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商住建筑施工技術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五環中央公館項目高層商住項目的建筑設計高度99.34米,為地下二層,地下挖深7.1米,本文介紹了該工程深基坑施工技術上應用要點及施工安全措施,在執行相關標準及規范的前提下,介紹了該工程土建主要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技術要點,針對不同項目、不同環境下施工的難點和關鍵點進行了分析,研究成果可為相關應用與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 高層商住建筑;深基坑;鋼筋;模板;施工技術;五環中央公館項目
1 五環中央公館項目概況
五環中央公館項目位于江蘇省淮安市,地塊西面緊鄰四季華庭,南鄰甘泉西路,東接奧體路,北靠小康東路??偨ㄖ娣e約16萬平方米,標準層高2.7米,局部地下兩層、地上33層,結構形式為框架及框剪結構。
2 五環中央公館項目深基坑施工技術
在基坑開挖前,針對專項施工方案的論證,根據地勘報告及周邊環境的分析,重點考慮在技術措施方面確保施工安全。
?。?)深基坑的技術安全措施主要是基坑支護以及土方開挖的方式,土方采用分層開挖的施工方法,根據土釘的布置情況分層,本項目根據深基坑的深度分4層開挖,每層的開挖深度控制在2m。同時在上一層的結構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再進行下一層土方開挖。
?。?)基坑采用放坡開挖,根據地質情況設置放坡比例,機械開挖注意開挖的順序,坡面成型后放置鋼絲網,同步預埋泄水管,按照梅花形布置。自下而上噴射細石混凝土護面,鉆機成孔控制成孔的斜度。
?。?)在基坑頂和坑底四周設置排水溝,避免雨季施工,排水溝每25m左右設一個集水井,出水需進過沉淀處理后由排水泵排入市政水道。
?。?)在基坑的頂部不允許堆載,坡頂設置監測點隨時監測邊坡在施工過程中的變形情況,尤其是監測頂部的水平位移、沉降、周邊的地表變形、地下水位以及地下管線等。監測的次數根據基坑開挖進度相關,基坑每開挖一層需觀測1次,待基坑開挖完成后,每周測1次,經監測的變化值在正常范圍內。
3 五環中央公館項目鋼筋工程施工技術
3.1 鋼筋綁扎技術規范
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鋼筋采用冷搭接,焊接、螺紋套筒等連接方式,對基礎底板及基礎梁鋼筋、框架柱、框架梁主筋及直徑d≥22mm的鋼筋接長采用直螺紋套筒連接,直徑d<22mm的鋼筋采用綁扎搭接或閃光對焊接頭,接頭面積率≤50%,剪力墻鋼筋均采用搭接接頭,搭接長度按照規范圖集要求施工。樓板鋼筋以綁扎為主,鋼筋的搭接長度,Ⅰ級鋼為30d、Ⅱ級鋼為38d,Ⅲ級鋼為45d,柱插筋伸出底板或樓面45d。
3.2 質量控制
鋼筋連接前,必須先做試件,及時做好試樣檢驗工作,經試驗合格后方可施工,施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認真做好施焊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按現行規范要求施工,現場所進的盤圓鋼筋使用冷拉調直,冷拉率不宜大于4%,地下二層人防部位盤圓鋼筋不得使用冷拉調直,必須采用鋼筋調直機。
3.3 鋼筋除銹
鋼筋的除銹同樣不得使用冷拉法,因冷拉不能控制拉伸率,也不能控制強度,易造成鋼筋的脆變,達不到設計承受能力,必須使用電動除銹機,也可使用手工除銹,用鋼絲刷、沙盤等。在除銹過程中發現鋼筋表面出現嚴重的氧化鐵皮磷落現象以及嚴重的麻坑、斑點傷蝕截面時,嚴禁使用。
3.4 鋼筋冷拉的技術要求
在此項目其他樓層澆筑混凝土前鋼筋驗收時發現,大多數的盤圓箍筋規格,游標卡尺現場測量不符合要求,超出允許的偏差范圍,后經調查,施工單位將盤圓鋼筋場外冷拉,導致鋼筋直徑稍偏小[1]。
