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俄羅斯現代中小學音樂教育體系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啟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音樂文化是每個國家整體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承擔著擴大國家世界影響力,增強國家民族融合,促進國家文化繁榮的重要使命。俄羅斯的音樂文化享譽世界,而俄羅斯的音樂教育更是歷史悠久,本文通過回顧俄羅斯的音樂教育發展史,借鑒俄羅斯的現代中小學音樂教育體系,進一步探討我國中小學的音樂教育問題,從而有助于我國音樂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中國;俄羅斯;音樂教育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實力不斷提高,我國人民的幸福指數直線上升,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就需要不斷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而國家的軟實力就是教育和文化建設。進入21世紀,我國的音樂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尤其在黨的教育方針的正確指引下,堅持發展素質教育,不斷提高全國的音樂教育發展水平。在新時代的新形勢下,我國的音樂教育還需要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因此,我們不僅要將目光放在全國音樂教育的普及上,還應放在全國中小學音樂專業教育的發展上,只有這樣我國才能逐步實現全民的音樂教育。
  中國與俄羅斯在音樂文化領域一直保持著密切的交流。俄羅斯高度重視本國的音樂文化發展,不僅擁有眾多的世界級音樂大師,還擁有眾多專業的音樂教師、教育機構及教學理論。俄羅斯有超過兩百年的音樂教育史,并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完善的音樂教育體系,既實現了全民的音樂教育,又增強了全民的音樂文化認同感。為此,我們需要對俄羅斯的音樂教育史和現代中小學的音樂教育體系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回顧俄羅斯的音樂教育發展史
  時間最早可追溯到異教時期(多神教時期,未建立統一的宗教信仰),當時俄羅斯的民間傳統音樂經驗多以口頭的形式從這一代傳播到下一代。自10世紀到17世紀中葉,俄羅斯音樂藝術受宗教影響分成了兩種根本不同的形式,一種是正統(東正教)歌唱藝術,一種是民間傳統歌唱藝術。從音樂教育的層面來講,它們分別為正統音樂教育和民間音樂教育,然而主要的發展焦點是正統音樂教育。17世紀下半葉,沙皇取消了關于限制民間音樂發展的官方禁令。18世紀末,隨著世俗音樂的發展,俄羅斯音樂教育也逐漸開啟了嶄新的篇章。
  19世紀初,鋼琴教學法誕生。在此之前,業余鋼琴演奏者大多在貴族家庭和社會藝術沙龍中培養,隨著鋼琴教學法的誕生,逐漸為專業的鋼琴演奏教學鋪平了道路,并且也在非音樂的教育機構中出現了鋼琴演奏的教學課程。19世紀30年代,格林卡的第一部歌劇《伊凡·蘇薩寧》(公演時曾被下旨更名為《為沙皇現身》,直至十月革命后恢復原名)在圣彼得堡首演成功。至此,偉大的作曲家格林卡被認為是俄羅斯聲樂學校的創始人。與西歐類似,俄羅斯聲樂學校形成于19世紀上半葉,它是結合了聲樂表演原理和聲樂教學方法的教育機構。從俄羅斯國家音樂文化的角度出發,這個教育機構聚集了俄羅斯的民族歌曲作品、宗教歌曲作品及優秀作曲家的歌曲作品。
  19世紀中葉,俄羅斯音樂教育的歷史進程與魯賓斯坦兄弟關系密切。1859年,在安東·魯賓斯坦的倡議下在圣彼得堡成立了俄羅斯音樂協會,其主要目的是發展音樂啟蒙教育。1860年,安東·魯賓斯坦主張在圣彼得堡開設公共音樂課程,其創建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吸引音樂愛好者進行專業的音樂學習。盡管這些音樂課程都是免費的,但是安東·魯賓斯坦也通過這種方式聚集了一批有能力的音樂教學人員。1862年,安東·魯賓斯坦等人創辦了俄羅斯的第一所音樂學院——圣彼得堡音樂學院,而這些教學人員也成了該音樂學院的第一批音樂教師。1866年,安東·魯賓斯坦與他的弟弟尼古拉·魯賓斯坦共同創辦了莫斯科音樂學院(后更名為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至此,通過魯賓斯坦兄弟等人的努力使俄羅斯的音樂教育步入了正軌。
  19世紀下半葉,在利亞多夫、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和塔涅耶夫的提議下創建了開放性的音樂學校,盡管這不是專門針對兒童的音樂教育學校,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音樂教育機構的多樣化。到19世紀末,俄羅斯的音樂教育浪潮已席卷全國各大城市,并且開始出現私立音樂學校。
  19世紀是俄羅斯音樂文化蓬勃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誕生了俄羅斯著名的音樂作曲家和教育家,如格林卡、柴可夫斯基、穆索爾斯基、居伊、里姆斯基·科薩科夫、鮑羅丁、巴拉基列夫、達爾戈梅日斯基、塔涅耶夫、阿連斯基、安東·魯賓斯坦、尼古拉·魯賓斯坦等。
