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瓦斯工作面Y型通風方式下的沿空留巷支護技術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某礦屬于高瓦斯礦井,試驗沿空留巷的Y型通風方式,采用錨索、單體柱加強沿空留巷的支護,并結合頂板爆破卸壓減少巷道礦壓,通過工作面回采期間的觀測發現:該方法有效的解決了巷道變形的問題,并且工作面回采期間瓦斯正常,未出現瓦斯超限報警現象,保證了礦井的安全生產。
關鍵詞:Y型通風;沿空留巷;瓦斯;支護;安全
為井下作業人員提供新鮮空氣,是整個煤礦當中的關鍵環節,所以應該加工作面通風系方式的優化,從設計上改變通風系統存在的問題,提高礦井通風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從而整體提高礦井的安全系數。同時礦井應該加強通風系統的管理,做好礦井通風系統的簡化工作,優化礦井通風系統。該礦井綜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風方式,在回采期間上隅角瓦斯偏高,甚至出現瓦斯超限報警,為了解決回采期間瓦斯大的難題,該礦對其它礦井進行調研,學習瓦斯治理手段,總結本礦瓦斯治理經驗,結合礦井的現有情況,在工作面試驗Y型通風方式,解決瓦斯治理難題。
1 工作面該礦
某礦屬于高瓦斯礦井,主采3#煤層,煤層厚度3.6m-4.5m,煤層平均厚度4.2m;煤層傾角2°-7°,平均傾角5°;煤層煤質偏軟,煤層結構簡單;實測煤體瓦斯含量6m3/t-9m3/t,工作面切眼長191m,走向長度1300m,該工作面原通風方式為雙U型,工作面配風量4300m3/min,工作面回采期間上隅角瓦斯偏大,回采期間瓦斯經常達到0.7%,甚至出現瓦斯報警現象。通過調研其它礦井的瓦斯治理模式,并與礦井的具體情況結合,在工作面試驗Y型通風,解決工作面回采期間瓦斯大的難題。
2 Y型通風
工作面采用雙U型通風方式時,工作面配風量4300m3/min時,瓦斯濃度最大可達0.96%,回風瓦斯濃度基本在0.7%以上,限制了礦井的正常生產。為此礦井將工作面U型通風方式調整為“兩進一回”Y型通風,工作面通過膠帶運輸巷和輔助進風巷進風,通過沿空留巷回風。
3 沿空留巷管理
工作面采用Y型通風方式后,沿空留巷作為工作面回風,應加強管理,加強支護,減小巷道變形。
3.1 頂板爆破卸壓
該工作面直接頂板為泥巖,厚度6m左右,老頂為粉砂巖,厚度13m左右。該工作面通過頂板爆破卸壓的方法在沿空留巷上部爆破,將頂板通過爆破斷裂分開,減少頂板對沿空留巷的集中應力,減小沿空留巷形變。
通過對其它礦井的調研,確定頂板的切頂高度為20m。為了爆破期間方便合理裝藥,炮眼施工傾角為60°,施工單排炮眼,孔間距2m,在頂板施工炮眼,炮眼深度23m,裝藥長度13m,炮泥長度10m,將頂板進行預裂,減少頂板整體對沿空留巷的效應。通過爆破斷頂卸壓后,沿空留巷上部形成倒臺階狀的懸臂梁,從而減小巷道的維護工作。
3.2 錨索加強支護
為了保證沿空留巷頂板的穩定性,防止由于爆破造成直接頂破碎引起的支護強度減弱,在頂板爆破斷頂前需對巷道進行加強支護。在巷道內每2m施工一根錨索,錨索長度6.3m,承載應力不低于600kN。
3.3 單體柱補強支護
本次單體柱補強支護共分兩種,一種超前工作面的補強支護,一種滯后工作面的補強支護。
根據對該工作面礦壓分析,在超前工作面50m范圍內施工兩排單體柱,單體柱間距1m,并結合π型鋼梁支護。
在工作面推過的沿空留巷內每間隔1m施工一根單體柱,單體柱盡可能補強在錨索托盤處,以增加支護強度。為防止巷道變形造成點柱傾倒,給點柱穿鐵鞋。點柱間用繩索進行聯鎖,防止單體柱出現側倒傷人現象。
4 沿空留巷支護效果
該工作面施工的聯絡巷間距為130m,服務工作面時間較短,且采用頂板爆破卸壓的方式減少礦山壓力對沿空留巷的影響,并采用錨索和點柱對巷道進行加強支護工作。當工作面頂板垮落后,工作的應力重新分布,頂板爆破卸壓技術將大面積對沿空留巷的作用力分解,致使沿空留巷受到的壓力變小,但是工作面仍然受礦山壓力影響,為此加強支護,減少巷道變形,保證工作面回風巷道通風斷面,保障工作面通風系統的穩定。
5 瓦斯治理效果
工作面通風方式由雙U型號通風系統調整為Y型通風系統,工作面風量降低為3100m3/min,其中膠帶運輸巷的風量為2500m3/min,輔助運輸巷的風量為600m3/min,工作面正?;夭善陂g,回風巷的瓦斯濃度保持在0.5%左右,未發生瓦斯超限報警現象。在后期對Y型通風系統的不斷完善,以及簡化工作面的通風系統,將工作面的風量降低至2300m3/min,工作面瓦斯無較大變化,工作面可以正常生產,未發生瓦斯超限等問題。
6 總結
工作面通風方式調整為Y型通風后,需保證回風系統的暢通,為此采取了頂板爆破卸壓、錨索加強支護和單體柱補強支護的方式,有效的減小了沿空留巷的形變,保證工作面回風系統的通常,進而保證了通風系統的可靠。
通風管理工作作為礦井安全保證的基礎工作,應該力爭“走出去,引進來”,學習好的瓦斯治理經驗,并結合礦井的瓦斯治理模式,有效結合。通風管理部門應該對瓦斯治理工作提前布局,不可等工作面回采后發現瓦斯大再治理,往往限制了瓦斯治理手段的實施,且不能保證安全。礦井通風管理部門從工作面的設計階段需充分重視瓦斯治理工作,考慮瓦斯治理方法,在巷道斷面的設計、巷道維護、工作面的圈成時間等方面充分考慮,形成一套完善的、可靠的、有效的瓦斯治理方法。
作者簡介:
白樹源(1975- ),男,山西省靈石縣人,工程師,研究方向:采礦安全方向。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3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