4 五環中央公館項目模板工程施工技術
要使混凝土表面保持原有外觀、質感和色澤,即獲得清水混凝土表面的效果,模板選用了工業化模板體系進行支摸施工,在外表上達到結構裝飾一次成型的目的,可使整個混凝土柱梁板結構達到統一美觀的外觀效果。
4.1 施工工藝
施工工藝為:先支墻柱,后梁板,模板完成后一次性澆制柱墻、梁板混凝土,配三套模板,層層翻轉支模。支模、澆混凝土按樓層分段進行小流水等節拍施工。
4.2 墻體模板
墻體大模板支模順序是:抄平放線→抹找平帶→綁鋼筋→壓鐵件→支模板→校正拉結最后固定→澆砼→隔日拆除→清理模板刷隔離劑→砼養護。對墻體電梯井模板做到墻體平整、陰陽角順直,特制作一種可調試角模。
4.3 工程特點
根據大模板施工工藝要求,本工程的特點,梁模板采用多層板模板,鋼管腳手架支撐系統,其豎向支柱間距不大于0.8m,縱橫方向的水平拉桿的上、下間距1.5m,縱橫方向要嚴格控制垂直剪刀撐的間距,通常情況不大于6m。
安裝梁鋼管支柱之前(如為底層地面必須夯實),下墊通長的腳手板,采用雙支柱,間距為0.8m,支柱上面墊100×100mm方木,支柱下邊或中間增加設置剪刀撐和水平拉桿。
按設計標高要求設置支柱的標高,梁的底板模板應起拱,起拱高度根據設計要求設置。綁扎完梁鋼筋同步清除雜物,保證清潔后安裝側模板,采用三腳架支撐固定,豎龍骨間距700-1000mm,當梁高度超過600mm時,加穿梁螺栓。
樓板的模板以覆面竹膠合板為主,采用滿堂φ48鋼管碗扣式腳手架和配有早拆頭的可調式鋼管立柱構成的早拆支撐體系。鋼管架子立桿縱橫間距≤1000mm,立桿下端應設掃地桿,水平桿間距≤1500mm,并按規定設置剪刀撐。頂部的水平承力桿按@600布設鋼管并用卡扣固緊,垂直鋼管鋪設通長60×60mm方木,間距≤0.4m,按要求在其上鋪釘竹膠板,確保接縫的嚴密性。待樓蓋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50%時,只保留可調式鋼管立柱,可拆除其他支撐和模板,可調式鋼管立柱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拆除,且必須保證做到間隔三層,確保樓板的砼質量,模板隔離劑需使用專用脫模劑[2]。 4.4 模板拆除
側模拆除的前提條件是混凝土具備一定的強度,不會使混凝土表面的棱角受損,時間控制在澆注完養護混凝土的24小時以后。底模的拆除依據是在同條件試塊的強度。
4.5 模板施工質量問題的分析
?。?)梁板容易產生的問題。梁上口尺寸加大,梁身及梁底不平直,梁側面鼓出,板中下撓。防止辦法是,支柱的尺寸及間距、縱橫龍骨的尺寸及間距應準確的測算,保證模板支撐體系的穩定性、剛度以及強度,避免混凝土的澆筑導致模板的變形。模板支柱的底部下墊通長腳手板,地面堅實,確保支柱的穩定性,梁板模板根據梁的跨度尺寸起拱,起拱高度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防止撓度過大,同時為了防止梁模板上口的變形設置鎖口桿拉緊。
(2)墻模板容易產生的問題?;炷琳w的厚薄不一致,上口過大,墻體爛根等。墻體模板的支撐方法,橫縱龍骨的尺寸及間距,角模的形式等,需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針對不同高度和厚度的墻體設計確定。墻模板上口與梁模板上口一樣設置拉桿。
?。?)墻身超厚。在工程實踐中主要原因是放線誤差大,模板放置不到位,混凝土墻體與模板粘連等。要做到測量放線的誤差在合理范圍內,工人做好技術交底,杜絕使用不清潔的模板,按照要求涂刷脫模劑和拆模。
?。?)大模板與角模間縫隙跑漿。一是沒有固定牢靠,二是拼裝縫隙過大。門窗洞口混凝土的變形:主要因為模板之間的固定不牢,可適當增加豎向和水平支撐。在保證工程質量又能加快工程進度,基礎梁及部分和土壤接觸構件采用磚胎膜。
5 五環中央公館項目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