  進入20世紀,隨著君主制被推翻,俄羅斯的社會政治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1917年10月25日(俄歷),十月革命爆發。在這場偉大的歷史事件背后,俄羅斯的音樂教育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根據人民委員會的一項法令,圣彼得堡音樂學院和莫斯科音樂學院被迫脫離與俄羅斯音樂協會的從屬關系,并被宣布統稱為人道主義大學。至此,俄羅斯音樂協會已基本不復存在,同時受到波及的還有私立音樂學校及教堂合唱團等。值得慶幸的是,圣彼得堡音樂學院和莫斯科音樂學院在極其嚴苛的條件下依舊以保護音樂文化為己任,繼續堅持開展音樂活動,進行高水平的音樂教育。
  20世紀雖然是俄羅斯歷史上比較波折的一個時期,但是也出現了一批優秀的音樂作曲家和教育家,如拉赫瑪尼諾夫、格里埃爾、格拉祖諾夫、斯克里亞賓、普羅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米亞斯科夫斯基、卡巴列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等。
  從1917年爆發十月革命到1922年建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俄羅斯的音樂教育在極度復雜的社會政治背景下艱難前行,并逐漸開始重視和發展兒童音樂教育。1918年,在俄羅斯圣彼得堡建立了第一所國立兒童音樂學校(以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命名)。20世紀20年代,通過阿薩菲耶夫、索夫羅尼茨基、亞歷山德羅夫等著名音樂家的不懈努力尊定了俄羅斯音樂教育的方法論基礎。然而,在方法論建立之初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例如需要區分專業音樂教育和業余音樂培訓;需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將音樂教育劃分為幾個階段;伴隨著音樂教育機構的多樣性,有些教育機構(工作室、技術學校等)甚至沒有明確的教育定位,因此需要確定不同音樂教育機構的培養目標及對象等。到20世紀20年代后期,俄羅斯主要包括兩種類型的音樂教育機構:一種是針對兒童音樂教育的教學機構,一種是針對成人音樂教育的教學機構。   1932年,在莫斯科音樂學院成立了少年部,供有能力的青少年提前進入大學開始系統專業的音樂學習。1935年5月,根據蘇聯政府的法令將莫斯科音樂學院少年部正式改名為中央音樂學校。至此,俄羅斯基本形成了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的音樂教育體系。
  20世紀70年代中期,完整的俄羅斯音樂教育體系正式確立,并一直沿用至今。這套教育體系使俄羅斯音樂教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不僅為俄羅斯培養了很多世界級的音樂大師、專業的音樂教師及音樂工作者,而且也提高了俄羅斯人民的整體音樂素養,加深了俄羅斯人民對其國家音樂文化的認同感。
  二、俄羅斯現代中小學音樂教育體系
  目前,俄羅斯的音樂教育制度根據其國家發展的整體目標進行了一系列革新,并充分突出現代化特點。藝術教育在俄羅斯一直發揮著重要的社會功能,它促進了俄羅斯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和社會凝聚力,致力于在科學、管理及生產的各個社會領域中提高俄羅斯人民的個人競爭力,發展俄羅斯人民的創新性思維模式。
  俄羅斯著名的音樂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提出音樂教學的重要準則包括吸引力、藝術性、教學的合理性、教育的重要性。因此,為了深入拓展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就需要不斷完善音樂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根據2014年的統計,在俄羅斯建有3089所兒童音樂學校和兒童藝術學校(含音樂系、部),176所中等和45所高等音樂教育機構。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里,非國立的音樂教育機構為俄羅斯的音樂教育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些兒童音樂學校、藝術學校及工作室在教學計劃、教學方法及教學材料等方面的選擇上擁有更多自由,從而在塑造學生的個性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俄羅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要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形成個人的音樂興趣和審美品味。這即是為了在學生成人后具有穩定的音樂興趣和審美品味,也是為了完善學生的民族意識、情感態度及價值觀。下面,根據俄羅斯的音樂教育現狀,重點概括俄羅斯的現代中小學音樂教育體系:
 ?。ㄒ唬┢胀▽W校的音樂教育
  俄羅斯普通中小學的教育系統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4年制的入門普通教育;其次是5年制的基礎普通教育;最后是2年制中等普通教育。音樂課是俄羅斯普通中小學的免費必修課。它的課程設置與我國類似,一般每周一節課,每節課的持續時間是45分鐘。
  俄羅斯普通中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聆聽鑒賞音樂作品;器樂演奏;聲樂演唱(獨唱、合唱);音樂戲劇表演;音樂律動等。這些教學內容在課堂上的呈現方式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如歌曲、舞蹈、戲劇、謎語、游戲、繞口令及民間禮俗等。
