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民辦高校設計教育改革與創新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民辦高校設計教育目前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和問題,如何加快設計教育的發展來滿足日益更新的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需要我們不斷進行相應的設計教育改革,比如調整和修改人才培養方案,完善校內實驗室建設和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突出不同專業課程考核和評價體系的多樣性和靈活性,來達到培養綜合性、應用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關鍵詞:環境設計;市場需求;設計教育;改革
  設計藝術,是人類文化和文明的體現,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反映了一個時代的審美。同時,作為一門實用性藝術,設計的根本出發點是為人類服務的,“設計就是設想、運籌、計劃和預算,它是人類為實現某種特定目的而進行的創造性活動?!保ㄒò睢对O計學概論》)設計的目的就在于創造人類更合理和舒適的生活方式。
  自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由英國開始,歐洲的各個國家先后完成了工業化進程。工業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繼進入農業社會之后的第二次巨大變革,機械化批量化的生產方式取代了落后的手工作坊式的勞動方式,引起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面變革。以工業設計的出現為標志,人類社會進入了現代設計的發展階段。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都是對現代設計的一種最初的探索,直到1919年在德國成立了包豪斯設計學院,這是世界上第一所為發展設計教育而建立的設計學院,其第一任校長是著名的建筑設計師、設計理論家、教育家瓦爾特·格羅皮烏斯。
  作為是世界上第一所為發展設計教育而建立的設計學院,包豪斯集中了歐洲幾十年來關于設計的探索和成果,包括荷蘭的風格派運動、俄國的構成主義設計運動等。包豪斯的主旨在于面對工業革命以來,技術和藝術的不平衡發展,通過興辦設計學校來創造一個藝術和技術接軌的教育環境,從而培養出適應機械時代的現代設計人才,探討建立一種全新的適合時代需求的設計教育模式。
  包豪斯倡導設計教育,應重視技術性的基礎,加上藝術性的創造,其三年半的課程設置十分重視藝術的基礎性訓練和實際技能的訓練。學校采用“師徒制”的教學方式,有工作室導師和形式導師,開創了設計教育強調理論和實踐、藝術和技術結合的先河,使人們對現代設計有了新的認識。包豪斯所進行的一系列設計教育改革和創新使得這所小小的設計學院聲名遠播,甚至聞名世界,成為一個世界級的設計教育實驗中心。
  包豪斯從1919年建立到1933年被迫關閉,雖然只有短短14年的發展歷程,但是卻奠定了現代設計教育的結構體系和模式,如其基礎課程的安排、理論課程的比例、工作室制的教學方式,以及設計學院與企業密切聯系的探索等。包豪斯在1933年被迫關閉后,其大量教員和學生移民國外,使德國現代主義設計教育試驗的成果傳遍全世界,影響了當代世界各地的設計院校及教學體系。
  21世紀的今天,經濟快速發展,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人們對審美的要求也是日益劇增。中國的設計教育也正處在蓬勃發展的時期,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數據來做個對比分析。在2000年之前,國內設計教育處于初步發展階段,開設設計專業的院校也比較少,設計人才的培養主要集中在十幾所高等美術院校,每年培養的學生人數大概也就千余人左右;發展到21世紀的今天,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開設設計專業的高校已經突破2000所,在校大學生總數超過200萬人,每年的畢業生人數有50萬,通過3—4年的設計教育走向社會,面向市場。面對這么龐大的人數,我們不得不自問或反思,市場真的需要這么多的設計人才嗎?我們培養的設計人才是否真的能滿足市場對人才的要求?設計人才的培養怎樣和社會需求有效對接?我們如何通過設計教育改革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和滿足社會的需求,同時進一步做強中國藝術設計,提升中國在世界的設計品格和層次?
