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心雕龍》創作論對微信網文創作的啟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文心雕龍》的創作論不僅對古人的寫作有幫助,而且對于當今微信網文的創作也有著重要的啟示。宏觀層面,《定勢》和《情采》兩篇分別指導要認識到微信網文的獨特性、要明確網文的創作動機。具體方法層面,《附會》篇指出要先構建網文框架,《章句》篇說明了在網文中分段落的技巧,《熔裁》則具體說明了寫網文應如何引用恰當的例證,最后《神思》篇強調了完成網文后還要進行修改。
【關鍵詞】文心雕龍 創作論 網文 啟示
【課題項目】本論文參與南京工業大學2018年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為薛正新主持的課題《論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政微信公眾平臺中的傳播》的研究成果,課題項目編號:SZ20180436。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011-02
《文心雕龍》是中國古代的重要文論,全書不僅用精美的駢文寫成,而且邏輯組織嚴密,全書分為總論、文體論、創作論、批評論四個部分。其中的總論是全書總領,文體論詳細分析了齊梁以前出現的各種文體,創作論則絕妙地闡述了寫文章的各種注意事項和技巧,批評論則是對歷史上有名的作家、作品的點評。若從古為今用的角度來看,《文心雕龍》中對當代最有借鑒意義的當屬創作論。因為,文體論中不少文體,如今早已不用,而總論和批評論雖然有著很高的文獻價值和文學研究價值,但對于當代文學的指導意義不大。只有創作論,對當今各類文章的寫作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近些年,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國內微信公眾平臺迅速發展,微信網文的數量急劇增多,能否寫好微信網文,直接決定了微信公眾平臺的閱讀量和推廣量。微信網文較為獨特,更多地要靠語言文字、圖片、例證來闡述觀點。那么,對于微信網文的創作,我們可以從《文心雕龍》創作論中得到哪些啟示呢?
一、對《文心雕龍》創作論的剖析
如果要從《文心雕龍》創作論中得到啟示,那么必須先明白創作論到底在談什么。
創作論是《文心雕龍》的第三部分,共19篇。根據周振甫先生的考證,批評論中的《物色》也應屬創作論,這樣,創作論共有20篇。創作論對文章的“構思、風格、繼承和革新、內容和形式、篇章結構、聲律和修辭等作了全面的探討”。首篇《神思》的贊語點明了整個創作論的體系,《神思》贊曰:“神用象通,情變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應??嚏U聲律,萌芽比興。結慮司契,垂帷制勝?!边@句話說明了創作論是由三個板塊組成的,第一板塊“神用象通,情變所孕”,神是《神思》,情性是《體性》,情變和風勢指的是《風骨》、《通變》和《定勢》,這五篇是創作的根本,要求創作時“務先大體”。第二板塊是“物以貌求,心以理應”,物貌指《物色》,它應該處在《情采》之后。第三板塊“刻鏤聲律,萌芽比興”,闡述了聲律和修辭的作用,包括《聲律》、《章句》、《麗辭》、《比興》、《夸飾》、《事類》、《練字》、《隱秀》、《指瑕》這幾篇,“結慮司契,垂帷制勝”則要求以《養氣》使文思暢通,以《附會》來“總文理,統首尾”。
