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小學生德育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中國傳統文化是歷經幾千年的社會變革和發展而形成的一種思想和知識系統,它對小學生德育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導向作用。在現階段開展的德育工作中,應當充分認視當前我國農村學校對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及我國傳統文化的對小學德育教育的意義,采取有效措施,弘揚優秀的傳統道德,以進一步提高當代小學生的道德素質。
  【關鍵詞】傳統文化;小學;融入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069-01
  德育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我們在新時代進行小學生道德建設的重要思想養分,它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小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理想信念的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導向作用。因此,在小學德育工作中,教師讓學生了解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對建設社會主義文明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一、優秀傳統文化對小學德育教育的意義
  中國作為歷史最久的文明古國,優秀傳統文化五千年興盛不衰。中華文化以“禮”為基礎,以“德”為主線,能夠為學生的行為舉止和習慣養成提供一個強有力的支撐。小學生通過了解、學習優秀傳統文化,能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道德修養,健全人格,開拓視野,充實自己,增強民主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當前我國農村學校對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
  現如今有很多小學生家長智育輕德育的現象還是普遍存在,更甚至有很多的學校管理者、教師和家長都根本就沒有認識到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重知識講授、輕精神內涵闡釋的現象比較普遍。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有些學校以應試教育為導向,偏重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灌輸,單純地讓學生記憶一定的傳統文化知識,相對缺少對傳統文化蘊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養的深入挖掘和宣講。這是當前最為核心的問題之一。
  2.教育內容的系統性、整體性不足。
  很多地方和學校對傳統文化的教育理念認識不到位,對教育內容缺少系統規劃,對教學環節缺乏整體設計。往往是眾多課程各自為戰,課內課外無法銜接,導致課程門類孤立化、教育內容碎片化、教學設計隨意化現象的出現,大大降低了教學效果。
  3.教育教學中的技術性問題突出。
  主要表現為從事傳統文化教育教學的師資力量不足,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升。教育教學的感染力不強,教學方法和手段相對滯后。
  4.全社會關心支持的合力有待形成。
  目前,部分地區和學校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主體還是教師、場所還局限在校園、手段還主要依賴于課本,還沒有完全形成全社會參與、多元化支撐的良好態勢。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德育工作的實踐做法
  1.提高教師的知識水平,讓傳統文化滲透于各科教學中。
  將傳統文化相關的東西融入到小學德育教育當中,作為教師首先應該熟悉中國當代傳統文化的內容,并且善于利用中華傳統文化的資源,積極閱讀,深入鉆研,并且將其應用到教學當中,跟學科教育相結合,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我國傳統道德文化。在各學科尤其是在人文學科中,應充分挖掘傳統文化德育資源,有效實現各科教學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使“為學生發展而教”真正落到實處。例如,語文教學中,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如唐詩宋詞名言警句等;品德與社會學科中蘊藏傳統文化的發展歷程,美術課堂中的剪紙藝術,音樂課堂中的民族音樂……這樣傳統文化進課堂,教師在講授學科知識時結合傳統文化,能讓學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其現實性,能真正讓學生做到“文道統一”。此外,隨之信息網絡技術的不斷推廣,需要學生能夠主動進行學習,更加深入廣泛地學習課程外的知識,這樣就需要教師可以正確地進行指導,增強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開展各類活動,傳承傳統文化。
  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是開發與利用傳統文化德育資源的有效途徑。開展傳承傳統文化的各類活動,是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迫切需要,也是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青少年藝術修養的有效載體,是探索課程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是探索課程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的有益嘗試。如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及各類手抄報比賽、調查探討等,開發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了解傳統文化中的藝術瑰寶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使學生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
  3.營造校園氛圍,加傳統文化的熏陶。
  學校不僅是小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同樣也是進行小學生德育教育的基礎,學校要重視營造更加濃厚的校園氣氛,充分應用中國傳統文化來實現德育教育。營建濃厚的傳統文化校園氣氛,讓每一個景點,每一面墻都有教育內涵,整個學校都充滿道德教育的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道德教育,接受情感熏陶,進而在參與社會實踐和社區生活中體驗人生,接受道德滋養,不斷提升,超越自己。
  4.傳統文化德育與日常生活的融合。
  把中國傳統文化的德育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家長能主動引導孩子接觸傳統文化,對德育來講,學校教育是其中的一部分,更關鍵的內容是要在家庭社會當中互動完成。家長要引導孩子利用電視、書籍以及網絡媒體接觸傳統文化,將學校學習內容進行擴展。利用多種資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帶領孩子參觀博物館、參與社區公益、接觸自然環境,主動引導孩子將學校所學習的德育內容和生活當中的事情結合起來,從而更加深刻地將德育內化。綜上所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德育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有著多元化的文化形態,更是人們思想進步、行為進步的體現,對于還在成長期間的小學生而言,這是一份厚重的德育教學寶典。不管是學校、教師、家長還是小學生自身,他都是需要繼承和弘揚這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一定基礎上來提升小學生的德育管理水平與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許艷玲.小學德育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及其滲透[J].教學與管理,2017,05(08):10-12.
  [2]關曉堂.在課程滲透中弘揚傳統文化[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1):71.
  [3]崔振彬.淺談小學德育管理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5(5):116-1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57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