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連環畫提升學生寫作素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黃俊
?。壅?要]連環畫圖文并茂,是學生喜歡的一種閱讀素材。教學中,引入連環畫閱讀,是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補充。而利用好連環畫豐富的題材內容、生動的表現形式開展教學,對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是大有裨益的。教師可通過連環畫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豐富學生的寫作形式、引導學生掌握寫作方法等,助力學生寫作素養的提升。
?。坳P鍵詞]連環畫閱讀;作文教學;寫作興趣;想象力;寫作形式;寫作方法
?。壑袌D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01-0090-03
連環畫,又叫“小人書”,因其題材、內容多樣,圖文并茂,兼具藝術性和通俗性而備受學生喜愛。時下,將連環畫閱讀引入課堂,既是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補充,又可發揮其獨有優勢,助力學生寫作素養的提升。
一、激發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岣邔W生的寫作素養,首先要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語文新課程理念強調,寫作教學要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要豐富寫作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由于年齡小,小學生對故事感興趣。因此,利用故事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連環畫多以生動的故事為內容。教師可以借助這些素材,引導學生讀故事、說故事、寫故事,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
?。ㄒ唬┳x故事
連環畫將幾十幅或幾百幅畫面連接在一起,把故事完整地敘述出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古往今來的社會風情、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等,都躍然紙上。畫面直觀形象,可以將原先閱讀文字時無法理解的內容顯而易見地展示出來。通俗易懂,增強了連環畫的吸引力。
根據各年齡段特點,教師要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連環畫讀本。教師可以從故事性、篇幅長短、學生年段識字量、認知能力以及與教材的互補性等幾個方面加以考慮。例如,學習《紙的發明》一課,可以補充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連環畫。通過閱讀,學生進一步了解紙的發明的具體的過程,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此外,通過這套連環畫的閱讀,學生還進一步了解到中國古代在指南針、火藥、印刷術方面的杰出成就。在完成課后的選做題關于張衡、祖沖之的資料查找時,教師也可以推薦相關的連環畫。連環畫的閱讀可以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視野。
?。ǘ┱f故事
寫作是將人的內在語言表達出來的過程。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表達提出這樣的要求:第一學段(1~2年級)“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第二學段(3~4年級)“講述故事力求具體生動”。
連環畫非常適用于講故事。學生可以借助圖畫記住故事內容。例如,統編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口語交際安排有“聽故事、故事”,要求學生根據《老鼠嫁女》的8幅連環畫講述故事內容。圖文結合,便于形象化記,符合學生年齡特點,達到訓練效果。 除了課內訓練,課外教師還可以根據不同學段的特點,有選擇地安排學生通過閱讀連環畫,開展說故事的活動。對低中年段的學生,可以安排篇幅較短的連環畫;高年段的學生,可以安排篇幅較長的連環畫。教師也可以根據單元訓練重點,安排連環畫閱讀。例如,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是童話故事單元。筆者在教學完整個單元后,要求學生再讀一些童話故事,然后在班級開展“童話故事大王”的講故事比賽。學生閱讀興趣濃厚。不過最引人注目的是,幾位手捧連環畫閱讀的學生。他們中有讀《安徒生童話》的,也有讀《舒克和貝塔》的。在隨后的講故事比賽中,這幾位學生也脫穎而出。課后,他們手中的連環畫一時竟成了同學們爭相閱讀的“香餑餑”。這時,閱讀連環畫成了班級一道最亮麗的風景。
?。ㄈ懝适?
