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學生的各階段學習中,初中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它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今后的高中學習奠定重要的基礎。在眾多的學科中,初中數學是教學的難點。因此,初中教師要想保證初中數學的良好課堂效果,就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合理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讓學生真正地理解解題思路,從而更好地學習數學這門課程。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數學思想方法;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105-02
引言
隨著教學進程化的加快,各學科的教學模式也都發生了一定的變革。特別是對于數學這種有難度的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把課堂還給學生。但是從現今的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來看,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還沒有找到科學的學習方法,致使學習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要改變原有的教師解題,學生記筆記的習慣,更要善于引入數學思想方法,發揮出教師的輔助作用,讓學生真正獲得解題技巧。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現狀原因探析
1.初中數學教學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現狀研究。
回顧我國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主要采用的是教師講授和學生接受的模式,它強調的是教師的主導地位。其實對數學基礎進行深入分析的話,就會發現其中隱含著很多的數學思想方法。但是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多數采用的是直接引出結論,然后向學生展示解題過程,讓學生記憶公式的方式,從而達到會解題的目的。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形成一定的思維模式,也就是在解題的時候,在哪一步應該套用哪個公式定理,并不需要深入的研究理解。這樣學生就失去了自主式探究學習的樂趣,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思想的僵化,數學分析的能力自然而然就下降了。
2.初中數學教學缺乏數學思想方法運用的原因分析。
在現今的教學背景下,很多教師注重應試教育下學生的知識獲取,而忽略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在數學教學中,這種現象很是明顯。部分教師注重的是解題技巧的教授和講解,讓學生在技巧的運用中,善用公式和定理解題,這樣學生的數學素質自然缺乏。另一個原因就在于教師強調教學結果,而忽視了教學的過程。比如在講授等腰三角形的時候,三角形底邊上的垂直平分線到兩腰的距離相等。教師通常情況下會直接告訴學生這個定理,讓學生記憶下來然后進行使用,也就導致了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實這時候教師應該善用數學思想方法,進行教學模型的演示,讓學生自己去找到答案。
二、初中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的原則
1.化隱為顯原則。
數學這門學科歸屬的是理科的范疇,它所涉及的理科知識是十分復雜的。因此要求學生要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學生們不能主動地去探求數學思想,那么就很難學習到比較深層次的內涵。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遵循化隱為顯的原則,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深度挖掘。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要求學生在理解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把隱藏在理論知識背后的思想認識研究出來。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還可以切實有效地讓學生參與到數學思想的交流與運用中來。
2.循序漸進的原則。
良好地運用數學思想方法是一個比較艱難的過程,他需要學生先初步理解理論知識,進而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事物的聯系與分析。這個過程是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進行的,只有通過反復的研究,由淺入深,才可能領會到數學思想的真諦。在進行數學學科教學時,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任務和目標。也就要求教師必須根據各層次知識結構的特點,運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將教學內容與數學思想方法有序地結合起來,從而實現數學學科的教學意義。
三、數學思想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
1.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進行滲透。
在現階段的教育領域當中,多媒體教學手段逐漸滲透了進來,它的有效利用為創新型課堂教學提供了良好的載體。所以說,在日常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使課堂變得生動形象,從而促進數學思想方法的科學滲透。比如在講解“軸對稱”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課前準備好相關的軸對稱物體的資料,然后在課上通過多媒體以視頻和圖片的方式展現出來。比如現實生活中的對稱建筑物,還有剪紙、葉子等等。另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借助多媒體進行實例的查找,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興趣和思維能力。
2.在探究活動中,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初中生正處在一個學習的轉型期,他們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因此可能一時無法適應初中的快節奏的上課和學習模式。這可能會使得學生無法立刻領會教師所講的內容,甚至引起課堂教學效果的不明顯。而探究式的教學活動,是在教師的帶領下,運用數學的思想方法,讓學生主動去探索知識的重難點。它不僅能夠開發學生的潛能,還能培養學生的智力,能夠讓學生快速掌握課堂所學的知識。比如在教授“旋轉”這一章的時候,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可以恰當的舉出一些生活當中的例子,比如汽車輪子,鐘表的指針,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找出這些物體的運動規律,從而理解知識。
3.在合作學習理念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方法涵蓋教和學兩方面內容,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學生性格特點、學習規律,設計自己的教學思路。如在講授“平面幾何”時,要學會利用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現象去解釋一個概念,并將學過的知識和概念進行總結。如何利用學生身邊的現象引出幾何構造圖形,這些都必須和學生的生活中的實際相結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學生通過合作性的討論,從而使得對幾何圖形的認識變得更加具體化,有利于學習成績的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在數學教學中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它不僅僅代表著數學學科教學的進步,也是發展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因此,要求教師在熟練掌握數學思想方法的前提下,堅持合理有序的原則,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進行科學的滲透。以此發揮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加強他們的思想認識,幫助學生打下牢固的數學基礎,并促進數學學科的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曹效林.數學思想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2(01).
[2]吳銳波.探究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數學思想方法[J].新課程(中學),2015(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5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