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依據課標提升素養服務發展促進就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周業虹

  摘要:人教版《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教材?化學(基礎模塊)》的編寫依據《中等職業學?;瘜W課程標準(2020年版)》,結合中職學生的認知特點,體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融合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所編寫的學科知識、建構的學科體系貼近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的實際,最大可能滿足教學需求;同時既強調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又突出學生學科知識水平和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專業知識、促進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化學基礎模塊;教材內容;立德樹人
  文章編號:1008-0546(2023)03-0078-04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3.03.017
  中等職業(以下簡稱中職)學校學生所進行的公共基礎課程的學習,直接關系到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1]化學基礎課承載著雙重的責任一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全體學生的文化基礎課,可以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使學生正確地理解所生存的物質世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二是對需要有較強化學基礎的某些特定專業學生,化學課程的學習還為其后續專業課程學習和實踐技能的提升,以及其將來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基礎。[2]
  課程的實施離不開教材。教材是實現上述目標的重要載體。依據《中等職業學?;瘜W課程標準(2020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編寫的基礎模塊教材,應該結合中職學生的認知特點、心理特點及未來的專業特點,w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融合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所編寫的學科知識、建構的學科體系應貼近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的實際,最大可能滿足教學需求;同時應著力體現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科知識水平和學科核心素養、為進一步學習專業知識奠定基礎的目的。
  下面針對人教版《“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化學(基礎模塊)》[3]的編寫特點進行簡單分析。
  二、人教版中職化學教材內容簡析
  1.精心編寫教材內容,版面設計美觀合理
  教材內容是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建構學科知識體系,同時對學生進行課程思政、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教材在體系結構、知識內容、呈現方式及素養要求等方面,都與課程標準保持了高度一致性,突出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應該掌握的化學學科基礎知識,為進一步學習專業知識奠定了基礎。學科內容選擇符合化學學科的邏輯發展順序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兼顧學生的學習起點和認識基礎,在合理安排知識的難度、深度和廣度的前提下,努力做到理論知識與元素化合物知識穿插安排,使學生能夠在理論學習中應用元素化合物知識,在元素化合物學習中深化對理論知識的認識。教材強調學以致用,通過創設真實情境既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又啟發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解決。
  教材為教師的教學留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從內容到情境、從知識到素養均有一定的彈性和選擇性,為教師根據自身的教學風格、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專業方向、學校的硬件設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留下空間。
  教材為學生的學創造了條件。教材結構、內容安排合理,注重學生的親歷性,提供了豐富的與學生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如“鮮花變色”、延長食物保質期的措施等相關內容,玉米、面粉、水果、蔗糖中的含糖量介紹等。這些情境素材與學生已有經驗密切結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教材習題設計看,題量適中,適合對學生進行學習評價;習題難度設計體現了既兼顧全體學生――選擇基礎性習題,又適當關注個性差異――編制了有一定思維深度的習題,同時注重提升能力――一些聯系實際的題目檢測了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解釋)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材在版面設計上體現人性化,活潑大方,美觀淡雅;文字精練流暢、科學性強,具有趣味性、啟發性和可讀性。教材在儀器及實驗裝置、應用場景等方面,均采用高清的實物圖片,圖文并茂,信息豐富;示意圖的繪制規范科學,能有效地培養學生讀圖、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引發學生多思考、多聯系。
  2.凸顯課程思政,體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課程思政的本質是立德樹人。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中等職業學?;瘜W課程的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服務發展,促進就業…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勇于開拓的創新意識;引領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1]這就要求教師在傳授課程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轉化為內在德性和素養,注重將學生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激發其為國家學習、為民族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幫助其在創造社會價值的過程中明確自身價值和社會定位。
  人教版中職教材能夠結合我國古代的偉大成就、我國近年來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我國科學家為世界做出的貢獻等著力體現這一要求,并將其合理且有效地貫穿于教材中。
  例如,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活生產中應用十分廣泛,在第四單元課題1的教材中以“科學史話”欄目的方式,介紹了我國唐代《黃帝九鼎神丹經訣》中記錄的“煉石膽取精華法”,告訴學生這是世界上用干餾法制硫酸的最早記載,以此激發其愛國情懷,有助于學生樹立民族自豪感。又如,在第六單元課題2中,結合蛋白質、氨基酸的學習,教材以“信息搜索”欄目的方式讓學生搜索相關資料,了解味精的發現歷史,以及我國化工專家吳蘊初研制、生產味精、創辦民族化學工業的事跡。在第二單元課題3的內容中,以“化學與職業”欄目的方式介紹了中藥炮制工這一職業,教材中的插圖畫面上展現的是江西省峽江縣順福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老藥工廖慧安先生在切中藥白芍。他自18歲開始,從學徒到技工,再到生產負責人乃至掌舵,42年專注“樟幫”中藥炮制從未間斷,真正踐行了“一輩子只做一件事,用心把它做到極致”的匠人精神,謳歌勤懇工作的普通勞動者,引導學生扎扎實實學好每一個本領,腳踏實地做好每件事,這也有助于堅定學生對未來職業的自信。