本工程主要以商品混凝土為主,砼的配合比根據設計要求由攪拌站試驗室試驗確定,現場采用一臺混凝土輸送泵、一臺汽車泵確保砼的連續澆筑,過程中控制混凝土的運輸時間,確?;炷敛浑x析,不流漿,坍落度經時損失不大于±30㎜。泵送混凝土須保證運輸與澆筑的連續性,如果發生故障不能立即解決,停歇的時間超過45分鐘的,要立即沖洗管道,避免內部殘留混凝土。
5.1 操作工藝
混凝土需連續澆筑,中途不能停歇,如必須停歇,間歇的時間 需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能將后續混凝土澆筑完畢。間歇的最長時間原則不能超過2h,否則將按施工縫處理。
澆筑混凝土之前要對模板及鋼筋進行驗收,合格后方能澆筑混凝土,在混凝土澆筑的同時,也要檢查模板的變形、鋼筋有無移動、預留孔洞是否堵塞等情況,如發現問題應立即停止澆筑,整改到位,已澆筑的混凝土做好凝結前的修整。
5.2 梁、板混凝土澆筑
澆搗時,振搗和澆筑配合實施,采用“趕漿法”施工,剛開始慢下料,待底部充分振搗后再下第二層料,注意不得過振,更不得損壞鋼筋及預埋件。
梁柱結點鋼筋較密時,澆筑混凝土時可以考慮采用同等級強度的細石混凝土,振搗選用小直徑的振搗棒。
5.3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混凝土澆筑質量。混凝土拆模后出現的蜂窩、麻面、露筋、孔洞等質量問題,主要原因有:沒有控制混凝土下料量,過振或漏振,模板拼接不嚴導致的泥漿流失,混凝土坍落度過小,模板表面不清潔,鋼筋綁扎的間距,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夠等因素造成。在澆筑混凝土之前的驗收時要特別關注前道工序的施工質量,同時注意在冬雨季施工的合理計劃安排及預防措施。
?。?)工程案例。在本項目建設過程中,18#樓(22層)3層梁板柱及24#樓(33層)9層框架柱、梁板、剪力墻混凝土澆筑后拆模驗收時發現不同程度的蜂窩麻面,局部出現較大面積和深度的空洞等嚴重質量問題,
出現質量問題主要部位在柱腳、墻角、梁底,主要原因有
?、俣臼┕?,氣溫較低,同時澆筑前一天下雨,模板面局部有積水,混凝土澆筑前模板未打掃干凈。②澆筑過程當中下雪,施工單位為了趕進度節點付款,繼續澆筑,導致混凝土出現凍融,混凝土如凍豆腐一樣,氣溫回升后,出現大面空洞。
?。?)整改措施。遇到此類問題的技術處理:①首先需要減輕上部荷載,更不能往上繼續施工,增加下部承載,避免出現安全質量事故。②對澆筑完成有問題的混凝土需檢測強度,包括混凝土回彈,超聲波無損檢查,柱、梁板、剪力墻鉆芯取樣,檢測經沸水煮沸后的混凝土后期強度值是否能夠達到設計要求。通過技術層面查找、分析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整改措施,降低項目在進度、成本等各方面的損失,確保工程施工質量。
6 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本文論述了五環中央公館項目高層商住建筑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施工階段,通過采取正確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高效的組織管理和技術應用,為項目的建設提供質量和安全上的保障。對于不同的項目,要針對項目所處的施工環境,綜合考慮具體的施工方案。重點把控施工的難點和關鍵點,在此項目上深基坑的施工以及主要的鋼筋、混凝土、模板三大分部工程,作為施工的核心點分析研究,提供了與其他工程項目實踐中的相互驗證。
參考文獻
[1] GB/T50326-2001.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1.
[2] 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7161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