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中式景觀的傳承與創新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發展,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也走上了復興道路,民族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增強,在園林設計上人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逐步增強,在園林設計上需要注入現代元素,也要保留傳統的韻味,打造符合現代人審美的一種新的園林景觀。基于這樣的背景,新中式景觀得以誕生且飛速發展,并被運用于各色設計中。新中式景觀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能夠能讓人體會到傳統文化內涵,其空間布局靈活多變,凝練唯關,能為居住者提供一個情感交流的空間場地。因此,新中式園林的產生也是一種歷史必然的結果。
  關鍵詞:新中式景觀;中式園林;創新
  1相關概念
  1.1新中式風格
  “風格”是一種藝術概念,指的是在某一時間內各類藝術作品所展示出的藝術、思想特征。針對“新風格”的思辨,早年間梁思成先生就有提到,關于建筑風格“中而新”是上品、“西而新”為次、“中而古”再次、“西而古”是下品之下的觀念,并指出“中而新”是中國建筑未來發展的途徑之一。隨著民族自信的提升,人們開始了一場對自我“風格”的探尋,伴隨著審美的變化、市場的需求、設計思想的更新,“新中式”風格進入到了人們的視野中。新中式風格不是對傳統文化元素的在現,而是通過提煉傳統文化的精髓,將傳統文化精髓用現代人的手法和審美在再現傳統空間韻味,在當今社會合適地體現傳統文化藝術。
  1.2新中式景觀
  “新中式景觀”被提出以來許多專家學者不斷對新中式景觀理論實踐的探索,但是到目前為止,對新中式景觀目前沒有一個權威的概念界定,“新中式景觀”。一部分人認為新中式景觀是指21世紀新中國成立以來所建造的園林,具有新時代特征的中式園林景觀;另一部分認為新中式景觀是以傳統文化為基點,在通過對傳統文化內涵精髓的理解的基礎上,提煉傳統文化精神內涵,融入現代設計語言,在現代空間營造出凝練唯美具有中國古典韻味的空間,符合現代人審美和生活的藝術形式。通過對各方論述的搜集與整理,筆者認為新中式景觀是基于中式傳統文化精神內涵的基礎上,通過提煉傳統文化的精髓,運用現代工藝,現代材料,借鑒當代景觀設計理念,營造出具有傳統韻味又符合現代人審美的藝術形式。
  1.3新中式景觀的特征
  自新中式景觀出現以來,對新中式景觀研究深入,我國地域范圍廣,按照流派來分,中國園林可以分為3大流派,北方園林,江南園林,嶺南園林,所以新中式景觀應該基于一定地域特點來分。但是不管怎么分都是基于中國的地域范圍內來分,。都有一定的共性。新中式景觀都是基于中式景觀的基礎上,是對傳統中式的繼承和發展,具有傳統中式的元素,造園手法,空間營造特點等,也會注入現代的元素和審美,比如新工藝,新材料的運用等,因此,總結了新中式景觀具有4點特征:(1)新中式景觀傳承了傳統園林的造園手法,借景,漏景,對景等造園手法,揉合現代空間按設計手法,營造符合現代人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詮釋中國傳統精神,具有傳統的風骨、氣韻、形神、心源。(2)都是從傳統中華文化中提煉中式元素,運用新工藝,新材料,打散重構傳統圖案再現傳統文化精神等是新中式景觀的一大特征。(3)使用我國傳統的色彩,淋滴盡致地表現出現代人眼中的新中式景觀,擁有新的氣質和神韻。(4)新中式景觀中植物的空間營造與配置沿襲中國特色植物配置,并加以簡化,簡潔明朗,多以自然型和修剪整形植物種植配置,植物層次少,注重講究意境。
  2新中式景觀研究現狀
  新中式景觀是未來國內景觀設計的一個方向之一,近幾年在國內掀起了中國風的熱潮,從建筑,室內,景觀不斷的拓展到各個領域,關于新中式理論也在不斷的探索中。2006年,由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靈活的運用中式元素融合到現代建筑和現代景觀中去,取得了很好效果,揭開傳統中式元素與現代元素融合的序幕。2005年,深圳萬科第五園項目落成,新中式景觀獲得了市場上廣泛的認可,受到人們的追捧,新中式景觀正真走向了市場商業。