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為故事單元,其中有兩篇是寓言故事,另兩篇是民間故事。簡要復述故事、嘗試編故事是這一單元的教學要求。在民間故事《棗核》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將連環畫《棗核》與課文結合起來供學生閱讀。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課文結尾處寫道:“滿堂的人慌了起來,跑上前去照顧縣官,棗核大搖大擺地走了。”連環畫讀本中將這一句生動地用畫面展現出來。結合課前的訓練要求,筆者提問:“縣官會就此罷休么?”學生躍躍欲試,紛紛舉手發表自己的看法。筆者因勢利導,要求學生將自己想象的故事寫下來。因為之前學生借助連環畫生動形象的畫面,已將人物更加深刻地印在腦海中,在續編故事時,頭腦中自然就會出現類似連環畫的一幅幅畫面,這有助于學生續寫故事。在學生講述之后,筆者引導學生用連環畫的形式,將所續編的故事呈現出來。最后,安排幾個學生為一小組,討論怎樣將繪畫內容表達出來。這種形式的寫作,學生興趣濃厚,寫作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培養想象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低中高學段關于寫的訓練中分別要求“寫想象中的事物”“ 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 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梢娫趯懽鹘虒W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連環畫主要憑借細膩多彩的圖畫,描述了具體生動的形象。閱讀連環畫,可以逐步培養和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ㄒ唬┯僧嬅娴轿淖?
統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景陽岡》一文,全文2400字左右。而連環畫出版社出版的《課本繪?中國連環畫小學生讀庫》系列中的《武松打虎》一冊,用了17幅圖畫、1000字左右就將這個故事完整地表現了出來。故事耳熟能詳,課文讀起來還是稍有難度。為增強趣味性,在教學中,筆者嘗試將連環畫讀本和課文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學習。教材中描述最精彩,也最為緊張刺激的莫過于武松打虎的片段。連環畫用了8幅圖畫將這一場景展示出來。教材的課后練習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詳細講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適當的語氣、表情和動作”。如何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呢?筆者在教學完武松打虎的部分后,再結合8幅畫面讓學生開展學習。先根據畫面,對照課文,找到每幅畫相對應的描述語句;再在反復熟讀文字的基礎上,對照畫面,進行嘗試性復述;最后,讓學生完全脫離圖畫,展開合理的想象,展開創造性復述,比如在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展開想象。在借助圖畫開展復述的過程中,學生的想象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二)由文字到畫面
在《課本繪?中國連環畫小學生讀庫》系列《武松打虎》一冊中,并沒有將原文所有描述武松打虎的文字呈現出來。但有的語句、文字在表現武松的勇猛、靈活、機智方面不可或缺。例如,課文第6自然段中的句子“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大蟲撲來,只一閃,閃在大蟲背后”“那武松盡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藝,半歇兒把大蟲打做一堆,卻似躺著一個錦布袋”。第一句通過對武松動作的正面描寫,突出了武松機敏靈活,一個“閃”字,看出武松的臨危不亂。第二句通過對老虎的描寫,從側面展現出武松的武藝高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連環畫的形式將這兩段文字描述的畫面展示出來。學生可以是模仿原來連環畫的風格進行創作,也可以以自己喜歡的風格來表現。推廣開來,可以嘗試將連環畫和課文對照,由學生自由選擇某處文字,然后配上圖畫。這樣,學生對文字的閱讀將會融入自己想象的畫面。這樣的訓練,對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三、豐富寫作形式
連環畫畫面生動直觀、表現形式多樣、主題內容豐富,極大地豐富了寫作素材。為此,教師可以借助連環畫本身所具有的諸多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寫作訓練。
?。ㄒ唬┛磮D作文
筆者一般一周給學生教一節連環畫閱讀指導課,然后和他們一起創作連環畫。這一做法受到了學生的一致歡迎。在學習完王維的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后,筆者出示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的《唐代詩歌故事》連環畫中《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的后6幅圖畫。這6幅圖畫主要表現的是重陽節到來時,人們扶老攜幼,或歡樂相聚,或結伴出行;王維獨自一人,目睹眼前一切,懷鄉思緒油然而生。在指導學生讀圖后,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幾個小組,開展合作:根據畫面內容,創作與之匹配的文字。不一會兒,每個小組都完成了任務。 學生觀察畫面的重點不同、語言表達能力不同,最后呈現出來的語言也不同。借助畫面,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將古詩學習與作文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學得輕松,達到了預期的學習效果。
