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王翼展
【摘 要】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數學學科是重要組成部分,而在新教學改革實施背景下,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為在課堂中構建有效的問題情境,這種方式可有效提升數學教學效率以及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讓每一個小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并理解數學知識?;诖耍疚闹饕治鲂W數學教學有效問題情境的創建對策,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問題情境;創建
思考
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來講,有效的問題情境設置不僅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如果可以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和思考,那么就可以全面提升小學生的求知欲望,并且在問題思考和探索中掌握數學知識。目前,小學數學課堂問題情景的構建現狀不容樂觀,存在諸多問題有待解決。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依照課程內容有針對性地構建問題情境,這樣才可以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小學數學教學創設問題情境的重要性
一是有利于引出小學生的學習話題。小學數學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中,需要確保問題情境具有生活特征,這樣可以使小學生感受和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進而在數學課堂中更集中注意力。例如,在小學生學習“用數對確定位置”這一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確定班級中的座位,結合多媒體為學生提供圖片,提出相應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而且能夠使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內容。二是可以滿足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問題情境的構建需要從小學生認知和經驗角度出發,科學且合理地引導學生思考數學問題,使小學生可以從數學角度來找出問題情境中包含的數學知識。三是小學數學課堂構建問題情境也能夠消除學生心理上對數學知識學習的障礙,讓學生學會思考并提出問題。整個教學環節需要教師了解學生、鼓勵學生,然后在此基礎上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從而使學生更加樂于學習數學知識。
二、小學數學教學有效問題情境創設需遵循的原則
(一)全面性原則
針對小學數學問題情境創設,教師需以生為本并面向全體學生,切不可以學生的學習現狀區別對待,否則會降低數學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構建問題情境時應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使班級中所有學生都可以保持積極狀態學習數學知識。
(二)趣味性原則
小學數學教W問題情境的構建應遵循趣味性原則,因為小學生的年齡普遍偏小,喜歡一些趣味性較強的事物。從這一層面來講,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通過這種方式展現數學原理,再引導學生思考和分析數學問題。
(三)創造性原則
創設問題情境時,問題設置需要以核心創造為原則,確保問題構建能夠吸引小學生,這樣學生也會積極主動地對問題進行思考,長此以往,就可以使學生形成一種良好且自主的數學學習習慣。例如,在學習三角形分類數學知識時,教師可先準備出多種樣式的三角形,之后再提出“同學們對三角形有什么想要知道的?”的問題,引導學生說出問題。這種創造性的問題情境可以有效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氛圍。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建對策
(一)通過懸念創設問題情境
小學數學懸念問題情境的構建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方面即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即為啟發學生的學習思維。懸念可以是展示矛盾,也可以是出乎意料,讓學生的心理更加渴望。巧妙設置懸疑問題能夠很好地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在一種良好的氛圍中體會數學知識的奇妙。例如,在教授小學數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游戲,即為“學生考老師”。學生在使用量角器先量出三角形兩個內角的度數以后,他們就隨之向教師提出了問題,即讓教師說出三角形的第三個內角的度數是多少,教師快速說出了答案。這時學生都十分震驚,開始議論“為什么老師會說得這么準”,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興起,想要掌握這一解答知識方式的奧妙。這種懸念式的問題情境可以全面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欲望,并且這種精、巧、奇的問題情境可以使小學生產生認知沖突與困惑,進而想要參與到數學知識的探索中。
(二)利用生活體驗來設置有效問題
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來講,教師需要認識到形成問題意識的關鍵,然后再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小學生年齡相對偏小,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因此,其知識儲備較為匱乏,并且部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相對不足,僅通過課堂教學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能力是相對有限的。又因受到以往應試教學模式的影響,數學課堂基本上是以知識灌輸為核心,即教師不停地向學生講述和講解知識點。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會導致學生過度依賴教師,而且學生也難以形成問題意識,從而直接影響小學生的思維發展。低年級的小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往往是從主觀角度進行的,因此,想要強化小學生的問題意識,數學教師就可以為小學生提供一些生活情境,在這種他們熟悉的情境中培養問題意識可以事半功倍。例如,在小學數學帶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提供以下生活場景:“同學們,媽媽給了你們30元錢讓你們去超市買水果,你們花18元錢買了一個瓜,剩下的錢可以買兩斤西紅柿,請問西紅柿每斤多少錢?”通過熟悉的場景提問,一下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不斷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情,當然課堂問題互動性也會隨之提升。另外,在這種課堂教學場境中,小學生借助分步計算快速得出了答案,即西紅柿每斤6元。這時數學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列出綜合算式,在上述教學模式的引導下,學生得出了30-18÷2,但有部分學生提出了這一問題,即第一步先算18÷2,還是30-18呢?這時課堂中開始了激烈的討論,而教師就可以隨之在教學中融入括號這一概念,使小學生可以快速理解和掌握帶括號的四則運算知識。
