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下的小學體育問題化教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陳司令 王妙香
摘 要:體育課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價值。在小學體育課中以問題化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提高課堂實效性,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為了在小學體育課堂中落地問題化教學,本研究具體闡述了小學體育問題化教學的概念界定、構成要素,提出了“問題設計鏈條化、問題創設情境化、問題實踐探究化、問題解決長程化、問題拓展創新化”五個實施策略,并以《雙人合作跳短繩》一課為例作具體說明。
關鍵詞:核心素養;體育課;問題化教學;問題鏈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23)01-0026-04
在傳統體育教學中,一部分教師缺乏問題意識,以單一講授灌輸方式開展教學,課堂上為達到速成的知識掌握效果,教師在提問后缺少給學生探索答案的時間與空間。同時,存在著問題深度的淺層化現象,課堂上充斥著諸如“是不是、對不對”等無效的問題互動,導致學生思維僵化,抑制了學生思維持續性發展,難以啟發學生深度思考,影響了學習效果。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堅持問題導向,強調注重教學方式改革,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與技能,提高解決體育與健康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1]。開展體育問題化教學是提高體育課堂實效的內在訴求,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開展問題化教學,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從兒童視角進行單元、課時教學設計,以“四何”問題為基點,圍繞單元基本問題設置學習支架,通過建構“問題鏈”,創設問題情境,有效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立足體育學科活動,引導學生抓住問題本質,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一、核心素養下的小學體育問題化教學概念界定
本研究的小學體育問題化教學是指聚焦單元核心問題,將一系列精心設計的鏈狀子問題貫穿于教學之中,開展基于身體練習的實踐探索,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創新能力與綜合能力,促進優良品格養成的學習過程。小學體育問題化教學強調聚焦核心問題,實現“簡單而通透”的學習,幫助學生理解動作的原理與練習的目的,幫助學生學會技能;關注深度問題,創設“好思且樂動”的氛圍,在“勤練”中“會學”;探索情境問題,幫助學生親歷“發現、發生、發展”的完整過程,在此過程中實現“學、練、賽、評”一體化。
二、核心素養下的小學體育問題化教學要素與策略
在體育問題化教學研究實踐中,根據問題化教學設計與實施的過程,總結了體育問題化教學的五構成要素,即問題的設計、創設、探索、解決與運用、拓展與延伸等。為提高教學中設計與實施的有效性,分別提出了相應的實施策略,即問題的設計鏈條化、創設情境化、實踐探究化、解決長程化、拓展創新化。
本文將結合水平一(二年級)《雙人合作跳短繩》一課,具體闡述問題化教學策略,本課的教學設計如表1。
?。ㄒ唬﹩栴}的設計策略:問題設計鏈條化
問題設計鏈條化是指從運動項目的動作結構及原理出發,充分把握教材中單元、課時的重難點,以整體性、結構化視角聚焦單元核心問題,通過構建問題鏈,幫助學生搭建解決問題的支架,通過問題與問題之間所呈現的螺旋上升關系,幫助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
例如,在《雙人合作跳短繩》一課所在的“發展跳繩能力的游戲”單元中,依據此要求設計了問題鏈,以問題引領,選擇課時內容(圖1)。
在課時問題設計中,聚焦核心問題,依據循序漸進、由分解到完整的教學原則,根據體育運動結構與原理,分別設計若干子問題,以子問題為引領,設計相應的練習環節,指向并服務于解決課時核心問題。
本課例中,教師建構問題鏈如圖2,以問題為引領,設置課上的練習手段。
?。ǘ﹩栴}的提出策略:問題創設情境化
麥卡錫提出4MAT模式,采用“四何”問題分類法,即“是何、為何、如何、若何”[2]。問題化教學設計中,聚焦“四何”問題,強調問題與知識、認知的關聯度,在符合學生認知的基礎上,以學生的學為中心,以發展性的眼光,用有層次性、結構化、可持續性的“四何問題”貫穿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問題鏈的建構,達到知識的有效掌握、遷移,實現知識間的連續建構。
在本課例中,設計了四個如何問題與一個若何問題,通過具有一定深度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表2)。
基于小學生的年齡和身體特點,教師還應充分考慮將問題的深度與問題的提出方式有效融合,積極創設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例如以語言、實物、音樂、角色代入等多種方式創設情境,提高學生參與問題情境探索與挑戰的積極性。
本課例中,以“如何問題”進行教學提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進學生積極開展探究活動。以“若何問題”進行提問“還有哪些雙人合作跳短繩的方法”,從而激發學生實踐創新的欲望,提高學生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例如:在“雙人十字跳”環節中,教師與一名學生共同進行展示,教師特地采用錯誤的示范,以不同步的“雙人十字跳”,創設問題情境:
師:請同學們觀察老師與同伴能否完成雙人同時起跳、同時落地?
