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煤礦企業安全管理能力風險因素結構模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依據企業的安全管理能力內涵,有效分析影響安全管理的相關因素,進行定量分析,確定了16個主要因素,包括安全管理能力、安全行為管理CAPA、安全技術管理功能、安全信息管理功能和安全創新管理功能等等。
  關鍵詞:煤礦企業;安全管理能力;風險因素;結構模型
  目前,由于我國煤炭處于惡劣的環境,造成開始條件有限,煤礦信息化較低,煤礦管理水平較低,中國已成為世界煤礦事故頻發的國家之一。如今,要想及時的確定煤礦安全風險,需要分析影響安全管的重要因素,加強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實現煤礦內在安全生產,已經成為煤炭工業亟待解決的問題。研究表明,加強安全管理可以防控安全事故,降低事故發生率,提高煤礦安全管理的效率,因此,有效的安全管理可以預防生產風險,為煤礦安全生產做出重要貢獻。
  1 研究樣本的選擇
  在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煤礦安全管理能力現狀,選取5所煤炭大學和部分代表性煤礦作為樣本,使用STATA12.0軟件分析調查數據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可靠性通常用克龍巴赫的Salpa值和CITC值來檢驗。一般而言,Kronbach的SalPHA值大于0.7且CITC值不小于0.3,一般來說,它比0.5更有效,問卷的總克朗巴赫值為0.913,未通過兩項工程質量狀況、信息收集和整理,最后,保留了21項內容,并且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有效性是測量和推理變量之間的匹配程度,效果越高,結果越好,使用STATA 12.0進行KMO和Bartlett球形測試。一般來說,KMO>0.9適用于因子分析,0.8~0.9大于0.7。球試驗結果表明,KMO值為0.834,適用于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測試用于測試變量的獨立性,價值越大越好。在本文中,Bartlett球形測試值為1548.32,相應的概率SIG為0,結果表明存在顯著差異。
  2 研究假設
  煤礦安全管理能力是有效有效疊加而形成的,其中的安全行為是其核心力量。行為管理包含技術管理、創新管理等內容,其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組織故障率和員工的安全。因此,安全管理能力的變量是潛在內生的,其余的外生因素,作出如下假設。
  假設其他因素可以影響安全行為能力:
  假設HA1:其中的影響因素包括:引領安全管理質量和理念,改進和實施法律法規體系、環境安全、信息源和相關信息建設,以及適應安全決策能力、安全管理能力;
  假設HA2:假設有影響人身安全的重要內容:監管體系的適應性與安全體系的實施、人員的專業水平、設備先進水平、環境安全、安全管理能力及信息建設水平。
  假設HA3:影響人力建設的相關內容:安全管理質量和理念、法律法規、職業技能和設備水平的完善和實施。
  3 模型假設和測試
  3.1 模型的構建
  測量模型和結構方程:StructuralEquationModel(SEM)是由瑞典統計學家KarlG.Joreskog和她的合作者DagSorbom在20世紀60-70年代提出的。測量模型(MeasurementModel)主要表示潛在變量和觀察到的變量之間的關系,已經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社會科學、行為科學、管理科學等。其被分為外潛在變量上的內源性潛在變量和內源性變化的影響。SEM是現代社會科學和行為科學研究的主要工具,適用于復雜的多因素相關分析,風險因子提取和評價指標體系優化,它已經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社會科學,行為科學,管理科學等。
  該模型的結構如下:
  首先,煤礦安全行為管理能力的四個因素是內生的潛在變量;其次,其他四個因素是外生潛變量;第三,48個風險問題被描述為觀察到的變量;第四,基于問卷的協方差矩陣,使用AMOS 17.0軟件工具進行建模。結構方程依賴于理論推理和假設,是否合理需要模型來驗證潛變量和觀察變量之間的關系。根據相應的試驗標準,將模型進行了測試,在調整原始影響因子測量系統后,使用SEM模型以及STATA12估計。
  3.2 模型檢測和修正
  根據修改的建議,該模型正修正每個鏈路以及重新測試參數,并重復該過程的每個步驟,直到滿足模型參數。
  4 結論
  ①它可以實施安全組織的行為規范,制定相應的法律制度,指導員工的安全觀念,提高領導者和員工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感,并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和員工約束機制。
 ?、诎踩芾硎翘岣甙踩闹匾侄?。加強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相關安全體系的建設,以及安全管理的實施在煤礦安全管理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③隨時間的變化和煤礦安全管理的動態性要求,需要對安全管理進行創新。煤礦安全管理部門的領導必須制定整體規劃,真正實現安全管理理念和思路,創新安全管理流程,消除安全管理的潛在問題,真正實現煤礦安全管理的高效率。
  參考文獻:
  [1]席煜宸.煤礦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探討[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0,20(1):159-164.
  [2]李合軍,劉鐵忠,等.煤礦安全管理能力理論框架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0,6(5):143-14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451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