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永州市鄉土地被植物的園林景觀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該研究于2016年3—11月,先后18次對永州市典型區域的鄉土地被植物進行實地調查,根據地被植物選擇標準,結合已有文獻和野外調查的實際情況進行篩選,選出35種具有觀賞價值的鄉土地被植物,詳細描述其生態特征、景觀價值及在園林中的應用情況,同時針對永州市鄉土地被植物應用的現狀提出建議。
  關鍵詞 鄉土地被植物;園林景觀;應用;永州
  中圖分類號 S688;Q948.5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10-0101-03
  Abstract From March to November in 2016,this study conducted 18 field surveys of native groundcover plants in typical areas of Yongzhou City .According to the selection criteria of native groundcover plants, 35 native groundcover plants with ornamental value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field investigation. Their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landscape value and application in gardens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ative groundcover plants application in Yongzhou City.
  Key words Native groundcover plants;Landscape;Application;Yongzhou City
  鄉土地被植物是原產地野生狀態下的地面植物,包括小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等。在美麗中國建設中,科學地利用鄉土地被植物對豐富園林植物造景材料,美化園林景觀起到了積極作用[1]。近年來,湖南永州在大力發展美麗中國建設過程中,人工培育或者從外地引進了大量的地被植物,對美化該區域建設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在應用人工培育或外地引進的植物時,部分植物在該地出現了“水土不服”、生態協調性差、抗逆性差、長勢不好(死苗)的情況,個別地方甚至發生“生態入侵”,不僅沒有達到引種預期效果,還對當地的生物多樣性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2-4]。
  與人工培育或外地引進園林植物相比,鄉土植物與其生存的自然環境具有較好的生態適應性與生態安全性。因此,在湖南永州的美麗中國建設中,科學性、創造性地應用當地鄉土地被植物,對豐富當地園林綠化特色,增加園林植物的生物多樣性、降低園林綠化成本以及保護該區域的生態環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5-7]。
  1 調查地選擇及鄉土地被植物調查方法
  1.1 調查地概述
  湖南永州位于湖南省的東南部,處于湘江中游,湘江與瀟水匯合處,地勢南高北低,為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8.0 ℃,降水量1 395 mm,無霜期300 d左右,該氣候條件孕育了十分豐富的植物資源。2016年3—11月,筆者先后18次深入該區域有代表性的典型山地、寺廟、水域邊與城市郊區部分田地邊進行實地調查。具體調查地包括:①典型山地,如舜皇山、陽明山、紫荊山、黃花嶺;②寺廟,如柳子廟、迦龍塔、零陵文廟;③典型水域邊,如湘江、瀟水邊;④城市郊區部分田地邊。
  1.2 調查方法
  結合野外調查實踐和相關文獻[8-11],創新地總結該區域鄉土地被植物的選擇標準。①資源較豐富,18次調查過程中有3次以上遇到該物種,且每次遇到的該植物種數量達15株以上;②植物與其生長的環境協調性良好,植物生長健壯,株高≤100 cm,植物觀賞性較強,如可觀根、枝、葉、果或花等,且觀賞時間較長,至少達30 d;③避免瀕危植物,如紅豆杉、長苞鐵杉、盾葉半夏等,應杜絕采挖;④開發的野生園林植物應有具一定的開發價值,開發具有長遠性、新穎性特征;⑤植物無毒或對人畜毒害很輕。
  調查方法選用踏查法。2016年3—11月,每半個月1次,共18次,對區域典型山地、寺廟、典型水域邊以及城市郊區部分田地邊進行較全面調查。調查人員均為永州當地人,對研究區域較熟悉,成員組成為少年3人、青年12人、中老年人7人,其中園林相關專業10人,非園林專業12人,總共22人。每次調查結果以表格形式進行詳細記錄,等完成了18次調查后再集體討論定稿[12]。
  2 調查結果
  地被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豐富多彩。有的觀花,如蛇草根為冬、春季觀花,花期長,花期為當年11月至第二年5月,花期長達6個月,花白色,聚狀花序,花形別致[13];有的觀葉,如積雪草葉片呈圓形,綠色有光澤[14];有的觀果,如金線吊烏龜在8—10月果實成串,玲瓏可愛,攀緣在架子上,懸垂枝頭,猶如葡萄[15]。根據實地調查,對永州35種鄉土地被植物生態特征與景觀價值進行分析,并總結了其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表1)。
  3 建議
  3.1 資源的挖掘
  湖南永州地處亞熱帶地區,優越的溫光與降水條件使該區域的鄉土地被資源十分豐富,生態適應性強,花、果、葉絢麗多彩,觀賞特征多樣。需進一步挖掘永州的鄉土地被植物,大膽、有創新地應用鄉土地被植物的觀賞價值,豐富園林的植物種類。
