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橋梁的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鐵路是我國交通運輸的主要載體,為保證其施工質量能夠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必須要加強對其施工技術的研究管理?;炷潦┕ぜ夹g是高速鐵路施工中常用的一種,對此施工技術的研究,必須要結合高速鐵路橋梁施工特點來進行。本文對高速鐵路橋梁施工特點進行了闡述,并對其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鐵路橋梁;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逐漸涌現出更多的高速鐵路,成為現在交通運輸的主要載體。隨著高效減水劑以及礦物摻和料研究的不斷加深,對鐵路橋梁混凝土施工技術帶來了更大幫助,高性能混凝土為高速鐵路橋梁施工中的應用,為大跨度鐵路橋梁的發展起到了更大的推動作用。對高速鐵路橋梁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研究,對進一步提升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高速鐵路橋梁施工特點
就我國高速鐵路橋梁建設國情來看,大跨度橋梁比較多,據調查我國現存客運專線中,橋梁跨度在100m以上的數量在200座以上。并且其在施工過程中大部分都是采取的跨區間無縫線路,對橋梁的縱向位移具有很高的要求。即在高速鐵路橋梁施工時,其縱向剛度必須要滿足其施工要求,要求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因為荷載作用而產生較大的縱向位移。另外,對橋梁結構的耐久性要求也比較高,因為高速鐵路橋梁具有的結構特性,以及其作為主要交通運輸載體,不允許經常對其進行檢修和維護。因此,在進行施工時必須要加強其結構耐久性的控制,盡量降低結構的檢修和維護。在進行施工方案設計時,應以提升結構耐久性為前提,統一考慮合理的布局和結構細節,并在施工過程中對于進行嚴格控制,以求保證工程能夠滿足后期使用需求。高速鐵路橋梁所具有的特點,決定了其在進行混凝土施工時,必須要加強對原材料以及施工工藝的管理,以提升結構耐久性、有效性為前提進行施工,在保證施工能夠滿足使用要求的基礎上盡量延長其使用壽命。
2 高速鐵路橋梁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
2.1 原材料管理
原材料的選擇是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的基礎,對于鐵路橋梁混凝土施工中,一般情況下都是選擇高性能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相比,其無論是抗壓強度、抗拉強度以及抗彎折度等都更上一層。在選擇高性能混凝土作為施工材料時,盡量選擇水化熱以及含堿量比較低的水泥,避免使用早強水泥和高C3A含量的水泥[1]。對于混凝土骨料和摻和料在選擇時也具有一定要求,如骨料應該選擇堅固耐久、級配合格并且粒型良好的干凈骨料。對于摻和料的選擇則是為質量上乘的粉煤灰、礦物渣或者是復合礦物摻和料等,在一般施工過程中都是選擇礦物摻和料為耐久混凝土的必須組分。在混凝土拌合時,盡量減少水的用量,并且應該添加高效減水劑或者是具有高效減水劑功能的復合外加劑。另外,需要加強對混凝土中膠凝材料的用量,并且要特別注意減少混凝土膠凝材料中硅酸鹽水泥用量。
2.2 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控制
在混凝土原材料驗收合格后,應根據工程施工實際情況來確定施工材料的配合比。對于配合比的確定,必須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結合鐵路橋梁不同部位腐蝕等級來進行。另外,對于材料的配合比必須要經過試驗監理工程師、總工程師以及咨詢單位簽署意見后才可正式投入施工使用。
2.3 材料攪拌和運輸管理
首先,對于混凝土材料的攪拌必須要在施工前進行,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準確測定粗、細骨料的含水量,經試驗監理工程師對骨料含水量變化的觀察,來及時對材料配合比進行調整。一般情況下是要求每班抽測2次,如果遇上降雨天氣則是需要隨時檢測。另外,還需要做好砂石質量的檢測情況,認真核實原材料與配合比通知單是否一致,材料數量是否滿足施工需求。在對混凝土材料進行拌合時,選擇的是二次投料法,即混凝土計量后,第一次向攪拌機內投入水泥、細骨料、礦物摻和料等,攪拌時間在30s以上,保證其攪拌均勻后在向其內投入拌和水和液體外加劑,攪拌至少30s成砂漿狀,然后在向其投入粗骨料進行攪拌[2]。其中要求混凝土自攪拌開始到加水至入模時間不得超過45min。
對于攪拌完成后的混凝土進行運輸,一般情況下都是選擇運輸車來進行運輸,要求在運輸過程中以2~4r/min轉速對拌和料進行攪動。在混凝土材料運輸過程中必須要保證其不會出現離析、坍落度損失過多或者漏漿等情況,在材料運輸到達施工地點時,再將混凝土拌合料送入泵車或者是料斗前必須要進行高速旋轉20~30s后才可進行,以此來保證混凝土材料能夠保持均勻性和良好的拌和物性能。
2.4 混凝土澆筑與振搗管理
在混凝土澆筑前期或者是澆筑過程中,都需要現場試驗監理工程師對混凝土材料的含氣量、坍落度以及泌水率等性能進行檢測,在澆筑施工現場取樣進行檢測,并需要按照要求進行同條件養護和標準養護,混凝土時間要求56d抗壓強度。另外要注意,在混凝土澆筑施工時,必須要針對工程實際施工需求來確定具體施工工藝,以此保證施工質量。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還需要做好振搗施工,保證通過振搗施工使其均勻密實。對于混凝土振搗施工工藝主要有兩種,即插入式振搗棒和附著式振搗器聯合振搗,以及插入式振搗棒垂直點振。如果使用插入式振搗棒,操作管理要點主要是前手緊握住振搗棒上端50cm處,后手用與扶正軟軸,兩手距離控制在40~50cm之間,將振搗棒自然沉入混凝土內,插入深度控制在50~100mm,以快插慢拔的方式進行振搗。要求振搗棒移動的間距在振搗棒作用半徑1.5倍以內。當混凝土液化泛漿后其表面不再下沉并且不再冒出氣泡,并且表面泛漿、平坦,則表明混凝土以振搗密實。
2.5 混凝土養護管理
在混凝土振搗施工完畢后,要對其采取養護措施,選擇用無紡布、草簾或者是塑料薄膜等將混凝土暴露面覆蓋起來,防止因為暴露時間過長而造成水分的蒸發。另外,在養護過程中還需要對其進行澆水、蒸汽或者灑水等施工,保證其濕度。
3 結束語
混凝土施工技術是一種在鐵路橋梁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方式,為保證工程施工質量能夠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必須要對原材料選擇、處理攪拌以及施工等全過程進行有效控制,不斷提升施工技術的有效性,保證工程施工質量,進而可以進一步促進我國交通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漢清.試析鐵路橋梁項目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7):56-57.
[2] 李冰.粉煤灰、礦渣雙摻混凝土在海底隧道二次襯砌中的應用研究[J].公路交通技術,2010,(05):48-4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7161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