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策略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也相應的促進了我國教育教學的發展。小學階段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關鍵時期,高效的語文教學可以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單憑教師的說教是遠遠不夠的。判斷一節課是否有效的依據是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一節有效率的課應該使所有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而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與注意力、興趣等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設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本文針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學習積極性;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素質教育被大力推廣,我國的教育體系也在不斷完善,學生逐漸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新鮮有趣的事物,對死板的課堂并不感興趣。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著力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將“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具有吸引力,能激活學生的思維,使他們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這也是本文要討論的主要內容。
  1.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老先生曾經說過:“只有從心里出發的東西,才能真正走入內心深處”。可以說這句話一語道破了教育的本質,在教學中,教師只有抓住學生的心,才能真正將知識灌輸到學生的心靈。然而,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氣氛卻十分沉悶,限制了學生的個性,遏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多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長期處于被動狀態,消磨了學習熱情。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去改變這一點,營造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摒棄所謂的“師道尊嚴”,與學生推心置腹,平等對話,使語文課堂處處都是一片友愛、寬松的氛圍。這樣學生就可以把自身的全部精力與注意力投入到課堂中,不再分心去做其他的事,學生在這樣的氛圍里會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感受到自己的主體地位,他們才會愿意在課堂中表現自己,愿意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小學生具有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適當地引入競賽、比賽等方法來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
  2.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學習動力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都認為學生不配介自己,沒有學習的積極性。筆者認為,產生這種現象小能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卸到學生身上,教師的灌輸式教學也是要承擔一定責任的。
  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會發現,興趣作為‘種特殊的心里特征,會在一定的情感體驗影響下,讓人們產生一種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然后人們才會愉快并且主動地去探尋、研究,由此可見,興趣是推動人去尋求知識和從事工作的一種內驅力。同理可證,在小學生看來,喜歡就去做。不喜歡就抵觸,這是最常見的心態了。因此,我們要摸準學生的心態,以靈活多樣的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應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的身上,轉變傳統教學形式、運用更多新穎有趣的教學方式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比如,可以利用故事教學、設置懸念、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等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樂此不疲。亦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設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知識,這樣一來,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能夠更深,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3.講究評價藝術,樹立學習的信心
  在語文教學中,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式有很多,其中藝術性的評價也是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主動學習的有效方式。古人說“數子十過小如獎子一長”這句話就道出了積極評價的重要作用。例如我們班有個孩子,在他心情好的時候這個孩子的字可以寫得很漂亮。其余大部分時間的作業簡直慘不忍睹,有的時候我在他交上來的作業上赫然地寫著:“作業太亂”“重寫”……可是效果并不明顯,甚至重寫上來的作業還不如之前的。后來,我聽取老教師的意見,將評語改成:“你可以寫的更好”“加油”“期待你的進步”之后,此生的作業明顯較之前寫的漂亮整齊的多了。由此可見,講究評價藝術,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不輕易否定學生是樹立學生信心的前提,也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關鍵。
  4.以競爭激發學生積極性
  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勝心,喜歡與別人競爭,一決高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若是可以把握學生這一心理要素,組織一些比賽,讓學生參與到競爭中去,盡可能地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找到一種成功的滿足,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被迅速地點燃。例如在寫作中,我經常會布置一些話題,讓學生當堂寫話,看誰寫得又快又好,寫得好的學生的寫話可以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范讀,當學生朗讀結束后,評選出本節課的優秀文章。還可以貼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展示,讓學生都向這位同學學習。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成績被認可,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被大大調動起來,不但盡情展示了自己,同時也獲得了一定心理上的滿足,學著有勁頭,有趣味,也就會越來越喜歡學習語文。
  5.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親其師,信其道?!比欢?,我們周圍的一些老師總是喜歡擺架子,希望樹立自己的尊嚴,贏得學生的尊重。事實上,這只會導致師生關系僵化。許多學生害怕老師,遠離老師。他們怎么能喜歡老師教的這門課呢?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才是開展素質教育的前提。
  總結: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學校的教學理念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學習興趣是學習過程中的催化劑,是學好語文的前提條件,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才是一堂成功的課。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在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并且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才能夠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先鋒.創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J].科教導刊(下旬),2015(01):114-115.
  [2]吳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J].成才之路,2012(23):16.
  [3]付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探索[J].成才之路,2010(07):81.
  [4]張鳳功.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探索[J].中國教師,2009(S2):435-43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84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