  俄羅斯普通中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活動主要包括:
  1、知識技能的教學活動。以知識為優先,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水平。
  2、靈活性的教學活動。根據課堂上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調節教學方案,以達到理想的教學實施效果,組織開展豐富的課外音樂教學活動。
  3、個性化的教學活動。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制定學生個人的培養方案,以適應每個學生的發展需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
  4、語言交際的教學活動。注重師生交流互動,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自我表達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俄羅斯普通中小學在音樂教材的選擇上具有充分的自由,原則上音樂教師可以選擇多個版本的教材交叉使用,可以說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音樂家在普通中小學音樂教材的編著上一般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的神經系統狀態。教材能吸引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保持積極穩定的學習態度。如果損壞了學生的神經系統狀態,將明顯引起學生迅速疲勞的反應,從而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
  2、學生的認知體驗。教材能使學生掌握基本概念,明確一般事實,擁有辨別事物本質的能力,區分事物類似性與差異性的能力,具有保持精神集中的推理論述的能力。
  3、學生的感官體驗。教材能使學生感受并表達自身的情緒與情感狀態,從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
  4、學生的交流體驗。教材能使學生學會聆聽他人,可以對他人的提問與發言給予積極的反饋,可以與他人進行學習交流并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5、學生的活動體驗。教材能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活動,同時也能使學生自己根據具體的活動范例開展活動,進而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
  6、學生的社交體驗。教材能使學生具備團隊協作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力。
 ?。ǘI學校的音樂教育
  俄羅斯具有一套專業的音樂教育體系,主要是為了培養包括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音樂理論家、音樂教育家及音樂教師等專業的音樂人才。俄羅斯中小學的專業音樂教育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兒童音樂學校,也包括兒童藝術學校的音樂系、部。
  原則上,兒童音樂學校允許學生除了參與普通中小學免費的音樂課程外,同時進行附加的專業音樂學習,以獲得系統的音樂知識與技能。大多數的兒童音樂學校屬于俄羅斯聯邦的各州及各市政機關,因此學費很低。兒童音樂學校的學生入學年齡通常是7、8歲。然而,入學涉及競爭選拔機制,一般需要提前一年為入學考試做充分的準備。幾乎在所有的兒童音樂學校中學生們都被教導學習諸如視唱練耳、音樂史、樂理等基礎音樂常識與音樂理論,學習一種或兩種樂器,并參與合唱或合奏排練。因此,在兒童音樂學校中學生們可以系統地掌握關于音樂的知識與技能,提高自身的音樂表演能力與創造力。
  最低級別的兒童音樂學校是7年制,提供普通的音樂專業教育,教學科目主要包括樂器演奏(獨奏、合奏);聲樂演唱(獨唱、合唱、重唱);視唱練耳;音樂常識與音樂理論等。
  最高級別的兒童音樂學校是8至9年制,除了普通的音樂專業教育外,十分注重發展學生的主項技術水平(如,鋼琴、小提琴等),期間根據學生個人的音樂能力發展水平允許跳級。這個級別學校的學生正常畢業正好也是普通中小學的九年級結業。   第二個階段是中等專業音樂學校。
  根據學制長短不同,這類學校主要包括兩種模式:
  1、學制為11年的中等專業音樂學校。
  這類學校結合了文化課教育和音樂課教育,學制為11年,并且完全免費。同時,這類學校的學生水平也遠遠超過了本年齡段地區其他音樂學校的學生水平。在畢業后,學生們可以直接進入俄羅斯著名的音樂學院繼續深造。如果選擇了這類學校,便無需通過其他的教育模式來考取音樂專業類的大學。然而,這類學校的考核機制極其嚴格,更多則是為了選拔資質優秀的、有天賦的學生。
  這里最著名的學校要數中央音樂學校(原莫斯科音樂學院少年部)。目前,中央音樂學校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培育高級音樂家,為特別有音樂天賦的青少年提供更富有成效的學習條件,通過特殊的音樂課教育和文化課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智力與藝術發展水平,使他們有機會創造并取得很高的音樂成就。