2008年,奧雅設計的秦禾運河岸別墅大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市場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從此新中式景觀開始走向各個景觀層次,從宏觀帶到微觀,都掀起了一股新中式景觀的熱潮。運河岸上的院子代表了新中式景觀在別墅大院的成功應用,御府77號代表了新中式在公寓項目中的成功應用,保利東郡代表了新中式景觀在中高密度社區中的成功應用,并分別獲得了2013年度最佳別墅獎冠軍、最佳公寓獎冠軍、最佳樓盤獎冠軍。這3個項目的市場認可和獲獎殊榮標志著新中式景觀成功進入一線景觀市場,同時,隨著一個個項目落地,研究新中式景觀的理論也更加深入。在實踐探索中,新中式景觀應用理論探究逐漸豐富。(1)局部探索階段在2006年前,許多學者就關于地域性景觀設計提出了看法和觀點,要求設計要結合地域文脈,反對現代主義的景觀設計,以此同時提出繼承中式文化元素,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論層面上,研究中式園林的造園手法,中式元素在現代中的應用。這段時間研究的深度和廣度較為片面。(2)整體探究階段在2008年后,奧雅設計的新中式景觀取得的成功,研究新中式景觀從片面到整體的研究,探索新中式景觀與古典園林關系,新中式景觀的空間布局,設計手法,設計的策略,探索研究新中式景觀的優點和不足,對此提出了許多理論研究。(3)深化研究階段2010年后研究新中式景觀理論實踐進入深層次階段從局部到整體的研究,有關新中式景觀設計方向和應用的研究被提出,基于傳統文化,中國各的地方的地域文化的基礎上,新中式景觀設計被應用到各個景觀設計中,從宏觀的規劃,到中觀的居住區到微觀層面的庭院設計,這段時間的研究更加提倡繼承的精髓和文化,強調“新”和“中”有機結合??傮w來說依舊是實踐多于理論,在實踐中總結理論,在理論中實踐,但是并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新中式景觀理論體系。
  3新中式景觀繼承和創新
  新中式景觀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中跨越了一大步,但是目前走向了一個極端,沒能徹底走向創新,新中式景觀依然停留在對中式元素的提煉和搬運階段,沒能從傳統園林的影子中走出來?,F在人們都在談論要繼承傳統園林的精髓,但是在實際的設計中,人們很難把傳統的精髓運用到設計中,最后更多的知識停留在對元素的停練階段。因此,要做好新中式景觀,就必須對中式園林的加以研究和了解。
  傳統園林在造園中講究“雖有人做,宛自天開”的境界,中國園林造園思想主要受儒,佛,道教等影響,其中受到到家思想影響最大,到家提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對古典園林影響深遠。無論是園林的整體布局,還是局部的設計,還是園林園林小品都顯得自然,不留有人工的痕跡,達到與自然景物一致。古典園林是空間和時間結合的藝術,古典園林造園中很講究意境,一拳則太湖千尋,一勺則將湖萬里,在一個很小空間中,能將一種意境表達的淋漓盡致。中國古典園林的“道”和“意境”一致貫穿整個古典園林的發展。不管中國古典園林的形式發生何種變化,“道”和意境“的追求是古典園林不變的法則。
  因此,時代在變化,在新中式景觀的繼承和創新的問題上,筆者覺得“道”要全部繼承,老子曾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法自然”“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其思想追求的是道法自然,即萬物和諧統一的辯證思想,一種無為的思想境界。人在進行社會生產活動時應該遵循自然的法則規律,在景觀設計中也應尊重自然,尊重場地,做到不破壞環境,做到自然和諧美的意境。而“意境”則是傳承,傳承是在繼承中改變,取其精華,取其糟粕,在運用中傳承傳統對與中造園的這種思想意境,同時去除傳統中不符合現代生活的部分。例如,在現代庭院中模仿古典園林這種造假山形式凝練的意境,與現代建筑格格不入,與環境格格不入,對于這種造園意境要革新。其次,在造園手法上要“中西結合”將引入西式的造園手法,結合中式造園手法,運用到新中式園林設計中。最后,在形式上要創新,保留傳統的這種中式韻味中革新,創造一種新的形式,在材料,工藝,色彩等方面革新,是造園更加環保,美觀,符合現代人的生活情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81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