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高校體育教學中籃球體能訓練的技巧與方法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籃球作為當今非常熱門的體育項目之一,受到了全世界各大國家的廣泛歡迎,在我國也對籃球項目的教育加以重視,籃球項目在高校體育選項課中是一門熱門課。通過籃球運動,能夠提高人的體能、力量、身體協調能力及協作能力,進而做好籃球教學工作,可以提高高校生的身體素質。本文就是對高校體育教學中籃球體能訓練方面做出的簡要分析,以及提出一些改進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體育  籃球  體能訓練
  中圖分類號:G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b)-0029-02
  籃球運動是一種能夠提高身體素質的球類運動,因為在運動中需要有較強的身體對抗能力、彈跳能力、耐力等,因此想要提高籃球水平,還需要從籃球體能訓練提高身體素質做起。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籃球體能訓練的訓練效果,就是體育教育工作者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
  1  高校體育教學中籃球體能訓練中的問題
  1.1 影響體能訓練的身體因素
  籃球是一種身體對抗強度較大的運動,在籃球運動中是對運動員體能、力量、籃球技能的考驗,所以想要提高籃球水平,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是重要的基礎。但是我國對于國民身體素質的提高工作是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在高校體育籃球教學中,多數非體育專業的學生,平時缺乏相關的體能訓練,因此身體素質較差,并且學生掌握的籃球技術水平也參差不齊。在進行籃球體能訓練時,因為身體素質不達標,而影響正常體能訓練的問題比較明顯。比較明顯的訓練科目為長跑訓練,在訓練中發現,超過800m距離后,許多學生的奔跑速度出現下降,并且不具備完成全段路程的耐力。在沖刺能力的訓練中發現,較多的學生因為日常生活中運動量不足,導致身體協調性不好。在體能訓練中還發現,因為生長環境的不同,身體素質也有較大差異,來自鄉村的學生,其身體素質往往比來自城市的學生要好。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籃球水平,必須注重學生的體能訓練工作,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1.2 影響體能訓練的心理因素
  在對選修高校體育籃球課程的學生進行的調查中發現,存在學習目的不明確的問題,其中一些學生是因為沒有明確的選課目標,而盲目的選擇了籃球課程,這些學生因為對籃球的認識不夠,不僅缺乏相應的知識,還缺乏對籃球方面的學習熱情。在進行籃球訓練時,因為缺乏籃球基礎、體能不足,容易出現挫敗感,并且因為要從基礎學習,枯燥的基礎練習容易讓學生厭倦,這也是學生缺乏耐心造成的。負面的心理狀態,不能幫助學生學好籃球,并且也不利于開展籃球體能訓練,在教學中,應該優先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態,引導學生提高自信心和耐心,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才能提高籃球體能訓練的教學效果。
  2  提高高校體育教學中籃球體能訓練水平的措施
  2.1 提高身體素質、科學控制訓練量
  在進行籃球體能訓練時,應該將學生根據身體素質水平進行分組,合理的安排每組的訓練內容,避免訓練計劃超出學生的體能強度,超負荷的體能訓練不僅不利于學生的體能提高,還容易讓學生產生學習壓力,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并且因為高強度的訓練,會給人體帶來極大的疲勞感,想要度過疲勞期就需要延長訓練間隔,進而達不到提高學生體能的目的,還會讓學生的體能出現下滑。
  比如:教師可以在進行體能訓練前,對學生進行體能測試,通過耐力、力量、彈跳、爆發力這幾個方面進行測試,耐力和力量方面作為主要的考察點,通過1000~2500m的長跑訓練測試學生的耐力水平,將學生分為3組。將2500m的距離能夠完成,并且速度無嚴重下降的學生分到A組;將1000m的距離能夠完成,速度無嚴重下降,但不能夠完成2500m距離的學生分到B組;將1000m距離完成困難,速度明顯下降的學生分到C組。根據3個組不同的耐力水平制定相應的耐力訓練計劃,這樣可以科學有效的提高學生整體耐力水平,在保持A組學生耐力水平的前提下,增加技能和力量的訓練;制定相應訓練計劃提高B組和C組學生的耐力水平。
