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制粉系統運行方式對鍋爐燃燒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鍋爐是發電廠三大主要設備之一,它對發電廠的安全穩定運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鍋爐正常運行中,其各項參數都處于平衡狀態,并且所有參數之間都具有較強的關聯性,為了保證電廠鍋爐運行狀態穩定,需要對鍋爐運行狀態和參數進行實時監視和動態調整,而制粉系統的運行方式直接影響主蒸汽的溫度及各受熱面的壁溫。因此,在鍋爐運行中要注意調整制粉系統運行方式,進而解決主蒸汽溫度及壁溫的大幅度變化。鑒于此,文章對神福鴻電#3機組燃燒調整后滿負荷工況下,制粉系統運行方式對主蒸汽溫度影響進行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鍋爐;制粉系統;壁溫
  【中圖分類號】TM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05-0154-02
  1 設備概況
   神福鴻電2×1 050 MW燃煤汽輪發電機組的鍋爐主設備由東方鍋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BHK、BHDB制造。鍋爐型號:DG3130/27.46-Π2型鍋爐。鍋爐形式為高效超臨界參數變壓直流鍋爐、固態排渣、對沖燃燒方式、采用單爐膛、平衡通風、一次中間再熱、露天布置、全鋼構架、全懸吊結構“Π”型鍋爐。
   每臺燃煤鍋爐配置6套制粉系統,前墻由下至上:A-B-C;后墻由下至上:D-E-F;采用前后墻對沖燃燒方式,鍋爐采用A層燃燒器微油點火。每臺磨配有8只旋流燃燒器。磨煤機能夠將直徑≤40 mm的原煤粉磨制成直徑約0.07 mm的煤粉,供給鍋爐燃燒器燃燒。其中,熱一次風(主要用來輸送和干燥磨煤機內的煤粉)從布置在磨煤機磨碗下面側機體上的進風口處進入磨煤機,熱氣流攜帶著研磨后的煤粉沖擊固定在分離器上的折向板進行初級分離。煤粉顆粒較小且干燥的煤粉被氣流攜帶沿著折向板進入動態分離器,顆粒較大的煤粉則回落至磨碗中重新碾磨,動態分離器本體下部的折向板使在磨煤機中研磨后的煤粉進行初級分離,動態分離器進行二次分離。燃用校核煤種時,6臺運行。要求鍋爐燃用設計煤種煤粉細度R90=21%,校核煤粉細度R90=18%,n值暫按1.0。磨煤機出口采用變頻動態分離器,根據給煤量的大小來調節動態分離器轉速,從而達到控制磨煤機出口煤粉細度的目的。當動態分離器因故障停運時,磨煤機仍然可以繼續運行,但磨煤機出口煤粉顆粒較粗。
  2 燃燒調整試驗后存在的問題
   2017年7月神福鴻電#3機組開始進行燃燒調整試驗,于2017年11月完成,同年12月23日,#3機組解列。2018年2月11日,#3機組并網運行,投入運行之后在滿負荷工況下,不同制粉系統運行方式(A/B/C/D/E或A/B/D/E/F)對鍋爐總風量、送風機電流、送風機動葉及引風機汽輪機轉速影響不同。從2018年5月份開始,A/B/C/D/E制粉系統運行時,其鍋爐總風量、送風機電流、送風機動葉開度及引風機汽輪機轉速同比之前現象更為明顯,其問題有鍋爐總風量偏大、送風機動葉開度及送風機電流偏大、引風機汽輪機轉速偏高、A引風機汽輪機備用凝結水泵聯啟、二次風箱壓力偏高、排煙溫度偏高、高溫再熱器管壁溫度偏低、高溫再熱器事故減溫水用量偏少等。
  3 燃燒調整試驗前、后參數對比
   根據鴻山電廠#3號機組滿負荷運行曲線及參數對比可知,燃燒調整試驗之前滿負荷工況,在鍋爐氧量相近的情況下,A/B/C/D/E或A/B/D/E/F制粉系統運行時,鍋爐總風量為3 350 t/h左右、送風機電流為150 A左右、送風機動葉開度為80左右,以及引風機汽輪機轉速為4 900 rpm左右,即無論哪種制粉系統運行方式,各參數變化不明顯。燃燒調整試驗之后,以上的參數開始發生變化,5月份的參數變化更為明顯、直觀,鍋爐總風量偏大150 t/h左右,送風機電流偏大20 A左右,送風機動葉偏大10%左右,引風機汽輪機轉速偏高200 rpm左右,同比其他月份,引風機轉速偏高近400 rpm。
  4 燃燒調整試驗
  4.1 燃燒調整試驗的工作內容
   磨煤機出口一次風調平與通風量標定:通過比較每根一次風管的風速并調節布置在煤粉管道里的縮孔,將同一臺磨煤機的8根煤粉管的風速偏差調整至<5%以內,以達到配平布置在同一層的8只燃燒器的一次風量,近而優化燃燒器煤粉均勻分配的目的。根據每根一次風噴口面積計算得到8根一次風管道總的一次風量,然后減去密封風量(取密封風設計值)可以得到進入磨煤機的一次風總風量。將實測得到的一次風總風量與DCS顯示總風量相比,可得到相應磨煤機的一次風風量標定系數。
