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電力調度網絡發令系統設計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電網結構越來越復雜,電網設備計劃工作及缺陷事故處理越發頻繁,電力調度員所承擔工作量及風險越來越大。而現有網絡發令系統缺乏線路的安全校核,即調度員在操作線路時,僅能依靠人工審查相應條件后,對執行人員通過網絡發令下達指令。隨著電網工作日益繁重,出現的任何疏漏導致的事故事件都存在不可估量的損失,從系統調度杜絕此類風險顯得尤為迫切。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文致力于開發一種電力調度網絡發令系統設計,提供系統層面安全校驗,避免錯誤評估系統潮流及發生核對項漏項風險,同時提高調度員工作效率。
  【關鍵詞】電力調度;網絡發令;系統設計
  引言
  隨著電網規模的不斷擴大,電網檢修及方式調整越發頻繁,調度員所承擔的運行操作和工況調整將急劇增加,傳統的調度電話發令模式已無法滿足多線式(多業務協同、多任務并行、多單位協作、多信息共享)大電網調度實時運行指揮的發展模式及要求。此外,電話發令模式下語音的歧義、通話環境的嘈雜及可能存在的監護盲點等種種不利因素給電網調度埋下了安全隱患。因此,從優化調度調控模式和管理模式,增強調度駕馭復雜大電網的管控能力,提高電網調度運行水平的角度出發,研究和應用新的電網調度運行指揮工具將勢在必行。智能電網建設的逐步發展,對電網調控和運行操作也提出了更安全、更高效的要求,網絡發令技術也隨之應運而生。網絡發令可實現操作指令的文字傳輸,內容清晰明確,每項操作指令由監護人審批后再執行,杜絕了電話發令存在的錯誤記錄、諧音誤會等危險點,縮短了接發令時間,做到了操作全過程信息的自動記錄和自動填寫,提高調度系統信息化應用水平,加強調度機構與調度對象間的溝通協作,提高調度運行操作效率,提升電網調度運行水平,對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意義重大。廣東省調和南網總調分別研發了基于Ukey管理和基于受令資格管理的網絡發令系統,并投入了實際運行,但兩者都未能有效解決調度指令如何被安全且自動地送至受令單位中具備受令資格人員手中的問題。目前,某市電網調度運行指揮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已經建成,依托該平臺基礎,研究基于Ukey和受令資格管理的調度操作網絡發令系統,探索調度操作的新模式。
  1網絡發令系統
  在此現狀的基礎上,某市電網電力調度中心(省中調)推廣應用了電網調度智能指揮平臺(DICP),并于2015年底實現單軌運行,該平臺充分利用快捷、方便的網絡,通過專用調度數據網實現調度指令的流轉運行,電力調度從此由“人工電話調度”向“網絡信息化調度”跨越,大大提高了調度員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調度員電力調度的出錯率,為電力系統安全調度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系統綜合了檢修單執行管理、操作票填寫、網絡接發調度令、自動生成調度日志等功能,固化了調度業務流程,規范了調度作業行為。其中,調度操作票通過網絡發令系統傳送:調度員擬好操作票之后通過平臺發送至變電站或電廠,變電站或發電廠復誦收到的調度命令,調度員確認廠站端復誦內容的正確性后,廠站端再次確認調度命令,在確認完畢后方可進行實際操作。廠站操作完畢后向調度員匯報操作完畢,調度員復誦操作內容,廠站確認調度員復誦內容的正確性,在廠站完成確認后,調度員即可對該指令進行收令,最后整個流程完畢。每個步驟均有語音提示,且順序必須準確無誤。若廠站端復誦內容與調度命令沒有完全對應,系統會彈出提示且無法進行下一步操作,從而確保了調度命令的正確性。