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機械運作過程中安全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化工機械是化學生產過程中對機器設備的統一稱謂。在該化學生產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其中的注意事項,這對機械設備和操作人員的安全十分重要?;诖?,文章將針對化工機械運作過程中安全措施進行了簡要分析,以供借鑒。
關鍵詞:化工機械;安全措施;運作過程
1 化工機械安全問題的主要影響因素
1.1 過度變形
過度變形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形式:①膨脹變形。其是在容器管道工作過程中因不可預期壓力的影響造成的;②彎曲、扭曲變形。機械設備中的桿、軸在運轉過程中出現的不規則形變;③外界壓力作用下的變形。由于外界壓力的作用使零部件失去了原有平穩性,導致其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形,無法正常使用。
1.2 過度磨損
機械設備在長時間運行中,零部件之間的磨損會逐漸增大,影響機械設備的精密性,且隨著磨損度的提升,機械設備運行中的振動現象也會逐漸加大,機械之間的連接性能受損,增大設備損耗。
1.3 泄漏
泄漏通常是化學機械中較常出現的一種情況,且其具有高污染、高危險的特征,對于周邊生態環境以及人們的生命安全構成了較大威脅?;瘜W泄漏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由于密封件出現問題造成的泄漏;二是由于機械部分區域出現腐蝕、裂紋等現象,最終造成的化學材料外泄。
1.4 斷裂
化工機械在出現裂縫等破損情況后,由于并未進行及時的處理,導致生產過程中機械裂縫逐漸增大,進而影響零部件的正常使用。斷裂現象的出現會使管道內介質出現噴射情況,引發較為嚴重的安全事故。
2 化工機械安全管理現狀
2.1 機械選型不夠科學
機械選型在整個化工生產中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如果機械選型不合理,則很容易導致生產作業中危險的發生,造成嚴重的損失。不過結合目前化工生產企業的實際情況來看,在機械選型過程中,工作人員往往會根據自身的操作經驗進行化工機械的選擇,并沒有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以及生產要求,這使得機械選型中存在較多問題,機械設備磨損、腐蝕幾率不斷上升,影響了化工機械的使用壽命;機械零部件質量得不到保障,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經常更換的情況,造成資源浪費;機械選型不科學,化學反應不完全或者出現劇烈現象,導致危險事故的發生。為此,相關人員需要加大對機械選型的重視力度,確保其科學性。
2.2 機械調試不夠規范
化工機械在使用前應做好相應的調試工作,以確保自身的安全、穩定運行。如果不能按照具體要求完成調試作業,則會使機械設備在運行中,因溫度過高、壓力過大等不良因素的影響,引發爆炸事故;另外,調試中如果不能對密封器件實行嚴格檢查,很容易出現化學藥品的泄漏,對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此外,在化工機械使用過程中,由于機械設備檢查不到位,維護不及時,也很容易導致危險事故的發生,造成較大的社會影響。
3 化工機械動作過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完善標準化管理機制
?、倨髽I應制定完善的管理流程,明確安全生產和管理的具體要求,確保機械生產的高效性,標準性;②完善管理體系內容,加強管理制度落實效率,開展員工內部培訓,確保操作的規范化、標準化;③做好定期維護檢修工作,制定合理的維護檢修標準,促進機械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各單元機械操作大致相同,所以在制定管理方案時,可直接針對單元操作流程進行管控,以此有效降低故障問題的發生概率。同時加大設備定期檢查監督力度,及時發現機械存在的問題,減少事故的產生。
3.2 加強全體人員的安全管理意識
安全生產一直都是化工企業的宗旨,不過在以往生產作業中,企業對于安全管理重視力度的不足,相應的培訓力度也不大,使得員工自身的安全意識不強,導致生產作業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再加上員工自身專業能力不足,教育程度偏低,在生產過程中經常會存在投機取巧等情況,增加了化工生產的安全隱患。因此,企業有必要加大對安全管理的重視力度,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深化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從而減少生產中各種不良問題的產生,保證化工生產的安全性。再者,企業還應加大安全意識的宣傳力度,讓員工明確掌握機械設備的操作規范,并嚴格按照操作要求開展相應工作?;蛘哌€可以通過安全知識競賽的方式,來加強員工的安全覺悟,實現安全生產目的,以此推動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3.3 建立科學的機械檢查規程
機械的勞損是不可避免的問題,為了能夠及時的發現此類問題,企業應該建立科學的機械檢查規程。對于一些使用周期較短其停置時間較長的機械應該進行開機的檢查,否則此類化工機械在長期的擱置當中會有自然的損耗,因此也極易引發安全事故?;て髽I應重視機械的檢查與定期維護,且要詳細地記錄維修檢查記錄,這樣便于將責任落實到個人。
4 結語
作為化工反應的主要產所—化工機械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只有提高操作人員的專業知識能力,同時建立完善各種相應設備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可以減少設備事故發生的概率,使設備更安全的服務于企業生產。
參考文獻:
[1]薛勇.化工設備安全管理的創新措施探索[J].化工管理,2017(3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0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