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提高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的有效途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進步,現代化科技已經逐漸應用到企業生產制造中,我國大部分企業已經基本實現生產制造自動化。對于在維持我國生產企業的穩定性方面機械的設計與制造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當然從長遠發展來看實現機械的自動化才是企業想要實現效率最大化的必由之路。機械自動化領域的發展呈現出幾何式增長,其受到多方面的因素,所以,應該切實提升此行業的發展技術。
關鍵詞:機械設計;自動化
1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現狀分析
1.1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概述
機械設計生產是隨著科技的進步應時而生的,其任務就是針對各種類型的工業裝備及機電產品進行分析創新,并實施管控。機械自動化使得生產不再受到時間的限制,大大提高了生產力,彌補了人工生產的種種不足之處。但是,對于機械設計制造的發展漸漸成為一門綜合性較高的學科之后,也給其自身所賦予的責任越來越大。在現代各科融合的大背景下,漸漸成為一個完整的技術體系。在機械自動化領域中,會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很多的變化,現代化產品能夠改變我們的生活。
1.2機械制造自動化的優勢分析和思考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在實際應用中的優勢也變得更加突出。與以往相比,人們對機械設計制造的要求越高,那么對技術寄予的期望也越大。在自動化控制領域,期望能盡可能的彌補人工所帶來的時間和精度問題。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與傳統的機械制造相比,減少了設備發生故障后等待維修及維修所需的時間。因為機器設計建造和其自我檢查具有自動化的特色,以此能夠及時找出問題,并得到解決,從而增強了機器的安全性、可靠度,避免了故障的發生。再者,操作方法簡單易行,有助于提高操作,人員的效率,也是機械自動化設計的-大特點,同時還具有一個應用覆蓋面廣泛,滿足各類需求的特點。
1.3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原則性
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的需求,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在進行工作時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要遵循信息交互轉換的原則,即不但要滿足社會的需求,還要能夠將信息和能量進行相互轉化。只有這樣才能使得產品和技術能夠合二為一,形成一個相對完善的自動化體系。而且在發展中只有堅持不斷地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自身所具有的優勢。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創新對于占有市場而言至關重要。因此,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必須結合先進的科學技術,來不斷創新、改進,以更加滿足市場需求。
2提高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有效途徑分析
在明確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現狀后,開展提高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有效途徑探究,主要可以將提高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有效途徑總結為:
2.1使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
然而社會的進步所依賴的不僅僅是自身行業的技術發展,其他領域的科技進步也是一個重要的前進標識。計算機.技術的革命對于機械設計自動化來說無疑是支撐其發展的重要技術革命。而我們說出的機械設計與制造行業無疑在各個環節的運用都能得到極大的便捷性。因此我們的工作在未來更具目標性和創新性。同時計算機技術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技術的結合應用,可以使得技術人員在應用技術的過程中有效的實現了資源的共享。因此將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應用于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技術改革中,可以有效的提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技術應用水平。
2.2融入環保理念
環保意識一.直是各行各業所重視的思想觀念。在各行各業發展的同時,機械設計與制造領域也得到了對應的啟示。人們在設計和踐行自動化理念的同時,為了行業的長足發展,試圖把環保理念融入進去。這在先進的機械設計制造領域得到了普遍的共識。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并且盡可能的使用可再生資源和環境友好型資源進行發展,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的改革和提升的重要方向。
2.3保持良好的競爭理念
社會對于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技術的應用的需求度在不斷的增加的同時,對于技術的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升,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機械工程開展企業也在逐步的興起,在這種大背景下,機械工程企業間存在的競爭狀況也在不斷的加劇。將良好的競爭理念應用于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技術改革中,可以促使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不斷的被完善,實現了技術良好提升。開展提高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有效途徑探究,主要可以將提高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有效途徑總結為:將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應用于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技術改革中、將先進的環保理念應用于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技術改革中、將良好的競爭理念應用于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技術改革中。只有從技術上和理念上雙方面進行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改革,才能夠真正實現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水平的全面提升。
3總結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作為當前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推動力量,先進的生產工藝以及技能要求將會大大提升制造生產效率,并在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下降低人力資源的消耗,對此,應重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以不斷提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發展水平,實現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環保性、可靠性與科學性。
參考文獻
[1]周凱.數控系統體系結構研究[J].中國機械工程,2002,13(5):406-409.
[2]楊曉京,陳子辰.微機數控系統開發體系結構的研究[J].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2003(5):29-32.
[3]楊曉京,張仲彥,李浙昆,等.幾種開放式微機數控系統比較[J].制造自動化,2002,24(1):18-21.
[4]龍佑喜,朱春光,盛德軍.開放式數控系統技術研究與實現[J].兵工自動化,2003,22(1):29-31.
[5]譚平,韓紅,何凱,等.NC 嵌入 PC 型開放式網絡化數控系統的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7(2):144-147.
[6]林勝.網絡化數控技術現狀和發展[J].航空制造技術,2003(8):22-25.
[7]陳吉紅.新一代網絡化、開放式數控系統及應用[J].數控與軟件,2004(3):78-81.
[8]韓清凱,鄧慶緒,聞邦椿.嵌入式技術應用:大型裝備的智能化[J].數字制造科學,2005,3(1):1-17.
[9]張承瑞.嵌入式 Linux 在數控系統中的應用[J].制造自動化,2003,25(2):29-32.
[10]周祖德,劉泉,龍毅宏,等.嵌入式技術與數字制造[J].數字制造科學,2005,3(3):28-37.
作者簡介:張雷(1996.07-),男,江蘇省鹽城市射陽市人,南京工程學院本科生,專業:機械自動化。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06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