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測量在裝配式建筑施工中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文章以施工測量在裝配式建筑施工中應用為研究對象,首先簡單對裝配式建筑施工應用高精度測量技術的必要性進行了討論分析,隨后圍繞施工測量技術在裝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應用,提出了一些先進的測量技術應用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施工測量;裝配是建筑施工;應用
文章編號:2095-4085(2019)03-0005-02
一般的建筑施工需要進行大量混凝土結構澆筑,施工復雜,效率低下,而裝配式建筑施工不同,一般都是直接在施工現場進行事先在工廠中完成預制構件吊裝,施工效率更高,且更加綠色環保,但同時該施工技術對于構件安裝精度要求較高,因此有必要對高精度施工測量技術在建筑施工中應用進行探討分析,對于促進裝配式建筑施工普及與推廣意義重大。
1施工中應用高精度測量技術的必要性
相對于傳統的建筑施工方式,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建筑施工所用的構件一般都不需要現場澆筑,而是事先在工廠中完成預制,然后直接運輸至施工現場進行吊裝,因此這種建筑建設方式施工效率更高,同時也更加節能環保,但在實際進行現場吊裝時,為保證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對于構件安裝精度就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尤其是針對一些特殊的受力構件,吊裝精度可直接達到毫米級。一旦在裝配過程中存在較大偏差,無法滿足實際裝配精度要求,輕則影響裝配式建筑建造美觀性,重則對裝配式建筑質量安全造成嚴重的影響,另一方面,由于在工廠預制完成的結構構件體積較大,重量較重,在實際進行裝配式施工時,僅依靠人力往往無法完成,一般會在施工機械的幫助下,完成構件的吊裝。但這些施工機械實際操作往往比較笨重,若沒有高精度的測量定位方法為指引,將很難達到裝配毫米級要求,即使能夠達到精度要求,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往往費時費力,效率低下,因此高精度的施工安裝逐漸成為了限制裝配式建筑發展的瓶頸。為有效突破這一瓶頸,則需要引入一種高精度,定位測量方法,從而為實現預制構件精準化安裝提供有力的幫助,有效提升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安裝效率,更好的實現該綠色節能施I技術的應用與推廣。
2測量技術在裝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應用
2.1新型測錘傳感尺測量技術應用
以往在進行裝配式建筑安裝施工時,針對安裝垂直度的檢測多是采用傳統的線錘法,或者利用經緯儀和靠尺等進行檢測,這些檢測器具精度較低,難以實現預制墻板的高精度安裝,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可采取一種新型測錘傳感尺設備進行垂直度測量施工。該設備主要由傳感尺配套傾角傳感器,傳感尺本體以及一套輔助性的傳感尺配套測量軟件程序組成。同時測錘傳感器還裝備了微型處理機,無線通信設備,各種儀表等,測量精度可高達1/600至1/1000,傳感尺并且還能夠有效顯示當下測定平面垂直度,當垂直度滿足裝配精度要求時,還會發出信號予以提示。此外測錘傳感尺還配備了一套用于Android操作系統用于輔助測量的APP程序,從而在通訊設備的幫助下,能夠對傳感尺的讀數進行實時遠程監測,從而更加方便測量人員隨時掌握測量的垂直度最新讀數變化,有效提升了垂直度測量施工效率。該新型測錘傳感尺具體應用操作流程如下。
首先打開折疊的測錘傳感尺,并確保傳感尺底部激光點正對靶心位置,然后旋轉鎖定按鈕,將主、副測尺進行固定,開始進行裝配式建筑立柱垂直度測量。接著現場測量工作人員以測錘傳感尺顯示屏界面實時顯示的垂直度測量數據為依據,進行立柱垂直度調整,當顯示屏的綠燈開始閃爍時,說明立柱垂直度已滿足實際裝配要求。此外,現場測量工作人員可以根據測錘傳感尺手機客戶端(或PC端)實時返回的垂直度測量數據進行遠程監控,還可以借助客戶端數據保存功能,統計每根立柱的垂直度結果,最終自動生成立柱垂直度控制數據匯總表,方便后續整理應用。
2.2三維激光掃描技術應用
