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優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建筑工程作為國民經濟建設的基礎項目之一,對國民經濟建設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都有著重要意義。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建筑工程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建筑工程的使用壽命和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作為建筑工程施工作業人員必須加強對建筑工程質量的重視,通過科學有效的管理方式和增強施工作業技術來優化和完善建筑工程質量。下面文章重點以后澆帶施工技術為例,通過分析現階段后澆帶施工技術存在的問題,來改善其施工技術的不足,進而為建筑工程質量提供保障。
關鍵詞: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優化
中圖分類號:TU7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9)19-0161-02
Abstract: As one of the basic projects of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In a sens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service lif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so construction workers mus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through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enhanc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o as to optimiz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post-pouring belt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post-pouring belt at this stage, so as to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it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ost-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城市發展建設過程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離不開建筑工程的建設發展,尤其是在一些發達城市,建筑工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對經濟建設、政治文明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但與此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施工作業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施工作業質量問題頻頻出現。這就要求施工單位及作業人員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實際施工作業過程中增強對質量管理的完善,通過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提高施工作業質量,并能夠利用有效的施工技術措施提升施工作業質量,降低施工作業成本。后澆帶施工作業作為建筑施工作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證建筑工程結構質量及施工進度是極為重要的。
1 后澆帶施工技術概述
1.1 后澆帶施工技術
后澆帶施工技術,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建設中,為了有效避免現澆筑鋼筋混凝土出現各種質量問題,因施工作業具體情況的需求,進行后澆帶施工技術,主要是指底板、梁、墻等部位的施工作業。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在進行建筑工程建設施工作業時,因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溫度、天氣變化等都極易引起混凝土鋼結構的變形或是發生變形等質量問題。這種現象的發生一定程度上不僅僅影響了建筑工程的使用壽命,更加會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在建筑施工作業過程中使用后澆帶施工技術是極為重要的。
1.2 后澆帶施工技術功能特征
隨著我國建筑工程建設的不斷創新與發展,其施工作業中較為普遍的質量問題也會暴露的越來越多,如施工作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變形、裂縫等問題。針對此問題的出現作為管理者必須明確發生該事故的原因,并通過對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合理規范進行不同程度上的質量控制,此時后澆帶施工技術就尤為重要。下面則針對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功能特征進行詳細闡述:
一是解決沉降差問題。在高層建筑施工作業中,因建筑結構在設計期間有時會缺乏一定的實踐性,這就導致實際施工作業過程中施工設計難以在現實施工作業中加以呈現,這就會出現沉降問題,此時采取后澆帶施工技術措施,便可以有效解決該問題的發生,甚至可以通過針對性的澆灌彌補高低層之間存在的重要問題。
二是降低溫度變化的影響而出現混凝土收縮。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混凝土在澆筑完成后,一般情況下會放置一段時間才能充分得以使用。但是在這段時間內混凝土也是最易受到溫度變化的影響出現變形情況,甚至是收縮現象。所以需要提醒施工作業人員在進行混凝土施工作業完成后,要在規定范圍內對混凝土加以保護,因溫度變化導致混凝土變形的發生則需要針對不用的變形程度,合理選擇后澆帶施工工藝,使得整體上確保施工作業的質量安全,并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作業成本。 2 建筑工程中后澆帶施工技術分析