?。ǘ﹫D文共創
利用圖文共創的形式開展寫作訓練,可以排除單純文字寫作的枯燥感。教學中,可以把全班分成若干個組,每組4人,周一到周四每人輪流寫一篇。第一個人寫好后,根據文章的內容配上相應的圖畫,然后交給第二個人進行批改、評分。到周五時,每組由組長交到教師手里,教師再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評價。比如學完小古文《守株待兔》,就有學生將一個簡短的寓言故事寫成了一個4個段落的小故事。每一段文字還配上了一幅圖。比起教材中的一幅插圖,就豐富一些。這樣先從簡單的故事寫起,文字不多,畫面不多,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雖然學生的作品還顯得比較稚嫩,繪畫也不夠完美,但能讓學生真正經歷學習的過程。學生通過寫作再進行繪畫,一來鍛煉了寫作能力和繪畫能力,二來形式活潑,做起來有興致,一舉兩得。隨著訓練的逐步深入,故事的篇幅可以逐u加長,畫面的幅數也可以逐漸增多。
?。ㄈ懽x后感
課堂上,每當電子白板屏幕上播放連環畫,教室里都格外安靜。學生被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吸引、為一位位英雄人物贊嘆。故事看完,他們意猶未盡。他們會有一些想法,或是對故事結局,或是對書中人物,且每個人的思考、想法都不盡相同。除了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表達出這些想法,筆者還經常讓學生寫一些讀后感,并以小組為單位,先進行組內互批,再以小組為單位在班上進行交流、展示,甚至是展開辯論。例如,學習課文《海的女兒》時,筆者將連環畫《海的女兒》帶進課堂。因為教材是原文的節選,閱讀連環畫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全文的閱讀。學生讀得津津有味。讀完之后,他們有話要說,為此筆者布置了這樣一道練習題:和美人魚說說心里話。在交流中,學生展示了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美人魚是值得贊賞的,有人認為美人魚這樣做不值得。通過進一步討論,大家認為:不自私、為他人著想是值得的。這樣的訓練,一方面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掌握寫作方法
?。ㄒ唬┛串嬅妫瑢W觀察
連環畫的創作,要求畫家具備相應的生活底子,掌握相應的創作素材,并展開充分的想象;需要畫家在畫面構圖、人物造型、肢體語言、表情演繹、環境道具等諸多方面精心設計,組合出一臺可看的“戲”。
閱讀優秀的連環畫作品,學生能獲得觀察能力的逐步提高。例如,指導閱讀趙宏本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可以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孫悟空回到花果山后,一直惦念唐僧一行,但聽說八戒來了,卻有不同的表現。此時,畫家的筆下是如何通過細微的表情繪畫,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的。通過觀察畫面的細節,獲取相關的信息,這樣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觀察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ǘ┳x腳本,學表達
連環畫主要由畫面和文字兩部分組成。這些文字被稱為連環畫的腳本。由于篇幅所限,連環畫的腳本最基本的要求是要精煉概括,要用凝練的語言去表現畫面的內容。好的連環畫腳本能夠精煉、完整地敘述故事情節。閱讀連環畫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如何將語言表達做到生動凝練。
統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課文《牛郎織女(一)(二)》共計有3400字左右。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連環畫《牛郎織女》腳本文字合計1300字。教學時,引導學生將連環畫和課文對照閱讀,看看連環畫的腳本對原文做了哪些取舍,體會連環畫文字的精煉。通過對比,學生發現:腳本對原文合理縮寫、適當改寫,而又保持原汁原味。據此,筆者在教學中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如果將之前學過的《獵人海力布》做成一本連環畫,由你來設計腳本,你將如何去做呢?”學生積極投入,進行創作。一節課不到的時間,一篇篇個性化的腳本新鮮出爐。這樣的活動,學生興趣高,效果好,達到了訓練目的。
?。?參 考 文 獻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林陽.小人書 大人物:中國連環畫大家群英譜[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8.
?。ㄘ熅?韋淑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54459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