三維激光掃描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測量技術,具備全自動,高精度,立體掃描等特點,是繼GPS技術之后的又一先進的測繪新技術,已是當下呼氣立體空間數據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它主要是利用三維激光掃描儀,實現測量目標建筑物表面各點的空間坐標獲取,然后通過對空間數據進行分析,自主構造一套完整的建筑物三維立體模型,因此在實際進行裝配式建筑建筑施工時,可以通過應用該技術,實現裝配式建筑構件高精度定位與數據修正,對于提升裝配式建筑裝配施工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以下是該測量技術具體應用流程分析。
第一步,圍繞目標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進行三維掃描處理,其中主要構件包括結構墻構件,梁體構件,柱體構件等,掃描地點一般沒有特殊要求,可以在構件生產工廠進行掃描,也可以在倉庫進行掃描,但為避免其他不良因素干擾,提升掃描質量與效率,最好在倉庫中完成構件三維掃描。第二步,做好裝配式構件三維模型搭建,結合在第一步獲取的構件掃描數據,進行三維模型搭建,需要應用專業軟件,將三維模型數據轉換為BIM模型數據格式,并結合CAD模型,做好比對分析,確保預制構件相應規格尺寸等能夠滿足實際施工要求。第三步,來到施工現場,做好對施工現場的三維掃描,主要是掃描一些關鍵構件例如預制墻、疊合梁等施工安放平面,確保實際場地能夠滿足施工要求。第四步,結合上一步獲得的現場三維掃描數據,做好現場三維模型搭建,同樣需要將數據格式轉換為BIM模型數據格式,然后將其與已經轉換好的結構構件數據進行模擬拼裝,及時發現兩者之間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碰撞,以便提前做好調整。第五步,圍繞施工塔吊、起吊處的構件,做好三維掃描,在獲得相應的掃描點云數據后,與施工現場三維數據進行空間拼接,從而可以獲得塔吊基本的運行參數。第六步,將吊裝處預制構件數據、工地現場數據和塔吊數據組合在一起進行三維模型搭建,并對三者之間的空間位置關系進行分析,以便進一步確定這些關鍵點之間的空間位置關系,為后續精準定位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七步,圍繞每個吊裝構件,計算與之相關的塔吊運行參數。例如可以以裝配施工某一點,作為塔吊懸臂轉角的起點。以塔吊懸臂上某一位置,作為小車行程的零點位置,以塔吊吊索上某一位置,作為下放長度的起點,結合上述參考位置,并在三維建模軟件的幫助下,能夠最終完成每個構件的塔吊運行參數確定。第八步,將上一步獲得的塔吊運行參數制作成表,然后操作人員在實際裝配施工時,嚴格以該表格要求,通過數控編程,進行數字化塔吊自動化操作。第九步,在實際吊裝過程,結合實際吊裝的構件與現場施工條件,做好塔吊運行參數修正,例如有的構件有著非常重的重量,導致塔吊產生一定的形變,影響最終塔吊參數,同時在施工現場,受風力等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也會導致塔吊理論值參數與實際參數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需要結合這些變化,做好參數的調整,在具體調整過程中,一般會掃描塔吊吊點,結合吊點變化,及時做好塔吊運行參數修正,最終實現裝配式預制構件高精度安裝。最后一步,在完成預制構件的高精度安裝后,需要對已經安裝好的構件重新進行三維掃描,以保證實際裝配安裝完成后的構件真正滿足實際施工要求,有效提升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
3結語
綜上所述,高精度的測量施工技術在裝配式建筑施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實際進行裝配式建筑施工時,需要相關施工技術人員提升對先進高精度測量施工技術的應用重視程度,加強先進的測量施工技術引入與應用,從而有效保障裝配式建筑安裝精度,提升裝配式建筑安裝施工效率,促進裝配式建筑施工取得更進一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龍莉波,馬躍強,趙波,等.預制裝配式建筑新型測垂傳感尺的開發與應用研究[J].建筑施工,2016,38(9):1292-129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2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