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崗敬業、為人師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我參加教學工作已經33年了,教育是教書育人的事業,作為教師的我,在這個特殊的職業中,直接肩負著培養下一代健康成長的歷史重任,因此,師德比其他職業道德,有著更加強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教師形象是每個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先決條件,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教師不斷進取,贏得成功的經驗的方法。
一、愛崗敬業是師德的基石
愛崗敬業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是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基石。對于教師來說,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就是忠誠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社會與人民對教師寄予厚望,因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學生本人和家長對教師也寄予很高的期望。我不能設想一個沒有敬業精神的教師能夠為培養人才的教育工作盡心盡力,所以只有教師具備了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才會在教育實踐中,全身心投入,潛心鉆研業務,努力掌握現代科學理論知識,廣泛搜集最新教育信息,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同時有了對事業熱愛之心,就會甘于平凡,為人民的教育事業默默奉獻,在平凡的三尺講臺上奉獻自己的才智和畢生的精力。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還是品德。教師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價值觀都會影響到學生的成長。要當好一名教師,就要愛崗敬業,熱愛學生,愛得專心致志,愛得無私無畏! 熱愛學生是師德教育的核心。所以愛崗敬業是師德的基石。
二、熱愛學生是師德的核心
一個人最崇高的愛是愛別人,一個教師最崇高的愛是全心去愛每一個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也是對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重要標志。許多教育家都指出,沒有對學生的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愛是教育學生的前提。所以教師要真心實意關心學生,充分尊重、信任學生,嚴格要求學生,教師只有內心充滿對學生的愛和尊重,才會事事從學生的利益出發,處處為學生著想,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在他們取得點滴成績時投去贊許的眼光,同時教師的愛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是增強師生關系的潤滑劑。作為一名教師,我堅持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平等待人,因材施教,平時注意全面了解學生動態,經常找他們談心,交流思想,增進感情,如果有人因病缺課,我盡力爭取時間給予補課,做他們的良師益友,對后進生,更是對他們循循善誘,做耐心、細致的教育工作,用真誠去感化他們,因此得到了學生的信賴,他們把我當成知心朋友,有什么心事都跟我談。如果我們希望學生成為熱愛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惡行為的真正公民,我就應當真誠地對待他。堅持“三不”。不挖苦學生。當學生做錯事時,我耐心開導,不挖苦、不訓斥,不拿大話威脅恐嚇。首先,我善于在尊重關愛學生的基礎上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其次,我善于在嚴格要求的過程中去體現對學生的尊重友愛,努力創條件,使他們獲得成功。新時代呼喚著高素質、多層次的人才培養,素質教育也呼喚著高尚的師德修養。因此說,熱愛學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基礎。所以熱愛學生是師德的核心。
三、為人師表是師德的靈魂
除了父母,教師是學生相處時間最多,對學生影響最大的人。教師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學生總是以老師作為模仿的對象,老師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都會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留下烙印,對學生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加里寧有這樣一段話:"教師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鏡子前,外面有幾百雙精細的,富于窺伺出教師優點和缺點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斷地盯視著他。"因此,教師必須十分注意自身的修養,嚴格要求自己,把做人與育人統一起來,時時處處做學生的良好榜樣,以大方得體的儀表,穩重端莊的舉止,親切和藹的態度,文明禮貌的語言,嚴謹端裝的行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種無聲無形的教育動力,去感召學生,啟迪學生,最終達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目的。
用愛心去感染學生,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育人的過程首先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我校有一位姓王的老師,她的班上有一個學生非常喜歡打電腦游戲,經常在放學后到游戲機室去打游戲,一打就是幾個小時,不做作業是家常便飯,一上課就打瞌睡。家長見他屢教不改,后來索性不管。但王老師從未放棄對他的教育,經常耐心細致地做他的思想工作。一個周末的晚上,窗外下起滂沱大雨。王老師的孩子正好生病住院,王老師在醫院照顧生病的孩子。晚上十一點多鐘,王老師接到那個學生家長打來的電話,說從放學到現在孩子還未回家。王老師關掉電話,拿起雨傘,不顧病中幼兒的啼哭,加入到尋找學生的行列。風把雨刮得無處不在,雨水順著她的頭發直往下流,但她此刻顧不 了這些,冒著大雨,在雨中找了一個多小時,終于在城區附近的一家小電腦室里找到了那個學生。當她渾身濕透地無言地站在學生面前時,這個學生的心靈受到深深地震撼。他猛地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父母、老師帶來了多么大的麻煩,他是哭著對王老師下決心的。從那以后,那個學生身上的變化看到了教育的力量,看到了師愛的力量。實踐證明,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物質上的給予,而是精神上的哺育。因此為人師表是師德的靈魂。
四、不斷進取是師德的生命
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成為一條常流常新的小溪。高超的學識本領不僅是教師自我完善的基礎,是從事教學工作的保證,還是教師樹立教學威信的源泉。面對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世界,教師不能墨守陳規,固步自封?,F代社會、現代教育的急劇變革向教師提出挑戰,要求教師承擔多重角色,要求教師具有多方面、綜合性的能力,因此,教師應樹立起"終身學習"、"永遠探索"的思想,在教育實踐中,潛心學習理論,運用理論,鉆研業務,掌握現代科學知識,發揚探索和創新精神,為教育事業不斷攀登,終生奮斗。一個教育工作者的我,要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時時以育人者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好自己的人格,處處為人師,要給學生留下心靈美。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79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