2.1 材料和時間選擇
材料和時間對于后澆帶施工技術而言是極為重要的。尤其是在后澆帶施工作業前必須對施工作業現場進行合理清潔,確保后澆帶施工環境是干凈整潔且干燥的,同時確保后澆帶兩側的施工作業部件其表明細潤度超過24小時以上。此外,在進行后澆帶施工作業時,要選擇較好地施工作業材料進入施工作業現場,嚴禁不合格施工作業材料進入現場。施工作業過程中為了有效確保后澆帶施工作業的質量要求,可以嘗試在混凝土施工作業中加入一定量的減水劑,這樣能夠很好地確?;炷翑嚢琛⑴浔鹊暮侠硇?。從某種角度上來講,施工中裙樓和建筑主體是作為同一主體進行同時施工作業的,但是兩者在施工作業過程中確實存在一定差異性。作為施工作業人員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增強對其了解,以便更好地進行后澆帶施工作業。
2.2 設置后澆帶
后澆帶作為建筑工程中最為基礎的施工,在施工作業期間如何進行有效地后澆帶設置則是施工人員必須注意的重點問題。因為建筑主體與裙房之間的后澆帶施工作業并不是完成相同的。所以作為施工技術人員要從實際施工作業環境出發,進行合理選擇。針對不同時期和不同施工作業流程進行合理設置。
2.3 后澆帶施工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在進行后澆帶施工作業時必須明確施工位置以及施工作業流程,通過優化施工作業來改善施工作業質量。一般情況下后澆帶施工作業在100米范圍內即可改善因溫度變化而引起的混凝土收縮變形等現象,接縫的主要方式是由施工作業環境所決定。
2.4 混凝土澆筑
在澆筑混凝土的時候,要按照施工方案以及規范要求來確定澆筑厚度,避免較大的澆筑厚度造成側向部位的壓力增大,導致整體混凝土結構的尺寸出現失誤。在澆筑的時候要進行及時的振搗,另外為了避免在振搗混凝土的時候造成水泥漿的流失,要將模板與振搗器的距離限制在一定范圍內,保證混凝土澆筑的質量。
2.5 后澆帶施工質量控制手段
保證混凝土材料質量。依據建筑工程結構實際情況,對混凝土材料進行選擇,添加膨脹劑或者減水劑應當保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滿足制定標準,同時對混凝土攪拌時間予以適當延長。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當結合設計施工方案開展澆筑,同時結合規范標準開展振搗密實。對后澆帶澆筑偏差開展科學調節。
3 后澆帶現場施工技術的優化措施
3.1 留設后澆帶時未考慮底板鋼筋保護層混凝土的斷開優化
針對底板施工作業與預留后澆帶位置的空隙,作為施工技術人員必須清楚了解模板與保護層之間的距離,經過測量及計算在其混凝土距離合適的位置進行斷開。然后在混凝土扎板上進行合理部位的鋼筋固定,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確保鋼結構的質量,同時可以減少混凝土施工作業不必要的工序流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質量。
3.2 止水鋼板的設置以及在止水鋼板處上下混凝土的斷開優化
底板鋼筋安裝完畢以后就進行止水鋼板等工序的施工,事先預制一定高度的混凝土支座(與結構混凝土標號一致),下端為混凝土墊塊上端預埋短鋼筋作為固定止水鋼板的焊點。在底部鋼筋綁扎好之后將止水鋼板支座的混凝土端綁扎固定在底板鋼筋上。支座安放間距視實際情況而定以保證能固定止水鋼板即可,固定好支座后在支座上沿止水鋼板方向綁扎密目鋼絲網作為止水鋼板下部混凝土斷開的設置,隨后焊接止水鋼板,在合適的位置焊接鋼筋樁用于綁扎密目鋼絲網,鋼筋樁應該與上部鋼筋等高。最后綁扎上部鋼筋,在上部鋼筋面以上混凝土斷開處綁扎與鋼筋保護層等高的木方條。
3.3 接觸面鑿毛處理施工工藝
在建筑工程施工作業中,待混凝土施工作業完成后在初凝階段,可以通過有效的施工作業措施加以處理干凈,此時則可以采取鋼刷針對表明進行處理,這樣能夠使得混凝土表明出現鑿毛的現象,然后用清水擦洗管徑,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想在混凝土表明形成一層鑿毛,這樣在進行現場施工作業混凝土配比時就可以清晰找到相應地位置,很容易在出現沉降后對其進行后澆筑的處理。在其保護層中形成一定程度的保護膜。在澆筑完成后可以通過木板的方式來完成對后澆帶位置的密封處理,防止灰塵進入,最終影響質量。
傳統做法中鑿毛是將所有舊混凝土表面全部剔除,混凝土沒有松動的或沒有嚴重污染的只需要鑿毛即可滿足受力要求,因為后澆帶的封閉一般是在主體結構封頂之后,此時對于混凝土雖然已終凝,如果不是松動或者污染不會影響接觸面的受力。優化做法中不僅質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時省去了后期清理鑿毛的施工,明顯節約工期與成本。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在建筑工程建設施工作業中,由于國民經濟的不斷創新與發展。很大程度上對于建筑工程而言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建筑工程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就必須增強施工作業質量控制,通過合理化的解決措施來解決施工作業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同時,還要求施工技術人員可以不斷學習和創新施工技術的先進性,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確保后澆帶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建設中的質量。真正意義上推動建筑工程的建設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建,王傳亮.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探析[J].江西建材,2014,27(18):42.
[2]朱炳芳.高層建筑鋼筋混凝土的后澆帶設置與施工技術[J].工程技術研究,2018,40(2):87-88.
[3]余瓊,等.舊混凝土與新混凝土結合的抗剪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0,26(4):47-50.
[4]郭玉龍.后澆帶施工技術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29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