  2、學制為4年的中等專業音樂學校。
  這類學校是兒童音樂學校的延伸,課程通常是免費的,主要是為了培養具有一般資格水平的音樂家,包括演奏家、歌唱家、指揮家和音樂教育家等。畢業后既可以到幼兒園、兒童音樂學校、普通中小學校、管弦樂隊、合唱團等地工作,又可以選擇考取音樂專業類的大學繼續深造。
  需要提到的是特殊的中等專業音樂學?!箍聘衲林械葘I音樂學校。這所學校要求學生完成普通中小學九年級的學業取得結業證書,同時完成兒童音樂學校的學業取得音樂培養的畢業證書。以此為基礎在該校繼續學習3年,便可以獲得中等職業教育文憑。這樣畢業后既可以幫助學生就業,也可以幫助學生進入格涅辛音樂學院繼續學業。
  中等專業音樂學校是音樂專業學生考取音樂專業類大學的必經之路,所以在兒童音樂學校結業后,學生們需要根據自身的音樂能力發展水平決定是否繼續學習音樂專業。如果選擇放棄繼續學習音樂專業,也可以回到文化課的學習中繼續普通中小學的各項課程為將來的大學考試和面試做準備。在俄羅斯大多數的家庭都愿意讓孩子從小就接觸專業的音樂教育,即便不能成為專業的音樂家,也能成為具有一定專業水平的音樂愛好者。
  三、俄羅斯現代中小學音樂教育體系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啟示
  目前,我國的音樂教育主要包含四個方面,分別是學校音樂教育;師范音樂教育;專業音樂教育;以及社會音樂教育。然而,我國的中小學音樂教育更多的是圍繞普通學校的音樂教育。近年來,我國的音樂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始終堅持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努力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目前,我國的普通中小學音樂教育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以“人”為本,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
  為了進一步發展我國的音樂教育事業,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全國中小學的音樂專業教育,下面,著重分析俄羅斯現代中小學音樂教育體系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啟示:
 ?。ㄒ唬┬枰龑Т蟊姷囊魳方逃砟?
  老一輩的人曾將“唱戲”看作是“下九流”之事,而到現代更有人將選擇學習藝術類專業看作是文化課成績差的無奈之舉。這些不公正的歪理邪說,對形成中國人民的音樂教育理念造成了不利影響。雖然,大多數的家庭都愿意讓孩子多掌握一門才藝,例如選擇學習一門樂器,然而更多的家長更看重選擇學習西方樂器,而忽視民族樂器。在家庭音樂教育中,最常見的學習音樂的目的就是考級和升學。我國的普通中小學音樂教育最主要的階段是九年義務教育,然而隨著課業的增多和考試的臨近音樂課卻始終避免不了被主課侵占課時的可能性。從大眾音樂審美的角度出發,更多的年輕人更愿意選擇流行音樂,甚至是一些流行一時的低俗音樂;從大眾文化認同的角度出發,更多的年輕人更愿意花錢看一部上映的電影,卻不愿意走進劇院看一場體現高雅藝術的音樂會。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引導大眾形成正確的音樂教育理念,進而使大眾建立正確的民族意識、審美態度、價值觀、以及文化認同感。
 ?。ǘ┬枰獌灮魳氛n程的教學模式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的音樂教育學術研究得到了蓬勃發展,并開始積極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音樂教育體系。進入21世紀,考慮到全國各地區中小學的音樂教育發展水平的差異,我國高度重視中小學音樂教材的編著,其中包括學生課本、教師參考用書、音響音像及多媒體材料等。然而,為了進一步擴展我國中小學音樂課程的豐富性還需要繼續優化中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模式。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學生們在踏入學校門檻之前就已經接觸到了大量的音樂作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音樂審美品味。所以,音樂教師如果只按照教科書展開教學勢必畫地為牢,對學生的音樂能力發展水平造成不利影響。為此,音樂教師需要優化音樂課程的教學模式,一方面要突破區域限制,增加課外的音樂教學活動,例如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去參觀各種劇院的音樂表演或戲曲表演,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劇院禮儀,樹立正確的音樂審美態度,提高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另一方面要突破文本限制,積極開展教學創新,增強音樂課程的趣味性,鼓勵在教學中體現音樂教師的個性化特征,例如用音樂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開始上課時用音樂的形式彼此問好,宣布下課時用歌曲的形式表達對彼此的感謝,這樣既刨除了過去死板的課堂教學模式,又培養了學生的道德素質,使師生建立起獨特的交流方式。
 ?。ㄈ┬枰岣咭魳方處煹呐囵B水平