  3.2 生理生態特征的深入研究
  鄉土地被植物在園林景觀和生態效益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已越來越受到園林界的重視[16-17]。盡管如此,由于鄉土地被植物長期生存在自然的環境中,形成了與自然相適應的生態特征,在園林應用中,生態因子的改變,使鄉土地被植物難以適應改變的生態環境,造成其栽培性狀與觀賞特征在某些方面往往不及外來引入物種,鄉土地被植物較少在園林中直接應用[18]。因此,應高度重視鄉土地被植物的馴化與生理生態特征的研究,為園林地被植物合理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3.3 鄉土地被植物的資源保護和科學利用
  有利用價值的鄉土地被植物在自然生態系統中偏少,且零星分布,在當地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與外來物種入侵的條件下,許多耐蔭濕的鄉土地被植物在林下已消失。因此,要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杜絕掠奪式采挖,做到鄉土地被植物的永續利用[19-20]。
  參考文獻
  [1] 竇劍,周雙云,許再富.滇南鄉土地被植物資源及在園林中的應用[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4,21(1):54-60.
  [2] 楊寧,付美云,楊滿元,等.衡陽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土壤種子庫特征[J].西北植物學報,2014,34(11):2324-2330.
  [3] 程悅.溫州野生地被植物的園林景觀應用[J].草原與草坪,2010,30(3):91-96.
  [4] 楊寧,鄒冬生,付美云,等.紫色土丘陵坡地恢復中土壤團聚體特征及其與土壤性質的關系[J].生態學雜志,2016,35(9):2361-2368.
  [5] 楊寧,鄒冬生,楊滿元,等.衡陽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恢復階段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樣性的變化[J].林業科學,2016,52(8):146-156.
  [6] 楊寧,鄒冬生,楊滿元,等.衡陽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恢復階段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3,19(6):1516-1524.
  [7] 楊寧,鄒冬生,楊滿元,等.衡陽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復階段植被特征與土壤性質的關系[J].應用生態學報,2013,24(1):90-96.
  [8] 呂榮華.園林美與音樂美[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0,17(1):67-70.
  [9] 李振宇,解焱.中國外來種入侵[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2:182-235.
  [10] 楊寧,鄒冬生,楊滿元,等.貴州雷公山禿杉的種群結構和空間分布格局[J].西北植物學報,2011,31(10):2100-2105.
  [11] 楊寧,楊滿元,鄒冬生,等.紫色土丘陵坡地恢復過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與水溶性有機碳變化特征[J].草地學報,2016,24(4):812-818.
  [12] 李陽春,吳天德,邵新慶,等.甘肅野生草坪及地被植物種質資源的調查[J].草原與草坪,2001,21(3):26-30.
  [13] 楊滿元,楊寧.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類型土壤活性有機碳組分的比較[J].草地學報,2018,26(2):380-385.
  [14] 汪天,李萬蓮,高文芳,等.地被植物在園林中的選擇與應用[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1997,24(4):391-394.
  [15] 楊寧,陳璟,楊滿元,等.貴州雷公山禿杉林不同林冠環境下箭竹分株種群結構特征[J].西北植物學報,2013,33(11):2326-2331.
  [16] 楊寧,鄒冬生,李建國.衡陽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復模式建設[J].草業科學,2010,27(10):10-16.
  [17] 張玲慧,夏宜平.地被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及研究現狀[J].中國園林,2003(9):54-57.
  [18] 楊昌華,楊寧.衡陽紫色土丘陵坡地微地形對土壤水分及生物量的影響[J].湖南生態科學學報,2014,1(4):16-21.
  [19] 楊寧,鄒冬生,楊滿元,等.衡陽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不同恢復階段土壤微生物量碳的變化及其與土壤理化因子的關系[J].生態環境學報,2013,22(1):25-30.
  [20] 楊滿元,楊寧,郭銳,等.衡陽紫色土丘陵坡地恢復過程中土壤微生物數量特征[J].生態環境學報,2013,22(2):229-23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407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