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家長學校生涯規劃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李妍?張琳?李珍
摘要:家庭教育對高中生生涯規劃意識和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響。家長學校作為家長接受教育的保障機構,需要建立科學、系統的培訓體系,以更好地服務于家庭教育,服務于學生的健康成長。針對高考改革背景下家長學校生涯規劃課程體系建設問題,從課程的教學目標、形式、內容、評價等方面進行探討,結合實踐經驗,提出家長學校生涯規劃課程建設的框架和思路并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家長學校;生涯規劃課程;新高考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3)06-0050-03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化,高中生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已經為人所熟知,生涯教育也成了高中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少學校通過生涯規劃課、生涯實踐活動等形式提升高中生的生涯規劃意識和生涯規劃能力。
在近些年關于家庭教育的研究當中,父母被認為是在青少年生涯適應力發展過程中最有影響力的因素。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社會經濟地位及家庭教養方式對青少年的生涯適應力具有顯著影響[1]。因此,學校教育有必要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家校配合共同助力學生的生涯發展。然而,在新高考背景下,當下的家庭教育對高中生生涯教育的貢獻還非常有限,原因主要在于家長缺乏科學的生涯教育意識,親子溝通質量比較低,以及在生涯規劃執行過程中參與不足等[2]。學校想要提升家庭教育助力學生生涯教育的效果,需要先對家長進行科學系統的培訓,從而增強他們生涯教育的意識和能力。
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施行。法律中明確指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針對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特點,以下列內容為指引,開展家庭教育……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引導其培養廣泛興趣愛好、健康審美追求和良好學習習慣,增強科學探索精神、創新意識和能力……中小學校、幼兒園應當根據家長的需求,邀請有關人員傳授家庭教育理念、知識和方法,組織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實踐活動,促進家庭與學校共同教育”。2022年4月,全國婦聯、教育部等11個部門共同印發了《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21―2025年)》(下文簡稱《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機制更加健全,家庭教育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中發揮更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在鞏固發展學校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方面,《規劃》指出“推動中小學、幼兒園普遍建立家長學校,每學期至少組織兩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活動,做到有制度、有計劃、有師資、有活動、有評估”。由此可見,為了使家長發揮好引導者、陪伴者和監督者的功能,依托家長學校系統地向家長傳授科學的教育理念,提升家長教育子女的能力,是推動高中生生涯教育的重要途徑。
一、家長學校生涯規劃課程的設計依據
?。ㄒ唬┱咭罁?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規劃》及《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修訂)》為依據,遵循家庭教育特點,貫徹科學的家庭教育、生涯教育理念和方法。
?。ǘ├碚撘罁?
以舒伯的生涯發展階段論、斯溫(Swain)的“生涯金三角”理論、系統生涯規劃模型、積極心理學、人際溝通理論、正面管教、父母效能訓練等作槔礪垡讕萆杓萍頁ぱ校的生涯規劃課程。
?。ㄈ┈F實依據
高中學生正處在自我同一性發展的關鍵時期,生涯教育能幫助學生樹立理想目標、增強自信、提升學習動力,同時可以幫助學生科學選考選科。在對家長的廣泛調研中,收集家長普遍關心的話題,如高考改革及招考政策、選考選科策略、如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動機、親子溝通的有效策略、志愿填報的技巧等。學校結合學生實際及家長的需求設計相關指導課程。
二、家長學校生涯規劃課程建設的框架與思路
?。ㄒ唬┙虒W目標
提升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開展生涯指導的意識及能力;增強家長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意識;促進良好的親子互動,提升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能力及效果。
?。ǘ┙虒W形式
家長學校在實際開展過程中面臨諸多問題,如家長工作繁忙,參與培訓時間有限;家長人員構成復雜,年齡、職業、受教育程度存在差異;課程形式單一,家長參與培訓常抱著“應付了事”的心態,難以達到實際效果等[3]。針對這些問題,課程教學形式應更加豐富,以提升家長的參與度和體驗性。綜合參考前人的實踐研究,可將家長學校課程分為基礎課、專題課、親子課和交流課四種形式[4]。
