回避或壓抑的方式。但壓抑本身會造成更大的壓力,損害身心健康。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獨立意識明顯,自尊心強。在遇到生活中的負性事件時,如人際沖突、考試失利、適應困難等,常常選擇自我壓抑,不愿向老師和家長尋求幫助。再加之因學業成績差引發的負性情緒較多,他們更需要合理宣泄情緒、釋放壓力。表達性寫作能夠使中職學生重新審視引發消極情緒的事件,釋放壓抑的情緒,從而緩解壓力。另外,表達性寫作需要學生獨立完成,較為私密,適合特別在意他人評價的“青春期群體”。
  第二,促進認知改變,提升問題解決能力。
  個體在進行表達性寫作時,往往會反思過去經歷的事件,重新審視自己當時的看法和做法,由此引發認知改變。因認知改變,情緒也得到調節,當下一次再面對類似事件時,解決問題的能力便得到提升。中職學生在面對壓力事件時,情緒控制能力較弱,在非理性認識的指引下常沖動行事。表達性寫作能夠提升他們的認知能力,培養理性思維,進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增強心理彈性,塑造強大內心。
  暴露療法認為,將個體安全地暴露在引起個體強烈反應的刺激前,個體便能夠逐漸減弱對該刺激的反應,直至適應。當個體對自己的創傷經歷進行回憶和書寫時,就是一種安全的暴露,能夠幫助個體提升適應性,減少消極情緒反應。中職學生因學業表現不佳,自我評價較低,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在面對生活事件時,常常更為敏感。表達性寫作能夠幫助他們減弱消極情緒反應,增強心理彈性,塑造強大內心。
  第四,提升自我調節能力。
  個體在進行表達性寫作,回憶積極事件或消極事件時,通常會探索自身情緒來源,從而制定相應的改善目標,并推動目標達成。這一過程能夠提升個體的自我調節能力。中職學生認知能力相對較弱,容易片面、絕對地看待問題。表達性寫作練習能夠幫助他們探索引發自身情緒的來源,增進自我認知,提升自我調節能力。
  三、表達性寫作的實踐
  表達性寫作的標準范式由Pennebaker與Beall設計,又稱自由式寫作范式。這一范式要求參與者對指定主題進行連續3~5天的寫作,每天寫作15~20 分鐘,寫作時無須顧及拼寫、文體和語法[6]。本研究在保留核心框架下對表達性寫作的標準范式進行了適合學情的調整:以周記為寫作載體;每天寫作改為每周寫作;連續3~5天改為一個學年;寫作環境由實驗室改為家中。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ㄒ唬┐_定載體形式――周記
  直接對全體學生進行表達性寫作心理干預,可能會讓學生或家長誤解,產生抵觸心理。楸澩鐨孕醋餮罷沂屎系腦靨澹能夠有效避免霍桑效應。本研究采用的載體是班級周記。寫周記是常用的班級管理方法之一,學生并不陌生,且能夠有效幫助教師了解學生情況,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另外,寫周記與表達性寫作在形式上具有高度相似性,都是紙筆書寫。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表達性寫作就是更具針對性的、有更多應用規則的周記。
 ?。ǘ┲贫ㄒ巹t并實施
  對我校(杭州市中策職校)某個班的學生開展為期一學年的表達性寫作訓練,共計34次。在正式進行表達性寫作之前,由班主任告知全體學生每周末回家需要完成一篇周記。周記的內容可在給定的主題中自主選擇,寫作時無須顧及文體和語法,且內容會被嚴格保密。如此安排的原因在于:相較于教室,學生在家中更放松,更容易投入進去,表達會更真實,干預效果更好;周末期間完成,時間充分,不易受課后作業影響,可盡情表達;考慮到班級管理的整體性,需要全員參與。不采用實驗組與控制組進行對照的方式,而采用前后測對比的方式,對比實施表達性寫作前后,班級整體心理健康水平的變化;表達性寫作的心理干預效果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定期進行表達性寫作訓練效果更佳,能夠延長干預效果,且寫作時間越長、次數越多,效果可能越好[7]。
 ?。ㄈ┻x擇寫作主題
  表達性寫作通常以問題為主題,即以讓參與者產生心理困擾的問題為主題,目的是解決問題。首先,根據青少年生活事件問卷的調查結果,提煉出青少年中最常見的負性生活事件,并結合中職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對寫作主題進行大致歸類。本研究將寫作主題大致歸為以下幾類:人際關系、學業壓力、家庭問題、情緒情感、重大事件(如親人去世等)、考試焦慮、軀體疾病、手機使用,供學生自主選擇。若學生連續選擇某一主題進行持續表達,則該問題可能為其生活中的主要困擾。另外,也可結合班級日常管理或班級公共事件確定主題,例如學生的戀愛問題、手機游戲成癮問題等。
 ?。ㄋ模┓答伵c記錄
  表達性寫作標準范式不要求反饋,因為不恰當的反饋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本研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學生有與教師進行交流的需要,有些學生會在寫作訓練過程中提問,想得到教師的指導和幫助。故本研究采用不反饋與積極反饋兩種方式,僅對有反饋需要的學生進行積極反饋,鼓勵學生真實表達自我。另外,對每一位學生每周的表達性寫作內容進行簡單記錄,主要包括三個維度:情緒(積極、消極)、認知(理性、非理性)、寫作主題的選擇。這樣一來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情緒變化情況,對于情緒持續低落的學生進行重點關注,及時給予幫助。還可以借此了解班級學生認知的變化,對普遍的非理性認知,可以采用主題班會的形式進行教育引導。對個別學生出現的非理性認知,可采用談話的方式對其進行引導。教師還可通過學生對寫作主題的選擇,了解學生的困擾主要集中在哪一方面,從而在現實中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四、表達性寫作訓練的效果
