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廠污水處理零排放工藝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隨著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要求,傳統的煤炭工藝必須要面臨一個凈化的問題。雖然隨著新資源的不斷開采和輸送,人們可以選擇的資源種類增多,但是煤炭依舊是最主要的資源類型,便宜、便捷,是絕大多數人和工廠可以承擔的,然而,它對環境所產生的污染也是不容小覷的,所以,煤化工廠的污水處理便成為了一個新的產業,循環利用,有效凈化,既發展了生產,也沒有過多的給我們的環境帶來負擔。
關鍵詞:煤化工廠;污水處理;零排放工藝
優化煤化工廠的工藝技術措施是為了有效的降低煤化工廠生產中的污染程度,隨著經濟的發展,對煤化資源的依賴愈發的加強,但與此同時,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卻也不堪重負,從而對煤化工廠污水處理系統進行優化,達到污水零排放的標準,滿足煤化工廠生產的安全環保性,最終達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結合的效果,污水處理零排放工藝的進步有效的提高了煤化工業生產的安全性和環保性,對煤化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類型進行分析,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廢水類型選擇最合適的零排放工藝,應用最新的技術,保證污水處理達到要求標準,進而達到污水處理零排放的效果。
1 污水處理零排放工藝
在煤化工廠當中,煤炭經過一系列的加工過程獲得一定的產品收獲,而作為燃料動力的水排放出來卻多了很多的有害物質,煤炭經過處理產生了煤化工生產所需要的成分,如水煤漿氣化工藝中,獲得高品質的水煤漿,經過進一步的加工處理,獲得需要的化工產品,實現工廠所追求的經濟效益,這個過程當中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大量的污水,而這些污水大致分為有機廢水和含鹽廢水兩種類型,有機廢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是COD,含鹽廢水的污染來源較多,包括煤氣的洗滌,水循環系統中的排水,甚至是生化處理中的廢水。污水處理零排放的工藝最主要面向的對象還是洗滌廢水,這些污染物的雜志較高,并且處理起來的難度較大。
整個工藝的過程是很復雜的,主要是由三個系統組成,分別是活性焦吸附、膜分離和濃水再利用系統。具體實施是將廢水通過疊片式過濾器,先去除水中的大分子有機物和懸浮物,然后由一級超濾膜回收凈水,將經過預處理的廢水通過正滲透膜,在通過FO膜之后得到FO淡汲取液,利用高壓泵將FO淡汲取液泵入高鹽濃縮膜,生成的濃水作為汲取液回收,進入二級膜凈水,最后進入三級反滲透膜,生產的淡水最終是作為工業用水的,三次凈化之后,基本就可以達到工廠循環水的使用要求,污水處理基本完成。就這樣采取科學高效的污水處理技術,工廠廢水中的有害物質經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在對污水成分進行科學分析的前提下,對癥下藥,選擇最合理的處理方式。使其可以達到重新利用的標準,保護環境,節約資源,雙管齊下。
2 不同種類廢水的處理工藝
比如高溫氣化工藝中所產生的廢水,這種廢水的雜質較少,一般用生化處理技術,最終用于冷卻水系統。而中溫氣化工藝中所產生的廢水COD的含量是比較高的,只有先采取預處理的措施,才能繼續采取進一步的處理方式。選擇最佳的絮凝劑,對有機廢水進行絮凝沉降作用,雜質清除掉之后,再用氧化劑,實現催化氧化的效果,當水中的COD含量降低之后,選擇超濾反滲透處理,回流到冷卻水系統之后,再做二次的重復利用,這樣一來,既替代了工廠生產所需要的工業用水,而且還不需要將它排到外面的干凈水源當中,恰好避免了二次污染。
這類廢水的雜質含量比較高,需要采取膜處理技術,通過膜濃縮的作用,將污水中的雜質進行濃縮,雜質從廢水中分離之后,廢水當中只留下高度鹽,對于水和鹽的分離便可以采取蒸發結晶的方式來加以實現,低溫蒸發結晶器材質為塑料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這種材質耐腐蝕,可以承受高濃度鹽溶液。用這種方法得到干凈的水之后,還是要回歸到冷卻水系統當中,進行循環使用。其中蒸發結晶主要有蒸發和結晶這兩套系統,蒸發系統最佳選擇是降膜蒸發技術,在這個過程當中產生的二次蒸汽通過蒸汽壓縮機的升溫升壓,進入蒸發器殼程循環利用,這種方式同時也會降低成本。而結晶系統是利用溶液閃蒸原理,是將蒸發之后的濃鹽水進行濃縮。經過蒸發結晶之后,產水水質達到優質再生水的水質標準,這樣就可以重新回到冷卻水系統,用于鍋爐的補充水。
3 結語
煤化工廠污水處理零排放工藝是現如今污水處理的最佳途徑,它能夠保證污水的處理達到合格的質量標準,從而還可以將煤化生產后的水進行二次利用,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煤化工生產的安全性,還可以達到資源節約的目的。優化膜分離處理技術措施,結合分滲透,膜濃縮技術措施,強制循環壓縮蒸發的方法,這一整個過程結束之后,廢水處理就可以達到最優的效果,煤化工生產中的零排放的要求便可以達到。這同時是一個良性的循環系統,這一過程之后,本會污染環境的廢水變成了冷卻循環水使用,不僅是為工廠的生產提供了充足的循環用水,而且還會降低工廠的生產成本,最終,煤化工廠的生產效益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鄭宇.新型煤化工廢水零排放技術問題與解決思路[J].中國化工貿易,2015(35):56.
[2]彭飛.煤化工廢水零排放技術問題與解決思路[J].化工管理,2017(23):209.
[3]黃開東,李強,汪炎.煤化工廢水“零排放”技術及工程應用現狀分析[J].工業用水與廢水,2012,43(05):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94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