  就目前的發展現狀而言,民辦高校設計教育的發展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說,《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上關于設計專業的學制、課時、課程體系、教師隊伍(師生比例,師資結構等)、教學條件等方面的標準,我們的一些學校達不到要求,需要積極調整不斷的完善。民辦高校設計教育要想滿足國標要求,適應社會的需求,需要進行相應的設計教育改革,優化課程體系,完善培養方案,加快專業建設,來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要求。
  一、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
  設計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設計院校應圍繞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以社會經濟發展為契機,加強專業特色建設。
  以社會需求為依據,按照國標要求,積極調整,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首先從學時上需要達到國家要求的設計專業四年總學時數不得低于2 600學時,每學期的學時分配要合理,學分要控制在160學分之內。
  課程體系要合理,包括通識教育、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三類課程。課程設置需要囊括理論教學課程、通識類課程、基礎類課程、專業類課程、必修課與講座、實踐類課程等各方面內容。
  專業培養方案的調整,應充分考慮國標的要求和社會的需求,需要對專業的公司進行相應的社會調研,充分了解市場的需求,在此基礎之上積極調整人才培養方案,保證設計教育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為行業、公司培養合格的設計人才。
  二、突出專業特點,加強實訓性課程
  就目前整體的培養方案來看,大一側重于基礎類課程,如設計素描、設計色彩、三大構成等;大二側重于專業技能類的課程有手繪效果圖、CAD、3dMax、PhotoShop等,譬如手繪效果圖課程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手繪表現能力,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手繪表現技法,可以獨立設計完成整套設計方案,CAD、3dMax、PhotoShop等計算機輔助繪圖課程,輔助完成設計方案的表現;大三的課程則強調專業的方案類課程,考察學生的綜合表現能力如居住空間設計、公共空間設計、景觀設計等。
  環境設計專業本身實踐性比較強,在培養方案中需強化相應的實訓課程,完成和社會企業的對接。比如裝飾材料與施工工藝、建筑模型制作、專業考察等,裝飾材料與施工工藝課程實踐性強,建筑裝飾裝修是一個科學的系統,完整的流程,是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以各種裝飾材料及工藝為基礎,運用不斷更新的材料組合、設計手段及施工技巧來實現的空間美學。目前國內日益增長的建筑裝飾需求,尤其是高品位的建筑裝飾追求,要求對日新月異的裝飾材料以及多學科的施工方法和技巧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是架構學生從紙上到施工工地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建筑模型制作課程是一門動手實踐課,通過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建筑模型制作基本的知識、造型規律和制作流程,培養學生三維空間建構能力和設計創造表現能力,同時提高學生設計審美意識。專業考察課則是通過帶領學生進行專業藝術考察,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感悟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加深對我國藝術特色的了解,培養學生從各種藝術形式中發現美的能力,掌握其他藝術形式的特點,從中吸取精華,為下一步專業學習積累素材,從而創造出符合社會的美感設計作品。   通過強化實訓課程,加強學生和社會的聯系,了解環境設計專業發展的趨勢以及社會對此專業的新需要,并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課程考核與評價
  課程考核是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教學環節,也是檢查教學成果的一種方式,但是鑒于藝術類課程的特殊性,不能采用和其他學科類似的單純試卷測評,要突出課程的過程性,所以,我們的課程成績考核方式是100%=60%(10%考勤+10%課堂表現+40%平時作業)+40%考試作業,突出功在平時,強調課程作業的連續性,不僅僅是最后的一張試卷來決定的。最后的課程考試作業根據課程特點也各有區別,比如軟件課程,則可以隨堂考試結課,實踐課程則采用實訓報告的形式,理論課程可以采用試卷測評的方式等等??傊鶕n程性質的不同,課程的考核方式也都有所區別,突出專業的特點和特殊性,考核方式的多樣性也是為了訓練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而不僅僅是死記硬背填鴨式教學。
  四、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
  高等設計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綜合型、應用型、技能型專業人才,突出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而學生的專業能力是需要通過相應的實訓基地和平臺,來實踐和檢驗在高校學習的理論知識和專業能力。
  (一)校內專業實驗室建設
  通過專業實驗室的建設,給學生構建真實的學習環境和訓練情境,只有依托實訓基地,才能深入進行課程學習和教學模式改革,為課程改革的深入創造前提。采用“模擬真實”教學法、實際項目教學法等,了解實際的項目需求,才能按實際的工作要求進行相應的專業教學。
 ?。ǘ┬M鈱嵱柣亟ㄔO
  安陽學院實行3+1的培養制度,前三年在大學進行專業系統的學習,大四要求每個應屆畢業生進行不得少于12周的專業實習,通過一段時間的專業實習,讓學生充分了解社會崗位的需求,讓學生通過專業實習來檢驗專業的學習能力,快速勝任公司的各項工作,從前期的接待談單,到設計制圖,再到后期的設計監工,以及最后的設計完工和回訪,完成整體的設計任務。完整的設計過程只有在社會和設計公司才能真正體現和鍛煉,學生通過大四的專業實習,為后期的畢業找工作做好了鋪墊,真正做到了畢業就業零距離的雙實現。
  設計學專業培養目標就是培養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綜合的創造思維、領先的審美判斷以及科學的工作方法的高層次創新人才,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設計教育的發展在我國雖然時間比較短,但是隨著社會審美需求的日益更新,其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不斷進行相應的設計教育改革,比如調整和修改人才培養方案、強化實訓課程、突出不同專業課程考核和評價體系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完善校內實驗室建設和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只有把設計教育中遇到和出現的問題一一解決,設計教育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達到培養綜合性、應用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其培養的設計人才才能滿足社會和企業的需求,真正實現高等設計院校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有效銜接。
  參考文獻:
  [1]尹定邦,邵宏.設計學概論[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
  [2]陳鴻俊.現代設計史[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14.
  [3]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
  作者單位:
   安陽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359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