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語境下光導纖維材料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光導纖維是一種傳導光波和多元化光信號的光導物質材料,具有疊合通訊、醫療和導光性三維一體的功能。而光導纖維具象化應用所形成的創新型高科技面料,其內在蘊含了人與科技的對立統一,即在科學與設計的實踐中體現了馬克思“人的本質力量”所闡發的審美意象和超越性的美學價值,是以光學理論為主導的科技美學與傳統物質的完美結合。其面料發出的光均勻分布在整個織物的表面,如同星光紡織而成,用于服裝設計當中,讓服裝設計更加新穎化,多元化。但光導纖維材料受環境影響具有自身表現形式的單一局限。論文通過對光導纖維面料概念的介紹,具體論述國內外的服裝設計案例,從而分析光導纖維面料材料本體的特殊性及局限性,進一步探討以作者作品為案例的光導纖維面料在服裝設計上的創新應用。
關鍵詞:光導纖維;服裝設計;導光性;創新應用
一、光導纖維面料的創新設計
?。ㄒ唬┕鈱Юw維面料的應用原理
光導纖維面料是光導纖維科技與傳統物質的結合創造,屬于現代創新型材料。其誕生于法國公司光導纖維噴砂打磨技術的突破與首創。用該方法處理后,可使激光沿著光導纖維束傳播且不受其包裹,在光導纖維的外層有一個具有反光作用的保護套,用這種光導纖維束織成的布料可通過發光傳遞信息。
光導纖維面料具有由表組織層和里組織層構成的雙層結構。表組織層自身具有多種色彩,在無可見光的條件下,光導纖維光學織物還可以使用特定的LED電子模塊,發出紅光、綠光、藍光、白光等各色彩光和不同的閃爍模式,其總體優勢是增加了光導纖維面料的視覺效果。而里組織層則起到保證面料舒適性的功用,其里組織層材質選用竹炭纖維和棉纖維混合編織,具有輕便、舒適的物理特性。
光導纖維面料在服裝設計領域可以展現其獨特科幻感的色彩搭配和科技融合的現代美學價值,具有普遍性的應用范圍。其材質不僅可以用作服裝及其服裝配飾,還可以應用在家庭軟裝產品和裝飾配件等諸多領域,體現了其符合當代語境的實用功能和潛在的市場價值,下面分析光導纖維面料在服裝設計領域的案例具體說明其材質在服裝領域的獨特性及問題。
?。ǘ┕鈱Юw維面料的傳統案例及再創造構思
1.光導纖維面料傳統光色屬性案例
光導纖維面料在服裝領域的自身獨特優勢體現為其可以發出不同顏色的光感,通過不同光感間的色彩搭配產生各種科幻般迷離的視知覺形式,并且這種視知覺形式與人的視覺感受相沖擊,激發人的審美經驗。利用光導纖維面料這一特點將不同光色的光導纖維面料加以組合用于服裝設計,使服裝光色迷離,變化豐富。法國Esmod時尚學院2018屆畢業創作在迪拜D3走秀,中國學生羅思敏獲得冠軍及“科技創新獎”和“金針獎”兩大服裝設計獎項。其名為《超自然》(super nature)(圖1)的設計作品就是利用深黑色背景襯托下多種光導纖維面料發出不同光感搭配組合后使其服裝設計色彩鮮明,層次豐富。但其作品也存在局限性:過度依賴環境襯托,導致光導纖維面料的色彩不在環境襯托下就失去了色彩表現力。
2.傳統光導纖維面料表現問題及創新再造構思
光導纖維面料具有強烈的視覺表現效果,但光導纖維面料自身亦具有局限性,由于光導纖維面料的里組織層一般選用竹炭纖維和棉纖維的混合編織,在光導纖維面料不發光的情況下,光導纖維面料的材質有些過于單調。筆者首先通過將光導纖維與其他纖維進行重組,豐富其在強光環境自身的色彩表現形式。其次從技法語境筆者挖掘了光導纖維面料的多樣性表現。光導纖維面料通過打褶、抽拉、疊壓等表現技法來進行再創造,豐富表現形式。另外我們還可以將光導纖維通過編織、打結、纏繞等多種方式讓其光導纖維面料更加豐富,層次多樣。
二、光導纖維面料的創新性具體裝飾應用
——以《Deep》為例
