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拼裝施工要點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裝配式建筑從第一代大板式到如今的PC構件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歷史,為響應節能減排與可持續發展政策,裝配式住宅建筑已逐漸成為未來住房建設的一項重點技術。對此,本文筆者對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拼裝施工技術要點與質量管控要點展開探討,以期能夠為相應工程人員在實際施工作業中有所幫助。
  關鍵詞 裝配式住宅建筑;拼裝施工;技術要點;質量管控要點
  隨著裝配式建筑的技術發展與成熟,目前有越來越多的住宅建筑采用預制裝配式的方法進行建設,一方面能夠滿足合同工期的要求,可以安全快捷的完成施工任務,另一方面也能夠降低建筑資源能耗,綠色環保。但是在施工過程中,由于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采用大量的預制構件在現場進行拼接安裝工作,因此要注重在施工現場的技術措施管控,預防因施工不當而造成的質量問題影響建筑項目的整體質量。
  1 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拼裝施工技術要點
  1.1 PC板安裝技術要點
  PC板安裝的首要工作是做好臨時支撐架以對PC板進行有效固定。當PC板進入施工場地進行吊裝作業時,要嚴格按照現行的PC板安裝規范及標準,穩妥固定安置于堆放架內以便于施工,吊裝環節中應注意吊點的設置,固定好各吊環,按設計要求吊裝至指定位置。另外要注意,PC板與預制板之間不能出現裂縫,否則容易引起結構不穩定,因此PC板與預制板必須整體進行拼接,在確保整體性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PC板的調校工作,對其位置進行微調,最后再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完成構件連接。
  1.2 預制疊合陽臺板安裝技術要點
  大部分住宅建筑都設計有陽臺,因此在進行預制疊合陽臺板時也要注意以下幾個技術要點。首先,要確保吊環的安全性,要將最上層的預留吊環進行反復確認是否綁好,以及各吊環和構件的綁扎是否緊實,堅決杜絕外引入吊裝點位。為了便于調節疊合陽臺板的位置,以保證最終安裝的精確度,在吊裝環節要預留一定的空間,不應一次吊裝到位,一般陽臺板與作業面的空間大約在500mm左右。吊裝遵循勻速慢調,將陽臺板始終控制在控制線上易于調整位置,可以運用U托對陽臺板標高進行調整。最后,要注意掌握陽臺板吊裝過程中的水平度,待吊裝到指定地點后進行相應的調校。
  1.3 預制飄窗安裝技術要點
  與陽臺板的吊裝技術類似,在進行預制飄窗吊裝時不可以一次吊裝到位,也要預留一定的空間以方便調整,即飄窗與作業面預留30cm的高度,隨后在根據預先畫好的直線勻速慢吊至指定位置。吊裝連接可以采用吊耳、螺栓等。當飄窗吊移到穿墻孔位置之后,首先需要將連接件安裝到指定位置(可以采用U型飄窗咬合構件進行連接),最后再將飄窗的保證螺栓與相應的連接孔插入咬合,完成固定。
  1.4 預制樓梯板安裝技術要點
  預制樓梯板的吊裝同樣需要預留一定施工空間,不可一次吊裝到位。一般為樓梯板與作業面預留50cm的空間,在此處停留,然后勻速慢調將樓梯板的方向進行調整,并逐步靠近指定位置。由于預制樓梯板的尺寸較陽臺板與普通構件更為復雜,且體量較大,在吊裝的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其水平度與控制線,避免樓梯板由于吊裝的受力不平衡而破壞折損。當吊運到指定位置后,進行相應的微調,做好焊接連接工作[1]。
  2 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拼裝施工質量管控要點
  2.1 做好預制構件成品的保護
  預制構件的吊裝一般采用推進式的工序來進行安排,應確保各環節之間的流程合理、聯系緊密。在吊裝前后要做好預制構件的成品保護工作,避免由于存管不當影響施工的情況。在運輸、存放、吊裝等環節,都要在吊環處設置輕薄墊木增加緩沖,避免吊裝的拉應力對構件造成破壞。尤其是在預制樓梯板安裝完成之后,要采取措施對踏步面進行維護,避免人員與施工機械造成的踏步棱角磨損的情況發生。為了保證預制構件的垂直度,在設置好斜支撐之后,也要做好對斜支撐的保護,工人要避免碰撞到斜支撐,否則容易影響構件的穩定性并引發相關的安全事故。為了確保施工安全,吊裝時施工人員嚴禁站立于預制墻體已安裝有斜支撐的另一面。
  2.2 做好標高與垂直度的精準把控
  由于在吊裝過程中,主要是由機械和人員配合進行定位,容易產生較大誤差,而較大的尺寸誤差會對構件安裝的位置有重要影響,也會對其結構的完整性有一定影響。因此,在吊裝及拼裝過程中相關施工人員要密切觀測誤差尺寸,確保構配件的安裝位置、預埋件的位置在設計標準范圍內。在后澆段的施工位置,一般留好控制線并標注清楚,并且預留一部分的鋼筋。標高控制線的位置應安置墊塊,為了順利施工,墊塊厚度大約在2~3mm即可,并且在構件吊裝位置確定的過程中要扣減墊塊厚度。在要拼裝的位置應提前彈好墨線,如果是預制墻體則可以采用校核標高控制線的方法,確定位置準確后方可松開吊鉤。為確保豎直構件的垂直度,應對預制墻體及時做好斜撐,并且在設置的過程中安排施工人員給予配合,可運用斜撐桿對墻體的垂直度進行調整。在底部結構的正式施工之前應當對上部結構做好相應的測設,確定好軸線控制點,并且還要對設定的所有基準點進行觀測分析,看是否形成閉合線,方便后期進行校核。在樓層設置觀測孔,做好觀測孔的施工放樣工作。當軸線控制點設置完成之后,可以利用線錘來進行引測,將基準點引至頂板位置。
  2.3 做好預埋管線的鋪設
  當相應的預制板安裝完成后,就可以逐步開展管線的預埋工作。為了避免管道交錯影響施工及使用,一般要提前規劃好線盒的位置及管線的鋪設路徑。一般線盒預埋在預制板中,疊合層為60mm,疊合層中的管線不允許有交錯情況發生,最多只可以允許兩根管線有交叉[2]。
  3 結束語
  從第一代大板式建筑發展到目前的裝配式建筑,我國的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也經歷了幾個階段的發展與革新。而隨著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的爆發式增長,以及保障性住房、經濟適用房等建設需求的不斷增多,裝配式建筑必然還有著廣大的應用市場。因此,廣大學術研究者與建筑施工人員應不斷加大對裝配式建筑的技術研究,為促進裝配式住宅建筑的產業轉型與升級不斷努力,使建筑業向綠色可持續發展路徑不斷前行,促使其能夠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參考文獻
  [1] 陳磊,劉子旭,龔成利.淺析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技術要點[J].居舍,2019,(09):40-41.
  [2] 吳江.混凝土裝配式住宅施工技術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05):215-216,21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79551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