這三個板塊一共講了六方面要義:第一,在構思上,他提出了“神與物游”,說明了精神活動與外界事物的關系。第二,在風格上,他探索了風格的形成由于才氣學習,雖然看重先天的才氣,但對于后天的學習也極看重,認為“八體屢遷,功以學成”,這就高出于天才決定論。第三,在繼承和革新上,他在《通變》篇里提出“體必資于故實”,認為文體有待于繼承,“數必酌于新聲”,文辭氣力有待于變革。第四,在內容和形式上,《情采》里強調內容為主、形式為次,贊美“為情而造文”,反對“為文而造情”。第五,在篇章結構上,《熔裁》里主張煉意煉辭,做好寫作提綱。最后,在聲律和修辭上,他提出要注意聲響的調協,以及對偶、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
二、《文心雕龍》創作論對微信網文創作的啟示
微信網文是文章的一種,其文法有著與其他文體相同的方面,但網文又是一種以靈活性、吸引力為核心的文體。在《文心雕龍》創作論中,《神思》、《定勢》、《情采》、《熔裁》、《章句》、《附會》這6篇文章對微信網文的寫作有著重大的指導作用。
?。ㄒ唬┖暧^啟示
從宏觀上看,《定勢》和《情采》兩篇分別指導學生要認識到網文的獨特性并明確網文的寫作動機。
1.《定勢》篇啟示作者要認識到網文的獨特性
《定勢》篇開篇就強調“夫情致異區,文變殊術,莫不因情立體,即體成勢也。勢者,乘利而為制也。如機發矢直,澗曲湍回,自然之趣也。圓者規體,其勢也自轉;方者矩形,其勢 也自安:文章體勢,如斯而已?!边@段話強調要依照情思制定體式,依照體式形成文式。那么,如何定文勢呢?《定勢》篇中又寫道:“是以囊括雜體,功在銓別,宮商朱紫,隨勢各配?!边\用到現實中就是說,對于不同的文體,要按照文體特點來寫。記敘文要以敘事為主,描寫鋪敘相結合,詳略得當;散文要以抒情為主,用筆靈動,形散神聚;而微信網文則要以生動性、吸引性為中心,層層遞進,抓住讀者的閱讀興趣,語言要簡潔精煉,符合碎片化閱讀的習慣。
相反,如果中小學生弄不清文體特點,把記敘文寫得像散文,這樣的作文必然會被判定為“文體不清”而得不到高分;如果微信網文長篇大論,枯燥無味,寫得像工作匯報,那也必然不符網文的文體要求,勢必會失去大量讀者。
2.《情采》篇啟示作者要明確網文的寫作動機
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人具有主觀能動性。所以說人的行為勢必要受到主觀意志的驅使,創作微信網文也是如此。正如《情采》篇中所說的:“昔詩人什篇,為情而造文;詞人賦頌,為文而造情?!瓰榍檎咭s而寫真,為文者淫麗而煩濫?!边@句話的本意是說要為了抒情而創作,不能為了創作而虛構感情。這里的“情”體現在網文寫作中就是“寫作動機”,寫網文必須是作者出于對某一事件理解和感悟,產生了強烈的寫作動機,真的“想寫”。而不是為了完成任務,在沒有任何寫作沖動的情況下生拼硬湊。 但現實生活中經??梢园l現,不少微信公眾平臺的作者對于創作網文的動機不明,根本不是“我要寫”,有的是針對某一新聞,搶時間地發表評論,結果事件來龍去脈還未弄清,就妄下定論,就比如“重慶公交墜江事件”;還有的根本就是無病呻吟,發表大量毒雞湯、正確的廢話等,是典型的“為文而造情”,這必然是寫不出好文章的。
(二)具體方法啟示
《文心雕龍》創作論不僅在宏觀上闡釋理論,在具體方法層面也給了人們重要啟示。其中《附會》篇指出寫網文要先構建框架,《章句》篇說明了在網文中分節的技巧,《事類》篇強調了網文中引用例證的重要性,《熔裁》則具體說明了寫網文如何選取例證,最后《神思》篇強調了網文完成后還要進行修改。
1.《附會》篇啟示作者要構建完整的網文框架
在《文心雕龍》創作論的宏觀啟示下,網文的主題基本確定下來,接下來就要進行具體的寫作了。網文應該先寫什么?《附會》篇開篇就告訴我們“何謂附會?謂總文理,統首尾,定與奪,合涯際,彌綸一篇,使雜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須基構,裁衣之待縫緝矣?!边@段話啟示作者在寫作網文時,不要急著下筆,要根據內容情理來確定綱領,再根據綱領來安排段落,不能尺接寸付,想一段寫一段,想一句寫一句。