基礎課主要面向家長傳授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親子溝通的有效方法,培訓者主要是家庭教育領域的專家和學者。由于理論與方法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結合調研中家長對培訓形式和培訓時間的建議,基礎課程最終以線上培訓形式呈現,通過公眾平臺定期發布學習材料,包括文章及微課兩種形式。文章千字以內,微課5~8分鐘,細水長流,循序漸進,將科學的、成體系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傳遞給每一名家長。
專題課主要針對生涯規劃主題內容,對家長進行線下面對面培訓,培訓者為學校心理教師,形式以講座為主,依據《規劃》的要求,從高一到高三年級,每學期開展兩場培訓,每次不少于30分鐘。
親子課主要是通過親子活動,讓家長參與體驗,對比效仿,提高家長的積極性和運用科學教育方法的能力[4]?;顒拥慕M織者主要是學校的德育部門;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比較豐富,線下和線上相結合,各學??梢愿鶕嶋H情況自行設計和組織。
交流課主要是針對家長比較感興趣的一些具體話題,以“走班”的形式開展,培訓者為學生家長。在交流課上,主要采取討論分享的方式,家長們在交流互動過程中,相互學習、彼此支持,這樣的方式能更加有效地調動家長參與的積極性。
?。ㄈ┙虒W內容
基礎課的教學內容涉及家庭教育的相關法律、基本教養理念,以及正面管教、父母效能訓練、非暴力溝通、積極心理學、學生學習力培養等方面。
專題課按照高一至高三年級每學期兩場進行設計,結合高中生及家長的需求,培訓內容當中涉及與升學就業相關的重要內容,旨在幫助家長提升參與生涯教育的意識,了解和掌握生涯教育的方法,提升對學生的生涯指導能力。具體內容見表1。
親子課的教學內容和形式相對比較豐富。在校內,學??梢越M織主題班會、成人儀式、親子團體輔導、職場人專題報告、模擬招聘會等活動。在疫情常態化的大背景下,線上的親子團體輔導、親子游戲、親子合作任務,如生涯體驗微視頻大賽、共享書影音、父母職業訪談等都可以打破時空限制,促進家長與子女的日常積極互動。
交流課是以家長之間的相互交流為主要形式,涉及的內容主要有家長比較關心的具體話題,如手機管理、克服拖延、激發學習動力、積極品質培養等,家長可自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參與交流研討,這類課程內容都可以放在學生生涯管理的大框架下。
?。ㄋ模┙虒W評價
家長學校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評價可以從家長、教師、學生的角度開展[5]。針對家長群體,可以通過培訓后的問卷調查、追蹤訪談等方式得到反饋。教師評價主要通過教師自評、同行互評的方式進行。除此之外,還可以廣泛收集學生的評價反饋,了解家庭教育狀況是否得到了改善。例如,詢問學生:“你知道爸爸媽媽最近在參加哪些家長課程內容的學習嗎?”“最近爸爸媽媽跟你溝通的方式、教育態度等與之前相比有變化嗎?有哪些變化?你的感受是什么?”“爸爸媽媽對你是否有生涯方面的引導,在哪些方面作出了引導?”以上這些方式,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家長學校生涯規劃課程開展的實效性如何,從而不斷完善課程建設。
三、對家長學校生涯規劃課程建設的展望
第一,集思廣益,早日搭建較為完善的課程體系。
如今,家長學校的建設還處在一個摸索和起步階段,多數學校尚未形成完善的教育培訓體系。這項任務既需要自上而下的指導與支持,也需要自下而上地將切合學校實際、切合學生及家長實際的思路和建議進行整合。
第二,培養師資,提升家長學校生涯課程的專業性。
當前,家庭教育的主要培者是各學校的心理教師,然而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存在著很大差異,心理教師雖然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及生涯規劃相關知識,但缺乏家庭教育相關理論和實踐經驗。家庭教育這個龐大的主題下,涵蓋著諸多教育內容,不可能只依靠心理教師每學年舉行幾次家長講座就能夠說清。因此,培養家庭教育師資隊伍是開展好家庭教育的首要前提,無論是社會層面還是學校層面,都要在這一問題上下功夫。
第三,靈活創新,結合實際豐富課程形式與內容。
隨著時代的發展及疫情的常態化,各類線上教育方式應運而生,能夠在網絡上收集到的學習信息也呈爆炸式增長。家長學校應當不斷創新教學和評價的形式和內容,結合家長關心和關注的話題展開輔導,調動家長參與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注重互動體驗和情感交流,真正促進家長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長,完善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參考文獻
[1]王秋蘊,王乃弋. 父母教養方式與中學生生涯適應力的關系[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1):28-32.
[2]鄭眉崇. 新高考下家庭教育對學生生涯規劃的影響及對策[J]. 家長,2019(18):8-9.
[3]卓張眾,藍秀瑜. 高中家長學校“六級家長課程”開發實踐研究[J].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2):25-26.
[4]張成桃. 抓好課程建設 辦好家長學校 實現家校共贏[J]. 教書育人,2019(17):58-59.
[5]沈亞琴. 基于“走班式”策略家長學校課程的昆山樣本[J]. 教育界,2021(6):6-7.
編輯/于 洪 終校/黃拼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5445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