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學的教育是學生的啟蒙教育,是引導學生熱愛學習,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開始,對學生的一生起著重要的作用,運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能更適合小學的教育是每個小學教育工作者必須時刻思考和研究的問題,本文闡述各類方法對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影響。
  關鍵詞:小學教育;教學方法;研究與思考
  在小學的教學根據課程的特點和學生的接受情況要靈活機動的運用各類教學方法,常見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課堂互動法、課堂討論法、案例法、課后練習法、演示法等等,這些教學方法都是我們在教學中經常使用的,但是如何運用自如需要我們了解每一種教學方法的定義和方式。
  (一)課堂講授法
  講授法是在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的教學方法。它是教師使用最早的、應用最廣的教學方法,可用以傳授新知識,也可用于鞏固舊知識,其他教學方法的運用,幾乎都需要同講授法結合進行。具體地說,又可以分為講述、講讀、講解三種方式。講述:教師向學生敘述、描繪事物和現象。講解:教師向學生解釋、說明、論證概念、原理、公式等。講讀:教師利用教科書邊讀邊講。以上三種方式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在教學活動中經常穿插結合地使用。講授法的優點在于,可以使學生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系統的知識,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于教學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講授法的缺點在于,容易束縛學生,不利于學生主動、自覺地學習,而且對教師個人的語言素養依賴較大。教師運用講授法,應當注意他的特點。
  1.信息量大能使學生通過教師的說明、分析、論證、描述、設疑、解疑等教學語言,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系統科學知識,因之適用于傳授新知識和闡明學習目的、教會學習方法和進行思想教育等教學范圍的運用。
  2.靈活性大,適應性強無論在課內教學及課外教學、也無論是地理感性知識或理性知識,講授法都可運用。它使學生通過感知、理解、應用而達到鞏固掌握,在教學進程中便于調控,且隨時可與組織教學等環節結合。
  3.利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完成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進行思想教育三項職能,同時要通過說明目的、激發興趣、教會方法、啟發自覺學習等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些都使用講授方法來體現自己的意圖,表達自己的思想。講授法也易于反映教師的知識水平、教學能力、人格修養、對學生的態度等,這些又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4.講授法缺乏學生直接實踐和及時作出反饋的機會,有時會影響學生積極性的發揮和忽視個別差異的存在
 ?。ǘ┱n堂互動法
  課堂互動法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按照教學內容的要求,積極的借助課程環境和知識要求,設定具有交流性、啟發性問題,通過老師與學生之間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認知、分析、判斷等方式,獲取預定知識的教學方法。課堂互動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獨立思考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課堂互動的優點在于,能夠比較充分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思維,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對于學生智力的發展有積極作用,同時也有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和提高。互動的的缺點在于,與講授法相比,完成同樣的教學任務,它需要較多的時間。此外,當學生人數較多時,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因此,課堂互動法經常與講授法等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ㄈ┱n堂討論法
  課堂討論法是激發學生思考,主動參與學習的一種模式,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圍繞學習中的某個問題或者內容發表個人意見,通過相互之間的啟發、討論、商量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討論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借助獨立思考和交流學習。討論法的優點在于,年齡和發展水平相近的學生共同討論,容易激發興趣、活躍思維,有助于他們聽取、比較、思考不同意見,在此基礎上進行獨立思考,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此外,討論法能夠普遍而充分地給予每一個學生表達自己觀點和意見的機會,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有效地促進學生口頭語言能力的發展。討論法的缺點在于,受到學生知識經驗水平和能力發展的限制,容易出現討論流于形式或者脫離主題的情況,對小學生而言更是如此,這需要教師加以注意。教師運用討論法首選好討論內容、肯定學生各種意見的價值、善于引導。
 ?。ㄋ模┱n后練習法
  課后的練習是學生鞏固所學,加深記憶的最好方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復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教師運用練習法,首先要明確練習的目的和要求、指導正確的練習方法、合理安排練習步驟、科學掌握練習量、及時給予學生反饋可以保持學生的興趣和注意,提高練習的效果。練習法也可以在教學中使用,但是針對性要強,而且練習后老師要進行及時的講解以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ㄎ澹┱n上演示法
  課上演示法是教師把實物或圖紙展示給學生觀察,或通過示范性的實驗,通過現代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演示,使學生獲得知識更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輔助的教學方法,經常與講授、談話、討論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演示法要求演示法要符合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明確的目的;使學生都能清晰地感知到演示的對象;在演示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對象的主要特征、主要方面或事物的發展過程;要重視演示的適時性;結合演示進行講解和談話,使演示的事物與書本知識的學習密切結合。
  教學的方法給我們的教學提供了理論的支撐,真正的利用好這些教學方法需要我們將這些方法融入到教學的全過程中,要做好下幾方面工作。1.認真備課、上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選擇教學方法,做好教學設計。備課既注重知識的落實,也努力培養學生的興趣。做好課程規劃,將教學方法計入教學設計中。2.運用練習法落實好每天的作業通過做作業,使學生鞏固所學的。利用作業檢驗教學的效果,要及時的批閱和總結。對基礎不夠好的要讓他們從基礎入手。3.分層教學,做好課后輔導工作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學和指導方法,引到學生成才。4.不斷的進行教學反思和總結、反思是提高自身素質的保障。注重“教學的反思”——從“教”的角度研究教學,從“學”的角度研究教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文杰《教育學 同步訓練·同步過關》 作者: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2008-12-01
  [2]鄭德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中國科技博覽》2012年16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08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