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一帶一路”與中國體育產業經濟發展路徑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對中國體育產業目前面臨的困境作了簡要介紹,并對“一帶一路”對中國體育產業帶來的發展機遇以及與體育產業經濟發展的對接路徑作了相關闡述。
  關鍵詞:“一帶一路”;體育產業
  基金項目:2017陜西省體育局課題(編號:17139);2017年咸陽師范學院校級課題(編號:XSYK17045)
  1.新時期中國體育產業發展面臨的困境
  1.1發展方式亟待轉變
  體育產業的發展有很大的轉變,產業增長勢頭強勁,有從數量型轉變為質量型的趨勢,但由于長期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下的慣性使然,中國體育產業依然處在稍低端的數量型的發展階段,主要是由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體育相關企業的數量較少、規模普遍較小,從業體育行業的人員少,且大部分企業專業化、自動化的普及程度較低;二是企業的勞動生產率較低,勞動生產率對產業來說,是衡量一個產業質量水平的關鍵指標,據數據統計顯示,中國體育產業的勞動生產率較低,較我國其他熱門產業存在不小的差距;三是體育企業的利潤率偏低,體育產業的服務性質較強,體育場館、體育用品等企業的利潤率普遍偏低,營業收入較少,這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該產業的發展。
  總體來說,目前我國的體育產業無論在經濟發展方式還是經濟結構的轉變等方面,都應積極地進行大調整以適應新時代下的產業需求。
  1.2 出口受抑亟待轉變
  中國資源優勢明顯,原料成本低且產量充足,長期以來都作為資源消耗型等的發達國家的出口產品供應國,各種體育用品,運動服裝等的出口銷量都處在世界前列,但我國的出口市場基本集中在歐美市場,出口市場結構單一,對歐美市場有較大 的依賴性,極易受到歐美市場的影響,這種市場結構存在著很大的風險,不利于中國體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1.3 空間布局亟待改進
  我國的不同地域經濟發展本就存在一定的差距,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行東部優先開發的國家策略,使不同區域體育產業的發展差距進一步增大,近年來,為縮小東西方的貧富差距,我國實行西部大開發等發展戰略,但由于中西部本身的區域局限性,發展較為緩慢,仍與東方的存在一定差距,“十三五”對于體育產業是一個重要機遇,進一步拉近不同區域的體育產業的差距是重要的努力方向。
  2.“一帶一路”與中國體育產業經濟發展機遇
  2.1 加快產業發展方式轉型升級
  “一帶一路”倡議致力于形成全方位的發展格局,帶動區域經濟的增長,促進體育產業的轉型升級,一方面拓寬市場,致力于市場的全球化,消除對歐美市場的依賴性,消化如今體育產能過剩的現象,推動體育產業的全方位的發展,另一方面對全球資源進行重新配置,推動產業規模的增長,形成新的國際競爭優勢,進入體育產業增長新階段,為體育產業注入新的動力。再一方面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升體育產業的勞動率,實現創新性發展,“一帶一路”西連歐洲,而歐洲是體育產業的發源之地,集中了先進理念、先進技術和優秀體育人才,為我國體育產業開拓新的思路,形成新的理念起到了關鍵的助力作用。
  2.2 激發體育貿易出口發展活力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帶動下,中國對外貿易發展快速,對外貿易額實現爆發式增長,且依然呈現穩定增長的趨勢,此外,對外貿易的結合度成穩固態勢,貿易兩邊的互動頻繁,合作友好,多年來日漸融合,漸漸拓展了合作和廣度與深度,兩邊已經形成緊密的聯系,為我國體育產業的出口貿易奠定了基礎。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實施,我國與貿易國家的日漸緊密,出口貿易的范圍不斷增大,過去單一的區域貿易結構將被改變,加上我國資源優勢明顯,產品比重高,隨多邊貿易合作戰略的進一步達成,使體育產業的出口貿易趨向于多元化,增添新的活力。
  2.3 實現體育產業空間布局優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行區域性發展戰略,體育產業面臨空間布局不平衡,區域貧富存在差距的狀況。“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使我國的體育產業開放性增強,空間布局更加趨向多元化和立體化。對沿線國家來說,與之合作的契合性越來越高,企業對接進一步增強,此外,沿線國家合作機制的緊密性,也成為體育產業空間布局拓展的推動力,打破了我國區域之間的阻隔,同時也為中西部地區搭建了對外開放的平臺。“一帶一路”倡議結合兩個市場,開拓兩種貿易,實現兩邊資源的共享,使中國體育產業的空間布局得到進一步優化。
  3.“一帶一路”與中國體育產業經濟發展對接路徑
  3.1 體育基礎設施投資建設
  我國基礎設施的建設,經多年的積累發展有著突出優勢,一方面,體育基礎設施的發展較為成熟,另一方面,我國的建設經驗和建設水平都有顯著提高,隨著我國公共服務體系日漸完善,我國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具備著開放對外的水平和強大優勢。“一帶一路”經濟發展為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了新的活力與潛力,各沿線國家對服務基礎設施的需求不斷增長,我國可以利用基礎建設的經驗和優勢,對外進行長期合作,實現共贏共同發展。
  3.2 體育用品制造產業承接轉移
  由于與體育產業的規模發展迅速,已經形成具中國特點的產業品牌,同時產業具有強有力的創造力,我國的體育用品產業已經處在世界較高水平,但產能過剩的問題依然存在,“一帶一路”提出優化產業鏈的目標,提高了我國體育產業的勞動率和生產優勢,為實現各國之間體育用品產業的互利協作,實現產業承接轉移打造了良好的基礎。
  3.3 體育賽事產業聯合發展
  競技水平不斷提高,體育賽事產業蓬勃發展,愈加趨向于專業化、市場化。中國對于體育競技十分重視,舉辦體育賽事的影響力位于世界先列,“一帶一路”給沿線各大國家都帶來豐富的體育資源,進一步提高了我國體育賽事產業水平。
  參考文獻:
  [1]姜同仁,張林.“一帶一路”與中國體育產業對接發展路徑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7,34(02):129-139.
  作者簡介:
  王勝起(1986-  ),男,山東濰坊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89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