筆者畢業設計題目為《Deep》(圖2),靈感來源于天空中繁星點點的星云,在浩瀚的宇宙里,星云中的星光在指引著我們,我們既是這無垠天地中的行路人,也是宇宙眾生整體的一部分,這種面對自然的時空觀中體現了無我的宇宙觀與有我的人生觀的對立統一,蘊含著自身哲學價值的思考和人文關懷。本次畢業設計是將光導纖維面料、編織藝術、手工刺繡還有手繪面料技法相融合,為了體現出自然宇宙的璀璨和帶給我們的對未知領域的敬畏感,筆者將光導纖維面料上所具有的多樣化光感表現形式和編織藝術所具有的厚重感相結合,力求達到二者間秩序的和諧與完滿,進而把創作主體中的審美構思通過物質手段對象化,最終對受眾群體進行審美傳達。
本次畢業設計是筆者對光導纖維面料進行的再創造,它不同于歐美設計師的服裝設計,具有自身的獨特美學思考。傳統光導纖維面料的服裝設計在強光環境中,由于自身材料特性的限制,失去了其獨特的美學欣賞價值,導致其光導纖維面料上原有的棉纖維和竹炭纖維的織物會顯露出來,跟普通的服裝幾乎沒有區別。
與之不同的是筆者本次畢業設計豐富了光導纖維材料自身的表現形式,在強光環境下通過圖案技法的繪制,再創造了光導纖維材料自身本體的審美感受。這種再創造充分考慮了光導纖維面料周圍外的光源效果,在周圍光源環境暗時,光導纖維面料自身會發出極光紫色和島嶼天堂藍色相結合的光,從顏色自身的和諧搭配中追求一種豐富愉悅的視覺效果;當處于強光環境時,筆者在光導纖維面料進行了二次創造,通過手繪的技法表現形式再造光導纖維面料自身的審美意義。
此次畢業設計作品的靈感來源于星云,星云具有不確定性和隨機性,其形式的多元與國畫中的水墨效果和繪畫中的噴濺效果能達到完美的匹配。通過二者的搭配在控制節奏間又能表現邊緣線和輪廓形式的偶發性,創造出一種帶有潑墨意味的隨機圖案效果(圖3)。技法圖案再造了光導纖維材料自身本體的視覺效果,結合具體服裝的款式,最終達到無論周圍光源的強弱,光導纖維材料都具有豐富審美內涵的理想效果。
其次,本次設計筆者還結合了編織工藝和刺繡兩種表現技法,以求更好地傳達創作主體的藝術思想。編織工藝是筆者對此次畢業設計靈感來源另一層面的表現和理解,用編織工藝的平編和栽絨技法做出星云包裹的感覺,以求增加服裝的厚重感。在編織的材料上,筆者選擇了漁線或光導纖維作為經線,羊毛線、水晶線、開司米進行緯線編織的造型手段,擺脫了原有光導纖維面料的限制。
此外,筆者還在圖案的四周也運用了刺繡工藝的表現技法,一是力求增加圖案和光導纖維面料的層次,使其具有表現力;二是使刺繡工藝與服裝設計上的編織進行互應,如將開司米進行染色,與絲線結合刺繡,增加其線的光澤性等,加強了服裝設計整體上的表現力與層次節奏,有利于觀眾進一步明晰創作主體的設計意圖。
三、結語
經過《Deep》畢業創作的實踐結合本文的論述,筆者發現光導纖維面料在服裝設計上的創新應用符合時代的發展,是人類流行文化的產物,有其自身的獨特美學內涵。結合傳統光導纖維面料服裝設計案例研究,筆者認為要了解光導纖維面料的特性,就不能被其材料屬性所限制從而失去了服裝設計的靈感與創新,反之要大膽突破,使光導纖維面料與多元化藝術語言、表現形式和其他高科技面料相融合,再創造出一種更加新穎化和多樣化的服裝設計材料,豐富服裝設計語言的傳達形式。對于服裝設計行業來說,光導纖維面料未來與其他高科技面料相結合是設計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當代語境下我們應該不斷嘗試與創新,滿足人們的物質文化需要和消費需求,適應我們這個新時代。
作者單位:
魯迅美術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02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