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互聯網信息化技術發展對物流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現代互聯網信息化技術影響著各行各業,這其中也包括物流行業。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升級與日常生活應用中的普及,物流業能夠將產品與生產、運輸、流通、倉儲、包裝等各個環節串聯起來,信息在將每個環節鏈接在一起相互聯系、資源共享,實現物流業的信息化。環節之間進行信息的互聯互通和共享,進而可以實現對物流行業的信息化。以信息技術發展為主線,將信息技術應用到物流行業中的各個環節,使傳統物流行業發展到現代物流一體化,再應用供應鏈管理。近年來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互聯網信息化技術物流產生了無數變革,由此派生出許許多多的現代物流裝備。
關鍵詞:互聯網信息技術;物流行業
自我國加入WTO以來,越來越多的國外優質產品進入了中國市場,使國內許多產品喪失了品質競爭力。面對與日俱增的強勁競爭對手,國內企業要想在國內市場中占據有利地位,就必須挖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爭取市場競爭優勢。因此,現代企業更多的是專研與本企業的核心業務,將企業產品物流方面的注意力交與供應鏈企業,與他們進行合作簡化企業的進出貨流程,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與此同時,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消費觀念的轉變對企業的物流服務提出了更高的專業要求。物流服務是物流企業發展的核心,隨著物流市場的需求日益增加,客戶對物流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想要適應客戶的需求,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快速的物流服務,就要結合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支撐物流業服務質量的提升。20世紀90年來以來,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為解決智能物流發展面臨的問題和困境創造了新的機遇。
1.傳統物流業發展狀態
1.1我國物流行業發展現狀
傳統企業通常是通過本企業對貨物進行物流自營、商品運輸、和商品存儲,這種運作模式不利于第三方專業的供應鏈物流公司的工作開展,所以供應鏈物流公司對于傳統企業來說是不存在特別的優勢的。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物流公司的企業經營者制定企業發展在此基礎上提出新的前景管理思想和決策方針,以物流服務至上,加強企業員工注重物流服務的質量,物流企業競爭的重點逐漸從成本競爭轉向如何更好地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實現客戶滿意度。隨著國內對于物流需求的增強,許多的物流企業從無到有使之企業規模與經濟實力都得以迅速增長。由于物流服務的廣泛性,客戶的不固定性,導致物流服務大多數比較偏動態化和分散化,而動態和分散因素造成企業供需的不穩定,波動性強,給物流企業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而“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形式下交通不斷完善、技術的日趨更新,而不斷成熟的物聯網技術與交通、物流等領域的深度融合,促進智能物流的飛越式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F代物流即將步入物流互聯網時代也就是物流4.0時代——智能物流時代。本文以探究“互聯網信息化技術”形式下現代物流技術應用和發展為重點,分析在新時代背景下新技術的應用。
1.2傳統物流行業的弊端
一方面,中國物流成本長期居高不下,物流業員工收入水平較低,根據數據顯示,發達國物流成本在物流業銷售額中的比例為9.5%-10%,中國為20%-40%,物流成本在銷售額中所占比例過高,嚴重影響著物流企業的發展速度已經企業物流效率提升。另一方面,受傳統物流業的影響,我國物流業在物聯網信息技術和應用智能化的程度較弱,限制了物流業整體運營效率的提高。因此,中國的物流業有很大的改善和信息化空間。物流經濟對于國家經濟實力的提升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所以維持企業的長期運作也是應對國家經濟穩定發展的方針之一。事實上,在物流業的發展模式中供需雙方的發展保持彼此平衡是物流業發展穩定的保障,所以想要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就要開源節流,創新發展物流業的服務質量與應用。 “補短板”是現今物流業供給側改革的主要路線,只有保證物流業這一“木桶”的每個“木板”都同步增長,彌補缺陷,才能夠真正優化物流系統,國民經濟才能穩固增長。
2.互聯網信息化+物流業,物流信息化的應用
