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廣西:“一事通辦”改革大幅提升行政審批效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目前自治區本級單一部門辦理事項“最多跑一次”實現率達94.93 %,對部分政務服務事項實行“網上申報、智能審批、即批即得、電子結果”。
  在全國率先推出“24小時不打烊”的網上政府,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提前完成與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對接任務。
  “藥品注冊處的同志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及時幫我們理順并簡化申報流程,加班加點縮短審批時間,為我們公司順利搬遷、及時恢復生產爭取了寶貴時間……”近日,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政務服務窗口收到廣西維威制藥公司的一封感謝信,在信中,企業對享受到系列便利貼心的服務表示感謝。
  企業的獲得感緣于我區不斷深化的政務服務“一事通辦”改革。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決策部署,2018年5月,《廣西推進“一事通辦”改革的若干措施》出臺,致力推進關聯政務服務事項歸并、整合,通過“一門”“一窗”“一網”辦好“一件事”,實現政務服務再簡化再優化,至今已取得較好成效。
  一窗進出優化實體大廳服務
  2019年4月,氣溫陡升,玉林(福綿)節能環保產業園內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多家企業正加快建設進程。玉林市創新實施的項目并聯審批三項機制,為園區項目盡快落地保駕護航。
  玉林市的并聯審批三項機制,是“圓桌”會議機制、代辦服務機制、前移服務機制:項目業主有需要,相關部門圍坐一起,商量解決審批問題;玉林市部分園區還掛牌成立代辦服務站,政府部門工作人員駐點服務;項目審批相關窗口人員組成前移小組赴園區服務,企業不出門也能解決審批問題。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在深化“放管服”改革過程中,我區“一事通辦”改革打破過去“兌現難、落實難”的“玻璃門”,遇事推諉“踢皮球”的“旋轉門”,以及不能一視同仁的“卷簾門”,企業現在“一門進出,一窗辦理”,高效便捷。
  只進“一扇門”?!耙皇峦ㄞk”改革,以企業和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為目標,大力推進行政許可、行政征收、行政給付、行政確認、行政裁決、行政獎勵、其他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8類申請政務服務事項的集中辦理,逐步實現企業和群眾辦事從跑多個部門“多扇門”向只跑政務大廳“一扇門”轉變。
  “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在投資項目審批、商事登記和不動產登記等領域,“一事通辦”改革用部門“跑腿”代替群眾“跑腿”。南寧市的全鏈條審批服務,實行“同步審批”和“證照聯辦”,推動“一個事項”辦理向“一件事情”辦理轉變。玉林市的集成服務,設立4個“一窗受理”窗口,推行注冊登記“審核合一、一人通辦”試點,市場準入提速60 %以上。
  流程再造“最多跑一次”實現率不斷提高
  94.93 %,這是目前自治區本級單一部門辦理事項“最多跑一次”所達到的實現率。數據的背后,體現的是政府改革刀刃向內的決心和氣魄。
  “一事通辦”的基礎在于同一事項跨層級、跨地區名稱可識別,材料可共享,流程可對接。為了打好這項改革的基礎,我區組織開展權責清單規范化建設,對各行業市、縣和鄉三級權責清單進行調整和規范,編制權責清單規范化通用目錄,確保同一事項名稱、事項類型和設定依據等基本要素在各地各級權責清單中統一規范。
  為了保證權力“不任性”,自治區、市、縣和鄉統一編制發布四級“一次性告知”“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3張清單,承諾辦結時限平均壓縮至法定辦結時限的一半或更短時限。
  流程改革的框架搭好后,政務服務創新舉措隨之不斷推出:
  容缺受理。去年,《廣西政務服務容缺受理制度》出臺,在辦事群眾和企業部分次要條件或手續欠缺的情況下,職能部門仍然接受辦理,減輕辦事群眾或企業來回跑的負擔,助力實現“最多跑一次”。目前,自治區、市、縣和鄉四級均編制公布了可容缺受理的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和材料清單,其中,自治區、市兩級分別有729項、465項事項和1 446份、958份材料可進行容缺受理。
  減證便民。經過清理,自治區、市、縣、鄉四級擬取消證明材料2 270項,需村(居)民委員會開具的證明材料僅保留10項,減輕基層開具證明的負擔。將52項基本證照憑證納入《廣西基本證照憑證清單》規范管理,基本證照可以證明的情況,部門不得再向申請人索要其他材料重復證明。
  提升中介服務效率。貴港市在全區率先依托網上“中介超市”,對中介服務機構實行統一服務承諾時間、統一服務合理收費、統一服務質量要求和統一服務評價標準的“四個統一”管理機制,一個項目評估類中介服務辦結時限從10多個工作日壓縮到5個工作日,中介服務提速50 %以上,服務費用僅為此前的80 %左右。
  網上辦事政務服務“24小時不打烊”
  2017年,廣西在全國率先推出“24小時不打烊”的網上政府,對部分政務服務事項實行“網上申報、智能審批、即批即得和電子結果”,辦事群眾足不出戶即可享受便利服務。
  如今,政務服務與互聯網聯系得更為緊密。
  “南寧市不動產登記改革為我們企業節約了時間成本,緩解了融資難題。”廣西人和投資有限公司客服主管姚金鳳說,不久前,該公司急需辦理100多套房產抵押,正在美國出差的公司法人代表通過“邕e登”APP進行手機“刷臉”認證,第二天公司就拿到抵押權證,順利融資,解了燃眉之急。
  南寧市推行的“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模式,實現不動產登記機構、稅務兩個部門數據的實時共享、互聯互通,預告商品房登記、二手房買賣過戶等8項約91 %的業務可通過南寧市不動產登記綜合服務平臺全自助辦理、即時辦結,獲國家自然資源部肯定,作為“南寧樣本”在全國推廣。
  打通數據壁壘,拔掉“數據煙囪”———新時代對政務服務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促進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提高辦事服務效率,我區加快與國家數據共享平臺對接,不斷優化完善自治區政務數據共享平臺,目前已連接69個自治區單位和14個設區市,各市建成了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實現自治區、市兩級數據聯通。推進全區400多家單位的行政審批系統與全區政務服務及監察系統的對接和數據交換,有效地減少了行政審批數據“二次錄入”問題。
  我區目前已建成全區電子證照總庫和自治區政務誠信總庫,與行業證照庫數據對接,歸集證照數據超過2 700萬件,為群眾辦事提供營業執照、清稅證明、職業資格和教師資格等證照共享服務,為群眾和企業免交、少交申請材料提供了有力支撐,大幅降低辦事成本。
  2019年3月19日,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提前完成了與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初步對接的任務,這標志著我區政務服務邁上了新臺階,政務服務時限“再減一半”和政務服務“簡易辦”行動已揭開序幕。(來源:廣西日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398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