(三)借助活動構建問題情境
數學知識具有抽象的特點,學生在學習階段如果僅靠教師講解難以全面了解和掌握知識,因此,需要借助活動情境配合教師啟發學生的思維,通過這種方式開展數學教學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更加有效。小學生有著好動、好勝、好奇的特點,基于這些特點,教師就可以通過活動構建問題情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同時,這種良好的教學模式也可以讓學生快速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進一步實現寓教于樂。例如,在教授小學數學“圓的知識”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三次畫圓的活動構建不同的問題情境,以此引導小學生自主探究并且發現圓的相關知識。第一次要求學生隨意畫出一個圓形;第二次要求學生畫出一個與上一個圓大小相同的圓;第三次要求學生畫出一個半徑為3厘米和直徑為8厘米的圓形,同時需要標記出圓心、半徑以及直徑。然后提問學生從中發現了什么?小學生在三次畫圓的過程中可以領悟到大量與圓有關的知識。這種活動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和探究力,而且可以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構建梯度式問題情境,關注問題的層次性
梯度式問題情境不僅能夠分解一些難度較大且較為復雜的數學問題,而且這種層層遞M的方式也有利于強化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梯度式問題情境需要關注問題設計的層次性,可依照數學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設計。例如,針對數學括號的使用,梯度式問題情境的構建可以游戲為主。教師首先在黑板上寫出一個公式,如18 2 3 6=18,然后要求學生通過添加符號的方式確保這一等式可以成立。在學生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再給出一個公式要求學生添加符號,即18 2 3 6=81,這時數學教師可以給出相應的提示,如“九九八十一”,以此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小括號。最后再給出這一公式,即18 2 3 6=1,要求學生進行思考,學生快速做出了解答。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問題情境開展教學可以強化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質量,這對促進基礎教育創新發展具有一定的幫助,也很好地滿足新課改中以生為本的教學要求。
(五)融入故事提問
小學生普遍對問題與故事感興趣,因此,數學教師就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科學融入故事進行提問,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在這種熱情的驅使下也可以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例如,在教授小學數學“100以內的加法”時,教師就可以引入這個故事,即4個小動物在游玩過程中路過了一片果樹林,這時它們都非???,然后小猴子就跳到了樹上摘了4個蘋果、8個李子、5個桃,請問小猴子共摘了多少個水果?問題提出之后學生依次進行了作答,這時教師需要依照學生給出的答案來詳細解釋,還應指出部分學生回答錯誤的原因,要求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認真回想故事內容,當學生再次聽到這個故事之后,快速做出答案。這種教學模式既可以端正小學生的學習態度,也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構建十分重要,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可以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水平及教學效率的提升。但是需要注意,數學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使學生可以高效解決數學問題。另外,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引導也十分關鍵,在問題提出之后應引導學生根據問題情境進行深入思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這樣才可以提高小學生數學知識學習水平及教師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暢.關于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構建問題情境的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4):181-182.
[2]陳明明.信息化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情境創設的實踐分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12):135-136.
[3]沙得芝.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20(38):33-34.
[4]陳偉.試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有效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16):53-54.
[5]趙忠.有效課堂 重在引導――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實踐與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13):41-42.
[6]白永茂.創設有效問題情境 培養合作探究能力――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2020(23):15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5446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