   煤粉細度分析與調整:鴻山電廠煤粉取樣裝置采用平頭式等速取樣器,通過安裝在磨煤機出口的每根煤粉管道上的取樣器,并按照等截面圓環法在每個取樣器抽取相等的取樣時間,并調節抽氣器負壓相一致,使得每個取樣器的內外靜壓平衡,從而保證所取的煤粉樣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磨煤機單耗:磨煤單耗Em等于磨煤機功率P與磨煤機出力Bm之比。
   鍋爐熱效率:鍋爐熱效率試驗應在爐內燃燒穩定,機組設備運轉正常的情況下進行,通過國家標準規定的反平衡法,測定鍋爐的各項熱量損失,從而計算得出鍋爐的熱效率。
  4.2 燃燒調整試驗后數據優化
   燃燒調整試驗后數據優化見表1。
  5 燃燒調整試驗之后發現的問題
  5.1 高溫再熱器管壁壁溫超溫
   2018年2月19日,進行1 050 MW試驗,制粉系統運行方式為A/B/D/E/F,試驗期間制粉系統未進行切換,高溫再熱器管壁溫度開始出現超溫(報警值為630 ℃),高溫再熱器事故減溫水長時間處于開啟狀態,雖然在試驗期間將鍋爐受熱面吹灰的頻次由一次增加到兩次,但是吹灰結束運行一段時間后高溫再熱器的管壁溫度難以控制。A/B/C/D/E制粉系統運行時,高溫再熱器管壁溫度幾乎不會超溫,除人為操作不當之外,A/B/D/E/F制粉系統運行時,高溫再熱器管壁溫度經常出現超溫現象,尤其是高溫再熱器吹灰結束后更容易超溫,不使用減溫水難以控制,造成再熱器減溫水的用量增大,截至目前,2018年再熱器減溫水累計用量達0.41 t/h,環比#4機偏高0.32 t/h。3月份開始進行分析,懷疑高溫再熱器管壁超溫與F磨煤機運行有關,鍋爐專業也及時采取措施,通過降低高溫再熱器區域的吹灰壓力、減少高溫再熱器吹灰頻次及調整F層燃燒器二次風門開度。   5.2 A引風機汽輪機備用凝結水泵聯啟
   2018年2~4月,在滿負荷工況下,引風機汽輪機轉速均在5 000 rpm以下,5月10日的引風機汽輪機轉速本年內首次達到5 000 rpm以上,引風機汽輪機轉速升高,進汽量必然增大,造成引風機汽輪機凝汽器內凝結水量增大,為了維持凝汽器水位正常,引風機汽輪機凝結水出口母管調節閥(至主機凝汽器調門)必然開大,調節閥開大后凝結水母管壓力下降至0.35 MPa以下,引起備用凝結水泵聯啟,若停運一臺凝結水泵,隨著調節閥的開大,凝結水母管壓力將持續下降。
  6 采取措施
   采取措施如下:①解除燃燒器二次風門自動,手動將二次風門及燃盡風門全開,降低二次風箱的節流損失。②聯系熱控專業對A/B側省煤器出口煙氣氧量測點標定。③增大C磨煤機入口風量,調節磨煤機動態分離器轉速。④降低高再區域吹灰器壓力及減少高再吹灰的頻次。⑤聯系檢修調整F層燃燒器內二次風門開度。⑥修改氧量曲線,將氧量控制值往下調整0.1%~0.15%,同時保證CO不超標。
  7 結語
   A/B/C/D/E制粉系統運行,其鍋爐總風量、送風機電流、引風機汽輪機轉速要比A/B/D/E/F制粉系統運行時偏高,但是A/B/D/E/F制粉系統運行時高再壁溫偏高且易超溫,經運行人員調整后仍無效。咨詢相關專業機構,給予回復是C磨煤機運行時鍋爐斷面熱負荷比F磨煤機運行時強,C、F磨煤機出口8只粉管煤粉濃度分布不一致,需要對粉管風速重新測量,若要解決目前的問題,需重新進行燃燒調整試驗。
  參 考 文 獻
  [1]高新玉.新形勢下電廠鍋爐應用在熱能動力的發展前景[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0):56.
  [2]高文輝.關于電廠鍋爐運行效率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17):38.
  [3]張曉慧,李治中.火力發電機組集控運行技術的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1):98.
  [4]陳忠江.火力發電廠發電機組的集控運行技術思考分析[J].科技風,2014(15):115.
  [5]劉洪臣.淺析火力發電廠集控運行技術[J].山東工業技術,2014(22):226.
  [責任編輯:陳澤琦]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45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