反觀現實,不少作者認為網文就是自由閱讀,在寫網文時,腦中沒有一個宏觀的總體框架,想到哪里寫到哪里,結果寫完后回頭一看,才發現篇章結構混亂,跳躍性太強。這樣的現象,恰恰印證了劉勰所說的“夫文變多方,意見浮雜,約則義孤,博則辭叛,率故多尤,需為事賊。且才分不同,思緒各異,或制首以通尾,或尺接以寸附;然通制者蓋寡,接附者甚眾。若統緒失宗,辭味必亂,義脈不流,則偏枯文體。夫能懸識湊理,然后節文自會,如膠之粘木,豆之合黃矣?!彼?,在寫網文時,第一步就是要寫好網文的提綱框架,要根據網文的主題,明確核心觀點,然后圍繞觀點行文。
2.《章句》篇啟示作者如何劃分網文段落
《章句》篇開篇就說:“夫設情有宅,置言有位;宅情曰章,位言曰句。故章者,明也;句者,局也?!睆娬{了段落、句子的重要性。而后具體說明如何分段:“夫裁文匠筆,篇有大小;離章合句,調有緩急;隨變適會,莫見定準。句司數字,待相接以為用;章總一義,須意窮而成體。其控引情理,送迎際會,譬舞容回環,而有綴兆之位;歌聲靡曼,而有抗墜之節也。”說明段落的劃分必須隨著內容變化加以調整,在文辭方面,前后聯系要密切;在內容方面,脈絡要貫通,各部分要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對于微信網文來說,這尤為重要,網文的特點就在于自由度高、符合淺閱讀、碎片化閱讀的習慣,各個段落都要能獨立吸引讀者,但在宏觀上又要相互聯系。
3.《神思》篇啟示作者在網文完成后要認真修改
《神思》篇雖以講構思為主,但它作為創作論的第一篇,有創作總論的意味。范文瀾先生在《神思》篇的注說“《文心》各篇,前后相銜,必于前篇之末,頂告后篇所將論者?!逼渲刑岢鲎髌穼懗珊笮枰薷??!渡袼肌菲岢觯骸叭羟閿翟庪s,體變遷貿,拙辭或孕于巧義,庸事或萌于新意;視布于麻,雖云未貴,杼軸獻功,煥然乃珍?!痹谶@里劉勰以加工布料為比喻,強調了修改的重要性。
在網文寫作中,道理同樣如此。很多作者覺得,反正讀者都用零碎時間讀網文,不會認真看,沒必要對自己的網文精益求精。但是,“文章不厭百回改”、“三分文章七分改”。在寫網文的時候,不少作者更多地關注的是網文的局部,而且在較長時間的寫作中,作者難免會因注意力不集中、中途打岔、輸入法錯誤等情況,出現錯別字、病句等。所以,回過頭來修改網文是十分重要的,此時,應該跳出局部段落,不僅要從整體上再對篇章進行審視,而且還要對觀點、例證、圖片、字句等進行詳細檢查。如此,才能讓半成品變成“煥然乃珍”的成品。
三、結語
根據以上論述可知,《文心雕龍》不僅對古人寫詩作文有著重要幫助,而且對當今微信網文的創作也有著重要啟示。優秀的文學成果就是這樣,無論在哪個時代,都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周振甫.文心雕龍今譯[M].北京:中華書局,2013(9)
[2]黃侃.《文心雕龍札記》[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6)
[3]范文瀾.《文心雕龍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
[4]詹锳.《文心雕龍的定協論》[J].《文學評論從刊》第五輯
作者簡介:
薛正新(1992.02-),男,漢族,江蘇如皋人,南京工業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思政助教,輔導員,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研究方向:主要從事中國傳統文化角度的思政教育研究。
呂夢醒(1990.06-),女,漢族,河南滎陽人,南京工業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思政講師,輔導員,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研究方向: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3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