2.1信息化物流業的特點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以及市場需求的持續拉動,物流信息化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與應用,促進著物流產業的智慧升級與發展。在市場經濟與國家政策的推動下,物流業為更多人提供了就業崗位,解決了就業困難人員的生存難題。20世紀90年代以來,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為解決智能物流發展面臨的問題和困境創造了新的機遇與挑戰,人工智能、掃碼運用的普及促使物流業的管理逐漸由傳統經驗人工管理模式向現代技術管理轉化。在物流領域,大數據幫助快遞企業預測運力需求,緩解“雙11”等特殊時期的爆倉問題。信息化科技可以應用在物流業發展各個崗位上,包括個性化、智能車隊管理、信用檔案建設、各部門間的聯合運作、服務區域經濟決策、通過智能學習預測調度未來空車等。未來數據的采集和應用都需要進行動態的分析與優化,同時應用智能化學習記憶的方式,使其應用更加廣泛。
2.2提高物流業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
中國物流業發展的速度超乎了全球物流的發展預想,其中帶來的最嚴峻的問題就是運輸過程中包裹丟失、產品損壞、客戶投訴惡意運送等問題的頻發。隨著物流業發展的興起,物流公司對于人才需求不斷地擴張,但實際上基層從業人員的素質相對較低,這不利于物流業的經濟發展。對此,企業要從根源上解決物流從業人員職業素養過低的現象,針對不同的崗位招聘與之相拼配的員工,以此提升企業專業人士與團隊的能力。一方面企業在招聘初期就應該明確職員的素養,并在此基礎上對于從業人員進行入職培訓,讓從業人員充分的理解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加強自身責任感。另一方面,通過不斷的借鑒發達國家的物流業管理制度進一步的完善企業內部管理方式,增加行業內技術交流與經驗交流的會議,定期請優秀員工在企業內部宣講自己的工作經驗等方式不斷的提醒和警示員工,要對自己的職業保持責任心和熱情,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客戶、服務于社會。物流企業可以通過對員工職業素養的管理升級化來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與經濟效益,讓員工與企業可以從中得以共同進步,實現公司的長遠發展。 2.3現代物流企業向智能化物流方向發展
現代物流企業都在朝向智能化物流方向發展,這是物流互聯網必然要求。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傳統物流業,將實現物流的自動化、可控性、智能化和信息化,為現代物流企業帶來更大的價值,提高資源利用率和附加值。例如,運用傳感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對物流企業貨物倉儲、配送等流程的有效控制;通過物聯網和分銷網絡的應用,構建新的生產企業,分銷企業和消費者的社會化共同分配系統?;ヂ摼W信息技術物流將實現物流業的智能化,產生智能物流。若物流與互聯網不融合,將仍是兩張皮,貼不到一起,那么強行將物流行業加入互聯網信息技術會使物流業的效率降低、經濟也會產生下滑,但事實證明在物流業發展中加入信息化技術對于物流業的發展趨勢是百利而無一害的選擇結果。所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打造智能化物流,使得物流行業做到運籌與優化,發揮物流互聯網的最大價值。
結束語
隨著國內B2C新零售模式的流行與發展,消費者對于物流服務的要求與體驗也在不斷地升級,物流業的管理創新已經成為每個物流公司都在探討的問題,傳統物流業運作模式由于忽視互聯網的作用,所以工作效率低下且客戶反饋效果相對較差。綜上所述,想要在物流業中大力發揮互聯網信息化技術的作用,需要政府、企業、行業協會三方的進一步重視和合作,才能將物流公司運作模式改革迅速提上日程。目前,物流信息化仍存在較大改進空間,在企業的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的信息化、社會物流監管的信息化等方面還存在較大的改進空間。無論是在裝載、交付、倉儲、配送等方面,物流業的發展前景都非常廣闊,也將是智能化的,專注物流業產業鏈結構,使中國物流業信息化,成功由傳統物流業向現代化物流業轉型。
參考文獻:
[1]張貴彬,劉毅.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在農產品冷鏈物流信息化中的應用[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5(27):67.
[2]張靚,耿海濤.基于移動信息化技術的物流配送GPS管理系統應用[J].中國科技博覽,2012(25):447.
[3]孫宗耀.企業物流信息化的發展及在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7(02):149.
[4]高振海.面向對象技術在物流信息化系統中的應用研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1(23):19.
[5]聶艷玲,馮永芳.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物流信息系統的構建對策[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6(9):61-6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9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