  經過一學年的表達性寫作訓練,取得了如下積極效果。
  第一,班級整體心理健康水平提高。
  我校在每學期初會對全校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篩查。對比不同學期心理健康篩查結果,實施表達性寫作訓練后,心理測試(MHT、PHQ9)結果顯示,班級心理問題檢出率下降,學生負面情緒、適應不良行為均得到改善。各科教師反饋,相較之前,班級整體氛圍積極向上。多位家長表示明顯感覺到孩子變得更加外向和開朗,對學習和生活更有信心。結合心理篩查數據、各科教師及家長的反饋來看,實施表達性寫作訓練后,班級整體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
  第二,師生關系和諧融洽。
  中職學生由于學業表現不佳,在學習上較少主動與教師溝通。在實施表達性寫作訓練之前對班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表示“自己沒事不會主動找老師,與老師溝通較少”。在實施表達性寫作訓練后,能夠明顯觀察到班級學生自我暴露的廣度和深度在擴大和加強,學生逐漸能夠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包括對學業的看法、目前所遇到的困境、自身家庭問題和情緒情感困擾。這些自我暴露體現了學生對教師的逐漸接納,師生關系由此更加和諧融洽。
  第三,班級管理輕松有效。
  表達性寫作訓練不僅提高了班級整體的心理健康水平,還能夠幫助班主任發現個別學生的心理問題或行為問題,及時為他們提供幫助和支持。例如,有學生的周記中反復提及自己在人際交往中遇到的困境,班主任通過具體指導,幫助該生提高了人際交往水平,成功融入班級。
  總體來看,在本研究中,學生反映出的親子關系問題、戀愛問題、人際交往問題較多。此外,在寫作訓練中,常常發現多位學生表達的內容相似,這可能就是班級學生面臨的普遍問題,或對于某一問題、事件的普遍看法和感受。例如在考試前夕,考試焦慮問題被多數學生提及。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研究者開展了一堂心理解壓班會課,幫助學生正確面對考試壓力,緩解焦慮情緒。
  綜上所述,表達性寫作訓練非常適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這一使用場景,能夠緩解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資源不足與學生尋求幫助需求上升的問題,學生可以通過表達性寫作訓練,獲得個人成長與自我療愈。從使用方式上來看,表達性寫作自由靈活,方便簡單,便于實施。以周記為載體,不會給學生帶來過多的學業壓力。學生問題常常具有普遍性與相互傳染性,主題式的表達性寫作訓練能夠聚焦班級某一具體問題,有助于班主任搞好班級管理。從隱秘性來說,表達性寫作能夠充分保護學生個人隱私,學生能主動表達,自我開放的程度更高[8]。在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運用表達性寫作訓練,能夠推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實落地,助推班級建設與管理,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提升學生身心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傅小蘭,張侃,陳雪峰,陳祉妍. 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
  [2]俞國良,張哲. 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特點及對策考慮[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31):12-17.
  [3]俞國良,靳娟娟. 我國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狀況分析:來自調研的證據[J].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21(2):48-58.
  [4]張信勇. 寫作療傷[D].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
  [5]應夢珍,胡瑜. 表達性寫作的治療效果研究[J]. 心理學進展,2014,4(4):649-656.
  [6]Pennebaker J W,Beall S K. Confronting a traumatic event: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inhibition and disease.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986,95(3):274-281.
  [7]郭薇,曹慧,周明潔. 表達性寫作應用在學生群體中的研究進展[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7,25(6):1197-1202.
  [8]王永,王振宏. 書寫表達及其對身心健康的作用[J]. 心理科學進展,2010(2):314-321.
  編輯/于 洪 終校/黃拼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5445709.htm

相關文章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