  在進行力量訓練時,對學生力量進行測試,根據不同的力量水平制定相應的力量訓練計劃。在力量測試時,應該加入對學生身高、骨量的評估,進而預測學生力量的提升空間,保證力量訓練不會對學生帶來傷害。力量的訓練就是大量的無氧訓練,訓練目的是增加學生的肌肉群,減少學生的多余脂肪。通常依靠俯臥撐、引體向上、杠鈴、仰臥起坐等方式,增加學生的胸大肌、背闊肌、肱三頭肌等肌肉量。在進行訓練時,教師還應該進行呼吸方式的教學,讓學生在訓練中養成正確的呼吸方式。力量訓練應該根據肌肉訓練位置進行劃分,例如第一天在進行胸大肌方面的訓練后,第二天應選擇其他部位的肌肉進行訓練,這樣有效分配訓練內容,可以讓身體各部位肌肉得到輪流的休息。通常力量訓練不應超過4d,在進行4d的力量訓練后,應該讓學生進行低強度的有氧訓練。有氧訓練和無氧訓練的搭配,有助于學生體能的提升和恢復,也能避免過度力量訓練造成身材比例失衡。
  在進行彈跳訓練時,應該制定科學的訓練順序,應該讓學生做好充分的熱身準備,再通過半蹲跳、腳尖跳、縱跳等訓練方式,提高學生的彈跳能力。在進行半蹲跳時,需要學生保證蹲跳的方向為垂直方向,向上起跳高度根據學生不同的彈跳力,制定15~23cm的高度標準。在進行腳尖跳訓練時,應該保證學生的腳跟不著地,并且膝關節和腳踝不可彎曲,保證只有腳趾部分與地面接觸,腳趾用提下壓,完成起跳動作,通過腳尖達到快速彈跳的目的,腳尖跳的彈跳高度以2~3cm為宜??v跳訓練需要用到的關節部位為腳趾和腳踝,與腳尖跳大致相同,在進行彈跳訓練時,要保證膝關節不動,只通過腳趾和腳踝的施力來完成起跳。彈跳訓練可以提高學生腿部的柔韌性,但訓練量不宜過大,訓練次數也不宜過多,應保持兩節彈跳訓練中間間隔一天休息的訓練頻率。這樣可以防止學生的腿部關節出現勞損,讓腿部肌肉群得到恢復。
  2.2 改善心理狀態、增加耐性訓練
  在體能訓練中可以加入對學生心理狀態的輔導,提高學生的耐受力,例如在籃球體能訓練中加入游泳訓練,不僅可以加強學生的心肺能力,提高學生的耐力,還可以讓缺乏勇氣的學生克服自己的畏懼心理,增強學生的信心。在訓練中讓學生適應水中的環境,克服對水的恐懼,在訓練時對學生加以鼓勵,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在進行耐力訓練時,教練也應該多多加以鼓勵,在籃球體能訓練中,教師應該對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一視同仁,積極鼓勵學生,應該客觀的看待每個學生的表現,即便是基礎水平差的學生,只要有顯著進步,也應該加以表揚,讓學生感受到別人對自己努力的認可,進而更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體育教學中籃球體能訓練需要優先掌握學生的身體水平,根據學生的身體條件科學合理的制定籃球體能訓練計劃,保證身體健康的前提下,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并且注意對學生心理狀態的輔導,從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提升,最終達到提高我國高校籃球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張柏銘.高校體育教學中籃球體能訓練中的技巧與方法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3(34):17-18.
  [2] 張冬梅.為高校體育教學中籃球體能訓練提供新思路——評《體育教學方法選用技巧與案例》[J].新聞與寫作,2016(10):134.
  [3] 李鐵心.對高校體能訓練優化措施的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1(20):159-160.
  [4] 楊文明.高校體育教學中籃球體能訓練中的技巧與方法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5(36):64,6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701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