?。◣熒痉逗螅?
師:我們完成了嗎?
生:沒有(十分興奮,躍躍欲試)。
師:老師想請同學們幫幫忙,怎么做到雙人同時起跳呢?練習后把你們討論的小妙招分享給同伴們。
(學生練習后)
生1:我們手牽著手,同時起跳。
生2:我們兩個人同時喊“1、2、3跳”,就成功了。
師:同學們真聰明,通過身體語言、發出“1、2、3跳”等信號能夠達成兩人同步起跳的結果,多練習后會更默契。
?。ㄈ﹩栴}的探索策略:問題實踐探究化
體育與健康課程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因此,教師在問題的設計與解決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在身體練習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應以問題驅動,幫助學生在身體練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3]。同時,重視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強化過程性指導,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練習的過程中,既保證課堂的運動密度與強度,又能幫助學生在練習中l展基本運動技能與體能,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課例中,教師設計指向開展身體實踐探究的問題,以問題驅動學生開展身體練習實踐,學生雙人一組開展練習,通過多次的嘗試、試錯,探索問題的答案。
例如,在“在雙人同步起跳”環節中:
師:剛才同學們已經討論出了如何雙人同步起跳,但是如何才能做到雙人同步的連續跳躍呢?請同學們想想各種辦法,并在練習中檢驗,找出最好的辦法。
?。ň毩暸c討論后)
生1:我們兩人跟著老師播放的背景音樂一起跳躍,就能同步了。
生2:我們兩人起跳前互相示意,跳躍時一起喊“1、2,1、2”,就能同步。
師:同學們太棒了,想出了各種不同的辦法,還在實踐中檢驗了辦法的可行性。
?。ㄋ模﹩栴}的解決與運用策略:問題解決長程化
問題的解決長程化是指在問題設計過程中,具有長程化意識,考慮學生是否經歷:問題的提出―探索―解決―運用這樣一個完整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開展了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合作探索、競賽、相互評價等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在基礎知識與技能得到鞏固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形成健康行為與良好的體育品德,實現培養體育與健康課程核心素養的目標。
在課例的四個練習內容中,學生均經歷了問題的提出、探索、解決的完整過程(圖3)。
本課例的五個環節練習中,學生均經歷了問題的提出到解決的完整過程,從中學會了“節奏一致,默契配合”,掌握雙人跳的方法。實現了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與體育品格,實現培養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圖4)。
(五)問題的拓展與延伸:問題拓展創新化
體育與健康課程核心素養的運動能力主要體現在基本運動技能、體能、專項運動技能的掌握與運用。為幫助學生學會并運用已有的動作技能,教師應培養學生分析與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4]。因此,這里的“問題拓展創新化”是指在學生現有的知識與技能及現有的學習能力的基礎上,根據教材內容、教學資源,教師以“若何問題”進行提問,設計遷移式的問題,如“還有哪些方法?還能創造出哪幾種練習方式”啟發學生,引導學生繼續開拓創新練習的辦法。
例如,在“自主創編”環節中:
師:雙人一帶一跳合作跳短繩的動作要領是什么?
生:節奏穩定、一致,手腳配合協調。
師:除了一帶一跳,同學們還能創編哪些合作跳短繩的練習辦法?請大膽地思考。
?。ň毩暸c討論后)
生1:可以雙人各持繩的一端同時跳。
生2:雙人各持繩的一端同時跳,還能在跳躍中嘗試著進出繩。
生3:我們還可以三人、四人一組合作跳繩。
師:同學們想象力真豐富,通過多樣性的練習,可以幫助同學們更好地掌握跳繩的技巧,希望同學們將創新精神拓展到學習與生活中。
三、結語
小學體育問題化教學強調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過程中解決問題,這對轉變課堂教與學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問題意識與創新精神具有十分顯著的作用。問題化教學是培養學生體育與健康課程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如何針對不同的課型開展有效問題設計,如何處理師生圍繞問題交流互動與保持課堂的練習密度與強度之間的矛盾等仍有待進一步的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王陸,彭W.2015-2019年中小學課堂高階問題特征圖譜[J].電化教育研究,2020(10).
[3]于素梅.中國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框架體系建構[J].體育學刊,2017,24(04).
[4]趙富學.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其生成維度[J].體育文化導刊,2019(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54457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