  音樂教師是發展我國音樂教育事業的中堅力量。只有加大對音樂教師的培養力度,我國才能逐步實現全國范圍內的中小學音樂專業教育。為了提高音樂教師的培養水平,首先要注重未來音樂教師的培養,結合社會需求完善高校的音樂類專業教學計劃,增強高校音樂類專業大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以及知識與技能水平;其次要注重普通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培訓,結合普通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具體問題有針對性的對中小學音樂教師進行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同時需要結合國內外的音樂教育新動態改善中小學音樂教師的音樂教學理論與方法。  ?。ㄋ模┬枰纳茖W生的音樂學習條件
  現在社會的中小學生為了進行專業的音樂教育,存在很大程度的學習困難。一方面,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沒有設立專業的音樂教育學校,大部分有條件的家庭都是通過私人家教或私立的音樂培訓機構開展專業的音樂學習,因此課程的費用很高,而沒有條件的家庭基本也沒有機會接觸到專業的音樂學習;另一方面,即使學生從小便接觸了專業的音樂學習,大部分學生也只是選擇學習了某門樂器,試圖盡快提升音樂表演的技術水平,而沒有進行系統的音樂理論知識學科的學習,并且隨著文化課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學生選擇了半途而廢,不再繼續進行專業的音樂學習。由此,為了加大我國專業音樂人才的培養力度就需要從根本上改善我國中小學生的音樂學習條件,解決我國中小學生進行專業音樂學習的難題。只有這樣學生們才能接觸到專業的音樂教育,未來我國才能培養出更多世界聞名的音樂大師。(下轉第117頁)
  (上接第98頁)
 ?。ㄎ澹┬枰訌娨魳方逃脑O施建設
  我國的中小學音樂教育以普通學校的音樂教育為主,為了進一步拓展音樂教育的重要性,逐步實現全國的中小學音樂專業教育,就需要加強我國的中小學音樂教育設施建設。由于我國各個地區的音樂教育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所以需要考慮到各地區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完善音樂教育的設施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創辦專業的音樂教育學校完成具有較高水平的中小學音樂專業教育;鼓勵條件稍差的地區在普通中小學中建立音樂專業的教學部門完成具有一般水平的中小學音樂專業教育;最后,從師資力量、教學材料及教學設備等方面扶植條件艱苦的地區完成具有一定水平的普通中小學音樂教育。
  四、結語
  現代俄羅斯的中小學音樂教育體現出了全方面的、高質量的、現代化的特點,并十分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通過創新教學方法為其國家培養了大量的具有高素質的音樂人才。當今時代不僅是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也是教育全球化的時代。在音樂教育中,我們不推崇盲目“崇西”的學術態度,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音樂教育體系和教學理論。為此,也需要我國音樂界的所有同仁一起努力,使我國的中小學音樂教育真正走上專業化、系統化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 馬東風,張瑾.音樂教育理論與科研方法論[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14:1-57.
  [2] 陶亞兵.中俄音樂交流史事回顧與當代反思[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1:414-420.
  [3] 王耀華.高師音樂教育論[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28-131.
  [4] Abdullin E. B., Nikolaev E.V. Theory of music education:[M]. Moscow: MGPU: Prometheus,2013:431.
  [5] Doroshenko S.I. Music education in Russia: historical and pedagogical study:[M]. Vladimir: VGPU,1999:212.
  [6] Osenneva M.S. Theory and methods of musical education:[M]. Moscow: Academy,2012:264.
  [7] Program of development of the Russian music education system for the period from 2015 to 2020:[DB/OL].2019.02.07: http://legalacts.ru/doc/programma-razvitija-sistemy-rossiiskogo-muz ykalnogo-obrazovanija-na-period-s/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876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