  3.關注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與發展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與運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中等職業學?;瘜W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現象觀察與規律認知”“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這五個維度。[1]在教材編寫中力圖將學科核心素養融入各部分學科知識中,從各個不同的側面引導學生獲得必備的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化學相關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形成勇于開拓的創新意識。
  教材對學科核心素養處理,隱性化和顯性化兼而有之:顯性化――在單元引言部分明確指出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應該落實的學科核心素養,隱性化――落實于化學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有機化合物等各部分知識中。教材能堅持以全面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突出了化學科學的價值,凸顯了化學知識的實際應用。
  例如,第三單元課題3“邊做邊學”欄目設計的“測定濃度均為0.5 mol/L 的鹽酸、醋酸、氨水及氫氧化鈉和氯化鈉溶液的導電能力”,讓學生在完成實驗的過程中觀察燈泡明暗程度,了解不同電解質的解離特點,理解強、弱電解質的差別及解離條件,初步建構宏觀與微觀相結合認識物質的思想,在此過程中發展了學生“現象觀察與規律認知”的學科核心素養。
  又如,第二單元課題3“課外活動”欄目“了解調控反應的措施”的編寫,幫助學生認識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知識在工業生產中的作用,引導學生結合合成氨工業、硫酸工業、硝酸工業,體會依據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對化學反應實施調控的重要性,初步形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的學科核心素養。
  基于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研讀教材,挖掘教材內容的教育價值,在知識教學的同時,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例如,在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部分,可以通過以下內容的教學落實并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4.凸顯教材欄目的功能與價值
  中職教材共設計了“邊做邊學”“趣味實驗”“學以致用”“實踐活動”等13個欄目。這些欄目在內容的選取、目標的側重、課內與課外活動的設計等方面凸顯了欄目的不同教學功能,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提升學生的學科能力等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
  欄目從功能定位看可分為兩類――活動類、拓展類。
 ?。?)活動類欄目
  “歸納與整理”屬于活動類欄目,是針對單元內容做出的總結,既做到了知識“再現”,又對知識進行了簡單的整理,使之系統化、結構化,突出了本部分知識要落實的學科核心素養,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認識和觀念。例如,圖1所示的“物質的量”部分,既勾勒出了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相關概念,又突出了各個概念間的轉化關系,同時體現了宏觀與微觀相結合認識物質的視角。
  實驗是學習化學知識、培育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與實驗相關的四個欄目分別為“邊做邊學”“探究”“學生實驗”“趣味實驗”。這些活動的安排適宜學生的學習,特別是“探究”內容的設計和編寫符合科學探究的過程,完整的思維框架外顯讓學生更加明確實驗的目的和步驟,有效地發展了學生的“現象觀察與規律認知”的學科核心素養。同時,這些探究活動,為學生逐步建立起實驗探究的思維模型,發展“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這一學科核心素養提供了極好的平臺。
  對于教材中的“實踐活動”“學以致用”欄目,需要整合課內和課外教學資源,讓學生結合課內所學知識,或是解決實際問題,或是在查閱資料的基礎上動手完成,體現了“做中學”。
  (2)拓展類欄目
  “化學?技術?社會”欄目側重介紹的是化學知識的應用、新技術的使用、最新科技成果等方面的內容,提供有價值的情境素材,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化學與職業”欄目則是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把學科教育和生涯教育整合起來,為學生未來的職業規劃提供幫助。在該欄目中,簡要介紹了學習相應部分知識后,學生未來可以從事的職業,體現了“服務發展、促進就業”[1]的課程任務。教材中有關“化學與職業”的內容如表2。
  “科學史話”介紹了有關化學家的事跡、古代科技成就及化學科學發展歷程等內容,引導學生感受科學家的研究精神,體會科學家勇于質疑、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用事實告訴學生“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學好化學可以造福人類,培養學生的科學使命感。教材中的“科學史話”內容如表3。
  三、結語
  人教版中職化學教材突出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原則,體系結構合理,知識的邏輯性強;內容編寫遵循課程標準要求,尊重中職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發展規律;內容及呈現方式科學合理,語言精練,通俗易懂;內容和習題的設計體現了選擇性,為不同地區中職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彈性空間,有利于教師的發展和學生的專業規劃。同時,教材很好地體現了立德樹人這一育人要求,將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有效融合于內容中。從知識講解到能力培養,從欄目設計到情境創設、從知識掌握到實際應用,都對激發學生思維、提升學生學習及應用能力、開闊學生視野、提供未來職業發展方向及樹立化W學習自信起到了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等職業學校化學課程標準(2020年版)[S].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劉斌,李隴梅. 以課程標準為引領加強中等職業教育化學基礎課改革[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17):10-14.
  [3]王晶.“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化學(基礎模塊)[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5445909.htm

相關文章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