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教學中自主學習與合作模式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指引他們朝著正確方向去突破自我,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堅持以生為本、因材施教原則,通過教學模式重構、教學步驟簡化、有效策略實施,讓學生切實感知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這對他們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雙向發展而言是非常有利的,當然,還揭開了素質教育的嶄新篇章,實現了初中教育事業長遠規劃的目標。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語教學中自主學習與合作模式的構建。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自主學習 合作模式 構建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108-01
應試教育觀念深入人心,傳統教學模式單一而固化,這束縛著教師教學思路的多元化轉變,學生個性化成長意識的迅速建立。新形勢下的初中英語教學,要把關鍵點放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小組合作能力的培養上,從不同角度出發,引用趣味元素,改善弊端現狀,是教師們必須完成的一項艱巨任務。對此,筆者簡單闡述了幾點新的看法,希望能為中學生英語認知水平的提升起到積極的影響,提供強大的助力。
一、科學設計教學流程
初中英語教師組織課堂的教學活動時,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他們個體間的差異、理解能力的強弱、思維活躍程度等等;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意愿,把他們按照一定原則進行分組,從而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構建和諧的共處關系;還要巧設一些討論點,促使學生在自主分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克服困難,大膽創新,最終成為有理想、高素質、優秀的人[1]。比如,學習《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一課時,針對教學模式的構建和教學步驟的簡化,我是這樣做的:第一步,將成績優異、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分成一個小組,將學習態度不夠積極、認知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生分成一個小組。布置任務后,鼓勵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皟灥壬苯M應該通過本單元知識的進一步學習,更加熟練地運用目標語言進行交際活動。“后進生”組應該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基礎能力,選擇性參與練習活動,爭取在循序漸進中發現英語學科的魅力所在,進而產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養成合作探究的習慣。同一層次學生展開合作的時候,教師必須發揮點撥、指導的作用,并用“Come on,believe in yourself.”“Challenge yourself, you can.”“Great, you did it!”等鼓勵性語言,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接下來,在和諧氛圍中進行師生有效互動,教學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初中生使用英語交流情感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構建自主學習與合作模式,設置合理的內容,提高學生的興趣。與此同時,要在交流方面不斷地增加難度,使學生感受合作的優點,體會自學的樂趣。有的時候,學生學習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影響,就會產生抵觸情緒和厭學心理,教師幫助他們、引導他們,拓展知識外延,提升合作實效,這樣一來,后續實踐工作的推進將會變得更加順利,課堂煥發新的活力,學生思維能力、表達能力、應用能力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比如,講授《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相關內容時,教師可先介紹重點單詞:theater,comfortable,screen,worst,choose,carefully,reporter,No problem等,要求學生或是自主探究或者小組合作,通過網絡搜集一些資料,簡要說說:“Which movie do you like best?”“Which movie star do you like best?Why?”。然后,教師可再加大難度,幫助學生了解形容詞及副詞最高級形式的構成,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時間,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三、評價促進學生進步
教師有責任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鍛煉他們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能力。比如,我常評價學生的認知情況,嘗試用鼓勵性語言促使他們合作完成學習的任務;要求生生互評,給他們相互影響、相互監督、相互學習創造機會;提倡優等生幫助學困生,中等生與后進生合作,在民主的課堂氛圍中發現英語的魅力,實現個性化發展。一步一個腳印走向成功,未來,每個學生都能創造出屬于自己的新生活。
構建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模式,體現了以生為本原則,有利于英語教學水平的增長,課堂教學效果的優化。在今后的實踐中,我們仍需探索新的路徑,給學生人際交往、相互競爭、協調發展等優良品質的形成提供好的支持,消除兩極分化,達到共贏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東.初中英語合作學習的要素分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12):79-8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