在網絡發令系統中,中調端能夠實現工作令申請和完工申請的自動成票、電子令的交互、開工申請的許可、需處理檢修單的自動檢索、調度日志規范化填寫等功能,地調端能夠實現檢修任務的自動檢索、工作申請、調度日志的規范化填報、電子令的交互等功能。廠站端檢修工作完成后,值班員通過調度智能指揮平臺(DICP)向調度員提交完工申請,調度員經過嚴格的“五核實一確認”之后,確認設備具備送電條件,在平臺同意完工申請。廠站端值班員再在DICP發送復電的操作令申請,調度員確認接收后下發調度操作命令。通過快捷、方便的網絡發令系統替代電話發令模式,調度員與廠站值班員的信息交流更加流暢,且避免了電話下令的種種弊端,確保了檢修工作及操作命令的正確性,極大提高了電網運行操作的安全性及工作效率。
  2傳統網絡發令系統功能簡介
  傳統網絡發令系統功能包括網絡令擬票、三審、下令、復令、收令、歸檔等功能,規避傳統電話下令存在的電話排隊及塞車、語音歧義、信息缺失、監護盲點、誤讀、誤記、誤解等風險點,保證了電網指令數據完整性,提高了調度操作效率,降低風險。
  3傳統網絡發令系統功能的缺點
  3.1安全性低
  在線路停電、送電操作中,線路停電前調度員需評估停電后,穩控斷面是否越限、主變是否過載、廠站有無失壓等。線路送電前調度員需確認線路屬性(純電纜/純架空/混合線路)及對應屬性方具備送電條件,確認線路兩側站內具備送電條件,確認線路不同維護段具備送電條件。調度員按照調度第一種檢修申請單開展,校驗相關停送電條件,在網絡發令系統中填寫逐項令操作票,經三審后執行。僅依靠調度員人工審查相應條件后,對執行人員通過網絡發令下達指令。存在在核查停送電條件時,錯誤評估系統潮流,發生核對項漏項,導致電力調度誤下令。隨著電網結構日益復雜,出現的任何疏漏導致的事故事件都存在不可估量的損失。
  3.2工作效率低
  隨著電網規模日益繁雜,大量工作堆積調度臺,調度員精力有限,調度工作需具備高效性兼具安全性。在日常操作中,需確認各方面因素均滿足條件之后才可進行調度指令操作,一一確認需耗費大量人工,導致工作效率低下。
  4網絡發令系統的優勢
 ?。?)借助調度網絡發令系統,調度員對調度操作的全過程管控加強了,特別是釋放了調度員電力調度運行指揮的潛能,提升了調度運行精益化管理水平,有利于確保調度運行操作的安全性,電網調度實現了網絡化、信息化。
 ?。?)電力調度智能指揮平臺(DICP)需具有相關資質的人員才能登陸使用,通過授權管理來確保網絡信息安全管控以及信息傳遞的安全性。
 ?。?)使用DICP網絡發令系統有以下幾點主要優點:同一調度員可通過平臺在相同時間內向多個受令單位下達多條操作命令,極大地提高了調度下達操作指令的效率;調度命令在平臺實現了可視化文字傳輸,內容一目了然,調度員與廠站端的信息流通暢通無阻;實現了調度命令全過程信息自動記錄、填寫,既保障了調度命令的準確無誤,又大大減少了調度員維護調度命令票的工作量,且極大地縮短了調度與廠站間的接發令時間,減少了設備停復電平均操作時間,提高了調度運行操作效率,提高了設備可用率。
 ?。?)網絡發令調度操作員擬好命令票之后需監護員審批后再經調度值班長終審才能執行,加強了調度操作時調度員間的監護力度和溝通協作,且調度遙控操作時也有監護員監護執行,在制度和技術手段上確保了調度命令票的正確性。
 ?。?)通過網絡發令,杜絕了誤接發令現象的發生。
  結語
  以網絡信息化手段來開辟調度操作下令的新模式,有效改善或規避傳統電話發令模式下的種種弊端,有效提升電網調度運行水平,更好地適應大電網調度實時運行指揮的發展需要,更好地適應智能電網建設的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陳剛,林少華,陳曉東,等.廣東電網調度運行電子發令系統的設計與實踐[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9,33(24):88-90,24.
 ?。ㄗ髡邌挝唬簢W山東省電力公司棗莊供電公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694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