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背景下軟件工程專業教學改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大數據是目前比較關注的話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大大提高了人們分析數據、處理數據的能力,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便捷是有目共睹的。大數據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綜合素質高的軟件工程專業人才的支持,在大數據背景下,為了能夠培養更多高素質的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就需要對軟件工程專業教學進行改革創新,這也同樣適應軟件工程專業的發展方向。本文對大數據背景下軟件工程專業的教學改革提出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軟件工程;教學改革
1概述大數據時代
隨著新型網絡技術的不斷涌現和快速發展,計算機科技的進程也得到大跨步的發展,大數據時代對現下人們的生活、工作以及學習等產生的影響逐漸深入。大數據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不僅為我國計算機行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為課程教學的改革提供了可能,其中以軟件工程專業表現得最為明顯。通常情況下,大數據被用來統計網絡中海量的數據,但隨著GFS、Hadoop等基礎架構的發布,大數據更多被運用于描述數據的處理速度。現階段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數據的應用,對教學來說,大量的網絡數據支持,不僅能為課程的開展減輕壓力,也能夠使得教學手段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在為企業及各類組織機構帶來多種機遇的同時,也為其帶來了諸多的挑戰。具體來說,大數據使得人們可以更便捷、及時地獲取各種所需資源,對于企業的穩定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促使相應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大幅度提升,推進了社會的改革進程以及創新發展進程,卻也使得企業及各相關組織機構在發展的過程中,所需要面對的人才方面的挑戰越來越多,所承受各種戰略帶來的不良影響越來越大。大數據時代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是共存的,只有不斷探索創新出多條合理、科學的發展途徑,才能保證軟件工程的健康發展[1]。
2大數據背景下軟件工程專業課程教學現狀
軟件工程專業課程教學的核心,在于培養一批批掌握專業網絡數據知識的人才,隨著基礎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各界對軟件工程專業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現有軟件工程專業課程教學所使用的教材,與大數據背景貼合的不夠緊密,也不能做到準確體現行業的技術特點。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軟件工程專業課程教學應與社會的實際需求緊密結合,摒棄現有教材中的老舊、過時部分,并應用適當的互聯網大數據手段,為枯燥的課程教學增添更多的趣味。現階段軟件工程教學的教師隊伍,大部分人并不具備極高的專業技能水平,他們普遍依靠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向學生傳授知識。
3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軟件工程專業教學改革建議
3.1不斷創新人才培養目標
大數據背景下的軟件工程專業教育應該滿足軟件行業和大數據行業的雙重需求,重視大數據體系的構建,調整人才培養方案。目前,基于Apache的Hadoop生態體系是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國內外知名互聯網公司采用的大數據平臺,軟件工程專業應在原有課程體系和資源基礎上引入Hadoop生態系統中應用極廣的HBase、Zookeeper、Hive、數據交換、大數據查詢和大數據項目實踐等關鍵技術和課程。并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提升教師大數據處理的動手能力,改進教學流程和方法,優化實踐環境,以此來滿足大數據背景下對軟件人才培養的需求[2]。
3.2提高教育工作者綜合素質
大數據時代,培養大數據軟件工程專業人才需要具有創新型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大數據背景下要求教師不但要熟練掌握軟件工程專業相關知識,還必須深諳大數據處理的技術,能夠將大數據和軟件工程專業教育結合起來,利用大數據技術,改變教學理念,調整教學思路。隨著大數據教育在我國的發展,不斷提高相關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具體可實施“校內培養、校外引進、自我提升”等舉措,選派優秀教師到相關高校進行學習、到相關企業進行實踐交流,以便讓教師充分掌握大數據的理論知識、提高實踐能力和了解企業對大數據相關的軟件人才的需求;外聘經驗豐富的大數據方向的工程師,優化師資結構[3]。
3.3不斷改革教學方法
大數據時代,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大數據知識剖析學生各方面的信息,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態度、軟件開發水平和對知識的認知能力等情況。教學方法大數據化的優勢在于教師可以利用這種方式幫助學生制定長遠的學習規劃,保證學生教學環節中的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激發學生的鉆研欲望。教學過程中,引入新的教學方法,選取翻轉課堂、微課程、以學定教等手段,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個性化學習、碎片化學習、協作學習、及時反饋,優化教學流程。考核不唯分數,多元評價,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4]。
3.4構建大數據實訓教學體系
要重視實訓體系和實訓平臺的重構,因為對于軟件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說,提高編程水平是最為重要的,上機實訓也是不容忽視的。大數據背景下的軟件工程除了要有傳統實訓環境外,還要搭建與大數據配套的實驗平臺和實踐基地。在具體的實訓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使學生把相關的大數據關鍵技術和流程熟練掌握好,還要對相關技術問題進行講解,鼓勵學生認真分析問題并引導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實訓項目要結合真實的企業案例,訓練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應尋求合作伙伴,與企業共建實訓基地,建立協同創新理念,激發學生和自主創新的動力,挖掘學生的潛力和特長[5]。
3.5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對于每個學生來說,學習內容和方法都是教師按課程標準預定好了的,學習環境和目標都是一樣的,學生學習缺乏個性化和主動性。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改變了過去比較單一的教學模式,教育更具針對性和個性化,對軟件工程專業教育影響更大,因為軟件工程專業知識面廣,發展方向多,更需個性化的學習,更要強調個性化差異化成長。大數據背景下,軟件工程教育要以學生為核心,推行大數據分析下的個性化發展和學習,采取大數據技術深入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狀,預測他們專業發展方向,有針對性地推送專業資源,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發展學生的個性化特質,提升學生的專業水準和實踐能力[6]。
參考文獻
[1]張偉華,王海英.大數據背景下軟件工程課程教學改革[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7(19).
[2]大數據背景下軟件工程專業教學改革探析
[3]吳育進.芻議大數據時代下軟件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的方法[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8(05).
[4]陳思.大數據時代下軟件工程教學改革措施[J].數碼世界,2019(04).
[5]趙安平,李明勇.大數據時代軟件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7(12).
[6]徐完平.大數據背景下軟件工程專業教學模式的思考[J].福建電腦,2017(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9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