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上隅角瓦斯治理技術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上隅角本身也在綜采工作面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重視上隅角的瓦斯治理問題。從長遠發展的過程來看,瓦斯本身也是影響綜采工作面安全回采的重要因素。在實踐的過程中,只有對綜采工作面內部的瓦斯來源進行全面的分析,并在之后提出針對性的治理措施,才能夠有效地解決綜采工作面上隅角內部哦瓦斯濃度,從而確保整個工作面的安全。
  關鍵詞:綜采工作面;上隅角落;瓦斯治理
  隨著煤礦開采的深度不斷地增加,其機械化開采的程度正不斷地提高。因此,研究更加先進的上隅角瓦斯治理技術顯得越來越重要。
  1 引發瓦斯超限的主要因素
  綜采工作面的上隅一角經常會容易出現瓦斯超限的現象。而只有有效地分析瓦斯超限的原因,才能夠在之后運用相關的措施進行解決。
  1.1 風流狀態產生的影響
  如果風流狀態一直發生變化,則容易使得綜采工作面的上隅一角發生瓦斯超限的現象。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綜采工作面上隅一角的風流非常容易變小,如果不加以控制,則容易在局部出現風渦流的現象。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儲存于綜采工作面的瓦斯因為沒有辦法被主要的風流的帶走,所以會使得大量的瓦斯存于上隅一角的區域,如果處理不當則容易出現瓦斯超限的問題,并在之后引發安全事故。
  1.2 上隅角內部壓差產生的影響
  如果上隅角處兩面的壓差會產生變化,則會在之后使得綜采工作面上隅一角出現瓦斯超限的現象。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靜壓、動壓和位壓三種因素一定會形成一種全壓,并直接影響著風流本身的方向和速度[1]。雖然綜采工作面兩側的壓位是相同的,但是風流速度卻明顯不同。一旦風流因此來到此處則非常容易發生轉彎,風流的速度也會因此減小,所以使得兩側的風流速度差變小,甚至在后來形成了紊亂的現象。
  1.3 綜采工作面出現漏風的現象
  一旦所有的綜采工作面完成采集任務之后,采空區的內部會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的瓦斯。如果此時綜采工作面出現漏風的現象,那么那些囤積在采空區域內部的高濃度的瓦斯就會順勢蔓延到上隅角落。最終也就會使得上隅瓦斯出現超限的現象。
  2 實際案例分析
  2.1 某煤礦概況
  某煤礦公司內部的高瓦斯區域位于一個采區的上部,整個工作面的平均走向長度為860m,傾斜長度為160m。該工作面的煤層存賦非常穩定,局部則會因為受到巖漿的侵蝕而變為混合體。整個煤層的厚度介于3.2-7.5m之間,平均哦厚度為4.4m。煤層的傾斜角介于15度-23度,平均的角度為19度。實踐過程中采用長壁后退式的采煤法進行采煤。瓦斯相對涌出量為26.5m3/td,風量則被控制在1230m3/min。
  2.2 上隅瓦斯來源
  從進風巷到回風巷,整個采煤工作面內部瓦斯的濃度會逐步增大。但是,進風處到采煤中部范圍內的瓦斯濃度并沒有很大的變化,但是中部到回風側的瓦斯濃度則會增加的比較快。在靠近回風側30m的位置,瓦斯的濃度會變得較高。工作面內部的煤壁處會因此釋放出瓦斯。從頂部煤炭破碎處和采空區遺留下來的煤炭來看,其涌出的瓦斯會直接涌入上隅角落處,從而使得瓦斯的濃度也變得越來越大,從而直接制約礦井的安全生產。
  3 上隅角落瓦斯治理方案
  3.1 加強通風管理
  如果內部瓦斯的數量多,則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及時增大工作面處的風量,并將其內部的風量直接增加到1500m3/
  min。只要風量在短時間內得以增加,則內部的瓦斯濃度就能夠更好地被稀釋,從而使得瓦斯的濃度得以降低。
  3.2 有效擴大上下出口的通風斷面
  在治理上隅角落的瓦斯需要通過有效地擴大上下出口處的通風斷面,從而使得工作面內部的通風狀況變得更加暢通,降低工作面內部的通風阻力。上隅一角的風量和風俗變得越來越大,使得上隅一角的瓦斯濃度也得以提升。
  3.3 通過在上隅一角埋管來抽放瓦斯
  可以在上隅一角埋入抽采的管路,并注意讓管路沿著底板鋪設。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管路來抽采聚集在袋子內部的瓦斯,從而有效地降低上隅一角填充袋內部的瓦斯濃度,最終也就能夠有效地阻止采空區內部的瓦斯向上隅一角涌出。
  4 治理效果
  通過運用合適的方法對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進行綜合治理,上隅角瓦斯的濃度下降了0.6%,從而更好地保證了煤礦的安全生產。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只需要有效地分析瓦斯的來源,并采用合適的措施來分析治理瓦斯涌出的措施,也就能夠有效地對瓦斯涌出量進行綜合控制,從而保證安全生產更好地得以進行。
  5 結束語
  目前,各個地方的瓦斯爆炸事故都會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影響。綜采工作面的上隅角又是非常容易發生瓦斯積聚的場所。如果不及時對其進行處理就非常容易發生瓦斯爆炸事故。相關人員尤其需要根據操作中的實際情況來合理分析造成綜采面上隅瓦斯積聚的原因,并在之后采用相關的措施來處理上隅角瓦斯積聚的現象。
  參考文獻:
  [1]劉偉洲.煤礦通風綜合技術手冊[M].長春:吉林電子出版社,2017(3):198-203.
  作者簡介:
  焦玉陶(1986- ),2013畢業于太原科技大學礦井通風與安全工程專業,通風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煤礦通風技術管理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38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