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議攝像記者的新聞拍攝技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圖像是新聞的主要構成之一,攝影盡管被數字化普及,但拍攝看似簡單,實則有諸多要求。攝像記者過硬的攝像技術,敏銳的新聞意識是決定新聞質量的關鍵。文章對影響攝像記者拍攝的問題加以分析,就如何提升記者拍攝技術加以論述,提出建議,希望可以為提高攝像記者新聞拍攝技巧得到有利參考。
  關鍵詞:攝像記者;新聞;拍攝技巧
  前言:
  新聞攝影在現代新聞媒體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攝像記者面臨更多的挑戰,由于新聞攝影集新聞性、真實性、瞬間形象性于一體,給新聞拍攝帶來難度,新聞攝像記者不僅要熟練掌握攝像設備的應用,還有有敏銳的新聞嗅覺,如何提高攝像記者的新聞拍攝技巧,從而提高新聞攝像的質量,是本文論述關鍵。
  一、拍攝前設備的檢查
  攝像機是攝像記者能否完成拍攝的前提條件,為確保攝像工作正常進行,首要任務就是拍攝前對攝像機進行全方位的檢查[1]。首先要檢測攝像機鏡頭對焦功能是否正常工作,及時打開微距環,以免影響正常對焦工作,對焦影響整個拍攝畫面的清晰問題。其次檢測好攝像機快門是否處于正常檔位,快門速度調整至常用值,保證曝光參考的準確性,設置自定義白平衡,選用合適濾鏡,攝像機的錄音功能需做好調試,保證錄音效果最佳,同時攝像機的內存及電池電量也應考慮周全,做到拍攝過程的萬無一失。
  二、攝像記者應掌握的拍攝技巧
 ?。ㄒ唬z像光線亮度適當
  新聞鏡頭強調紀實性,攝像機在拍攝新聞過程中,需注意環境光線給拍攝帶來的影響,光線太暗時,為防止曝光不足,攝像記者選用手動光圈,有效避免出現曝光量速度慢于鏡頭運動速度的現象,適當調大光圈,調快快門速度,必要時使用照明燈進行補光。光線太強時,將曝光補償調高,防止自動測光欠曝。同時為保證真實性,及時根據對攝像資料出現的光線問題進行后期處理,保證新聞視頻的高質量。
 ?。ǘ┍WC色彩準度和畫面穩定性
  攝像機進行新聞拍攝時,在各種不同光線的狀況下,目標位的色彩會產生變化,為保證素材色彩的準度,在不同色溫條件下都能還原出被拍攝目標本來的色彩,需要攝像機進行色彩校正,到達正確色彩平衡,這就需要白平衡自動調節功能的應用[2]。同時在拍攝同時需保證畫面穩定性,避免鏡頭搖晃,輔助利用三腳架的穩定功能,沒有三腳架的情況,使用手持肩扛的手段,來保證拍攝清晰的新聞畫面。
 ?。ㄈ┲匾畔⑴臄z全面
  拍攝新聞之前,攝影記者應該了解拍攝新聞的基本內容,參與新聞事件的重要人物鏡頭一定要拍攝完整,不能遺漏,重要新聞人物,進行重點拍攝,根據近景、中景、全景選擇相應的光圈大小,取景做到遠近結合,方面后期剪輯。雖然新聞的播報不可能將所有鏡頭完整回放,但是作為拍攝記者一定要將整個新聞事件的流程全部拍攝完整,這樣在新聞后期剪輯上可以有效選擇出重點,為剪輯人員在素材的挑選上提供便利。同時注意將拍攝的新聞事件時間地點拍攝完整,有利于播出新聞事件完整的基本信息。
 ?。ㄋ模┛甄R頭的拍攝
  在新聞剪輯過程中,需要進行畫面的交替,需要空鏡頭進行替換畫面??甄R頭的拍攝同樣需要選取合適的角度,除主要新聞人物外,群眾對新聞事件反應的鏡頭也有拍攝的必要,空鏡頭的拍攝,對新聞豐富度有很大幫助,對新聞事件的展現可以做到重要的視覺補充,使新聞的制作具有完整性。
  三、攝影記者應具有的素質
 ?。ㄒ唬┡臄z內容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
  在進行新聞拍攝過程,拍攝記者應注重新聞內容,一定要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傳遞社會主義新思想為核心,善于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民眾關心的問題,用攝影的方式表現出來[3]。對新聞的傳播需做到真實,有效,客觀,公正,避免嘩眾取寵。作為新聞記者,擔負著引導正確輿論導向的重要責任,隨著新聞傳播途徑的增多,個別媒體為博公眾眼球,頻繁出現假新聞和不公正報道的現象,長此以往,新聞媒體的信譽和威信在人民群眾中大大降低,整個新聞業的發展受到一定影響,所以新聞攝像拍攝工作一定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攝影記者時時刻刻保持警惕,高標準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質,為群眾提供真實可靠的新聞內容。
 ?。ǘI博學的知識素養
  作為一名好的攝像記者,不但需要專業的知識,如對攝像器材的了解、攝像技術的通曉還需要對新型數碼技術、傳輸技術、新聞采訪學有扎實的掌握,除此之外,廣博的多學科知識面有助于新聞攝像記者更好更順利的完成工作,可以幫助新聞攝影記者開闊視野,加強思維的科學性和靈活性[4]。攝像記者需多學習,多實踐,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不斷加強自身的新聞理論和文字水平的實踐,這樣才可以勝任新聞攝像記者的工作。
 ?。ㄈ┳龊门臄z角度的選擇
  當下的社會,是個照片資源爆發的年代,傳統攝像記者的身影正在減弱,隨著整個時代的數碼化和泛媒體化,讓任何事件的親歷者可一得到第一線的圖像,那么攝影記者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如何通過影響應有的力量帶給人思考余地,對攝像記者來說,拍攝視角和角度的轉變可以對新聞的豐富度有很大幫助。在紛繁復雜的社會,新聞攝像記者應對突發事件做到主動出擊,具有強烈新聞敏感性,培養對預發事件的預感性,善于發現符合社會規律,促進社會進步的事件予以跟蹤報道,只有這樣才能逐漸成為一名理性,客觀報道真是新聞的優秀攝影記者。
  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新聞攝像記者面對更多新的挑戰,不同于過去,新聞攝像記者在掌握過硬攝像技術水平的同時,更應具備專業素養,能夠辨別分析新聞素材,保持深入挖掘新聞價值的動力,通過不斷學習知識,深入民眾生活,積累拍攝經驗,從而拍攝出真實震撼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聞題材,不斷提高新聞攝像的質量,有助于我國新聞攝像事業進入高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史建聰.淺談電視新聞記者的拍攝技巧[J].西部廣播電視,2017(21):167-168.
  [2]杜艷兵.淺談電視時政新聞攝像技術與鏡頭技巧[J].傳播力研究,2018(17):115-116.
  [3]于宇鵬.探析攝像記者的新聞拍攝技巧[J].科技傳播,2017,9(19):24-25.
  [4]王梅.淺談電視新聞記者的采訪技巧[J].西部廣播電視,2016(6):142-14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73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