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出大千世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剪紙,從何而來
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的祖先通過雕、鏤、剔、刻、剪的技法,在樹葉、布料、皮革等片狀材料上做成物品的剪影,這就是剪紙的雛形。
最早的剪紙作者——周成王
西周時期,周成王想讓自己的弟弟姬虞去唐國當諸侯,于是他將梧桐葉剪成“圭”的字樣贈給了弟弟(“圭”是古代帝王諸侯在重要場合所用的信物),而弟弟就拿著“圭”當了諸侯。這個“剪桐封弟”的故事被司馬遷記錄在《史記》中,從此,從皇室到民間大家都學著做剪紙。
剪紙的發展歷程
在漢代有了紙之后,真正意義上的剪紙開始出現。
南北朝時期,剪紙成了人們逢年過節必備的裝飾品。
唐代時期,許多著名詩人都在詩中提及“剪紙”一事,如杜甫在《彭衙行》寫道:“暖湯濯我足,翦紙招我魂。”
南宋時期,剪紙成為了一種謀生的方式,形形色色的剪紙樣式成為當時的一種時尚風潮。
明清時期,剪紙藝術進入鼎盛時期,就連皇帝大喜之日都要在窗戶上貼滿窗花來討個好彩頭。
龐大的“剪紙家族”
剪紙藝術在中華大地上歷經2000多年,如果你以為它只是紅色的窗花,那一定會被人笑話的。事實上,剪紙主要分為三大家族,它們分別是單色剪紙、彩色剪紙和立體剪紙,三個剪紙家族不同的特點和技藝形成了底蘊深厚的剪紙藝術。
“單色剪紙”家族
【家族成員】折疊剪紙、剪影、撕紙
【成員顏值】單色剪紙只有一種顏色,比如紅色、綠色、黑色、藍色、金色。
“彩色剪紙”家族
【家族成員】點染、套色、分色、填色、木印、噴繪、勾繪和彩編。
【成員顏值】彩色剪紙有多種顏色,色彩豐富,作品栩栩如生。
“立體剪紙”家族
【家族成員】立體單色剪紙、立體彩色剪紙
【成員顏值】立體剪紙不再局限于平面的圖案,而更具立體感,它既可以是一種顏色,也可以由多種顏色組成。
一張紙的華麗變身
紙的質地輕薄,易于剪裁,但也極易損毀,所以剪紙作品無法長久保存。考古學家發現的最早剪紙作品是北朝時期的《對馬團花剪紙》。該剪紙出土于新疆吐魯番火焰山的古墓,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雖然歷史久遠,但這件剪紙作品卻保存完好,而且相當精美。
伴隨著各地文化的不同,剪紙的風格也有了差異。如:新疆剪紙蘊含了少數民族特有的民風民俗,呈現出新疆人民的生活景象。
北方剪紙,呈現的是北方的粗獷與豪放,其代表地區主要有山西、陜西和山東。北方剪紙作品大多樸實無華,蘊含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地域特色。
南方剪紙,以精致見長,其代表地區主要有江蘇、浙江、廣東和福建。南方人喜愛描繪花卉瓜果和蟲魚鳥獸,突出了南方柔美的氣質神韻。
剪紙雖然看起來平淡無奇,其中卻蘊藏著大千世界。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體現,亦是人類的藝術瑰寶,讓我們一起期待它以更精彩的姿態走入每一個人的生活。
巧手剪出中國“福”
“?!弊执碇腋!⒆8?、祈福等吉祥的寓意。為了讓大家都能福氣滿滿,今天我們就一起動手剪一個“福”字吧!在體驗中華文化的同時,寄托一份美好的祝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85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