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群眾藝術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經驗與做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當前社會主義文化中,群眾藝術館占有重要地位,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需要依賴基層,群眾藝術館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基礎,也在當今社會進步、精神文化培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先鋒模范作用。因此,群眾藝術館需要采取適當的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進步。
  關鍵詞:群眾藝術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方法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的人民已經不再處于為了衣食住行而勞苦奔波的時代,人們開始追求精神上的滿足。這就要我國著重進行文化建設,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文化建設已經越來越難以獲得人們的認可。尤其是曾經的大電影,大廣播的建設,在當前社會來看,這種文化建設,已經被完全撤銷。曾經進行這種建設,是因為當時人們的生活還不夠富裕,人們難以買得起電視機,廣播,收音機等電子產品,于是就要在一定的時間,組織一次電影放映,讓人們逐漸的接觸這種新興事物。但是現今的社會中,人們已經在物質上獲得了極大的滿足,電視機已經變成了人們家庭的標配,因此根本不需要進行這樣的集體活動。這就要求文化建設部門能根據當前的社會情況,進行全新的文化建設相關工作。
  一、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內容和組織
  在對群眾藝術館傳播的意義不斷加強的同時,要注重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內容和組織形式,這些主要體現在對人民群眾文化實現公益化的方面,要發揮群眾藝術館的最大作用,就要增加對群眾藝術館建設的投入,不斷對工作模式進行創新,激活創新的思想獲得全新的思路,各地群眾藝術館要創造出各地的招牌文化活動形式,使人們通過文化傳播形式就可以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了解當地文化,使各地的人民群眾成為文化傳播的真正受益者。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內容和組織形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面向人民群眾開展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豐富人們的業余生活,充實精神世界。其次,群眾文化館要抓好文化傳播隊伍單位建設,文化傳播隊伍要不斷完善自身修養,提高專業水平,能夠使文化傳播隊伍,在面對一個新文化時,可以對新文化進行及時處理,通過融合、取優去粕等形式,使人民群眾對新文化產生興趣。文化作品是群眾藝術館建設中的主要內容之一,是群眾藝術館貢獻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藝術館的文化傳播的特點是,結合所有的文化傳播媒介,對精品文化進行傳遞,使人們在當地的群眾藝術館信息平臺上,都能夠對精品文化有所了解,提出新的建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精品文化迎來了新的機遇,精品文化在進行文化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可以改變原有文化傳播的方式,采用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對當地的精品文化進行傳遞。
  二、群眾藝術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作用
  群眾藝術館是我國基礎文化建設內容之一,其主要目的在于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將文化核心內容傳承下去。因此,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群眾藝術館能起到三點作用:第一是引導作用。群眾文化活動大多是群眾自發形成,但是單純依靠群眾,就會導致這些文化活動落入到低俗之中,或者文化傳播意義不大。因此,群眾藝術館應該參與其中,引導群眾走向正規的弘揚民族文化道路之中,確保民眾文化活動取得較好效果。第二是策劃作用。相對于群眾而言,群眾藝術館中文化工作人員更多,其本身活動策劃經驗更加豐富,而且具有一定辦事能力,為了讓群眾文化活動取得效果,通常讓群眾藝術館幫忙策劃活動具體內容,以免群眾空有熱情,而沒有實際執行力。第三是宣傳作用。群眾藝術館核心內容在于弘揚民族文化,因此,群眾藝術館能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積極融入大量自身內容,從而讓群眾從內心中認識群眾藝術館,不再產生對群眾藝術館疏遠的情緒。這樣才能讓群眾藝術館真正走入群眾生活,完成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任務。
  三、群眾藝術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方法
 ?。ㄒ唬┮载毨Т鍨橹攸c,大力開展送戲下鄉活動
  深入基層,挖掘整理當地鄉土文化,了解傾聽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藝術創編方面,多創作一些符合他們口味而又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與新時代精神接軌的作品,本著“缺什么、送什么”的原則,讓群眾性文藝活動更接地氣、更有底氣、充滿生氣。著力教育和引導農民群眾的價值追求,增強農民群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適應新時代、新農村要求的新型農民。
 ?。ǘ八汀蔽幕胺N”文化
  毋庸置疑,送戲下鄉確實活躍了農民的文化生活,但是何種級別的惠民送戲下鄉演出,都是演出幾場就走了,給農民帶來的是暫時性的滿足。演員們走了,帶走的是農民對下一次演出的期盼,而且成本較高,難以持續。其實,無論是送戲、送書、送電影,對他們來說都只是一種“喂食”式、“輸血”式的幫助,蜻蜓點水式的“送文化下鄉”已遠遠不能滿足如今農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對農村文化建設也不過杯水車薪,農村的公共文化事業發展滯后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形如造血功能的“種”文化就顯得更有意義。為了讓藝術惠及更多的農村群眾及學生,將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激勵貧困群眾的內生脫貧動力,助推鄉村振興,貴港市群眾藝術館從“種文化”上下功夫,大力開展全民藝術普及“小課堂”,幫助群眾學才藝、增信心,引導和鼓勵群眾自創自辦、自編自演、自娛自樂、自主開展各種群眾性文化活動,增強基層群眾自我造血功能,實現自我發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四、結語
  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新時期,文化館有責任弘揚社會主義文化,推動中華文化的發展,這就需要大力培養文化宣傳骨干,廣泛吸收各民族優秀文化,改革文化館組織及考核方式,更好地激發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活力的驅動力和創新力,創新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其中,群眾文化活動的大舞臺才會顯得更加多姿多彩。
  參考文獻:
  [1]徐利.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發展策略[J].戲劇之家,2015(18):226-228.
  [2]陶新喜.淺議新形勢下如何開展群眾文化工作[J].藝術科技,2015 (10):240-24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058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