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的說理技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就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和途徑以及說理技巧進行了全面的論述,很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思想工作;途徑;技巧;藝術;效果
  
  學校管理千頭萬緒、紛繁復雜,做好學生思想工作,顯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現今社會,受“讀書無用論”“腦體倒掛”“金錢至上”思潮以及“都行、可以、沒關系、一切隨緣”為核心精神的“佛系心態”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多少都受到左右、影響,于是在校表現出了心有旁騖,或怕苦怕累,沒有斗志,沒心思向學,得過且過,庸碌無常,精神萎靡,思想消極,意志不堅等,成為讓人頭疼的“三差生”。如何解決和減少“三差生”問題?做好思想工作是關鍵,是不容忽視的節點。
  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的途徑有哪些呢?筆者認為:
  一是正反兩面的教育。有比較才會知優劣,有比較才顯高低,有比較才分好歹。因此,可以以比較入手抓思想教育工作,只要是正反兩方面的例子,無論是課本上的,還是身邊的,都可以引為材料,正面的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典范,反面的可作為借鑒、教訓。既有正面的“正能量”引領,也有反面的“負激勵”鏡鑒,合二為一,形成合力,能讓學生從中辨別善惡、區分美丑、分清是非、看清黑白,進而以此為照,可資借鑒,對比自己的言行舉止,在對比中,有所啟悟,有所潘醒,心有所獲,然后踐行之。
  二是課堂授課。課堂授課雖然既有空間限制,又有時間規定,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師只要做好了準備,不僅“熟、通、透”了教材,而且備好了學生,那么,思想教育開展起來就會水到渠成、風生水起。
  三是演講報告。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邀請當地的名人賢達或是從學校走出的社會精英、成功人士,回母校就某一個反面進行專題的演講,專題的報告。內容可以沿引材料,也可以現身說法,以自己的奮斗經歷作為報告的主題、核心,也能吸引人、鼓舞人、勵志人。
  四是個別談心。教師面對蕓蕓大眾進行教育,與單獨的面對面或是膝對膝,其效果絕對是迥異的,后者因為是零距離、心貼心的循循善誘,給學生一種教師特別看重我、關心我的溫暖感、親切感?!案腥诵恼?,莫先乎情”,“攻心為上”,出于至誠,學生自然會怦然心動,引起心弦的共鳴,與教師密切配合,很快接納、認同教師的教誨與勸導。
  五是進行家訪。如果班主任和科任老師能夠忙里抽空,不計較路途遙遠艱辛,適時到學生家中家訪,一定會讓學生深有感動。通過家訪,了解學生家庭的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學生學習和思想方面的問題,能及時給予學生物質上力所能及的幫助,思想上能助其疏導、勸引,精誠所至,其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當然,要行之有效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需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
  一是區別對象,因人而異。思想教育工作針對的對象是人,是有思想有個性的特殊個體,所以切忌不可一刀切,要區別對待,男女有別,壩區的與山區的不同,學習好與學習孬的迥異,家庭好的與家庭情況差的也不一樣。有些要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有些要一針見血,毫不留情;有些要溫婉柔情,如和風細雨;有些要暴風驟雨,慷慨淋漓;有些要點到為止,打打擦邊球??傊?,要因勢利導,寬嚴有度、嚴愛統一、嚴中有愛、愛中融嚴,要讓學生良心發現,回心轉意,有所改觀,有所上進,就要靈活對待。
  二是寓情于理,情理相融。做好思想工作的條件,能有情,這是其一,能有理,這是其二,如果兩者皆兼,密不可分,則能相得益彰,達到“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目的?!耙郧榻ㄕx,以理施愛”,情理相融的開導、勸引,不僅能潛移默化打動學生的心,穿透學生的“情感盔甲”,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心靈感應,喚醒沉睡的良知。有些人能把學生講得會心一笑,有的則能把學生講得眼淚婆娑,就是動用了情理相融這付“良藥”和“心靈雞湯”,情深意長,仁至義盡,讓學生不心服口服都難。
  三是實事求是,以真待之。擺事實,講道理,證據確鑿,最能讓人嘆服。實事求是,就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夸大,不縮小,就事論事;以真待之,就是不捕風捉影,不搞空穴來風,不聽風就說來雨,不見云就說會下冰雹,要用全面、辨證、可觀、發展的視角去講道理,縱橫捭闔或是鞭辟入里,蜻蜓點水或是入木三分,都不離開對事實的遵循,以真實的事說理,理會更透徹、更深刻、更雋永,教育起來不會放“空炮”,方式“接地氣”,效果自然很扎實。
  四是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大多為人師者,已是或將來是會成為父母的,所以,要對學生有感情,要把學生視如己出。學生階段,是閱歷淺、見識少、盲目性大的時期,學生在思想上出軌,走了彎路、進了岔口,無可厚非,實屬正常,正確的態度是認真對待學生,用愛換耐心,用愛導其行,用愛揚其帆,全情以投,全力以赴,幫忙學生從思想的邊緣返回來,不僅“扶上馬”,還要“送一程”,讓學生的心靈得以洗禮、干凈,讓學生的行為得以規范、守正,進而健康快樂地度完學生生涯。
  參考文獻:
  [1]賈曉波主編《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師心理素質》
  [2]中國物資出版社《教育方法與藝術全書》
  [3]中國卓越出版公司《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輔導讀本》
  [4]云南教育出版社《現代教育理論》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65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