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直播對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的影響及對策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大眾傳播機制在不斷地發生改變。而以自媒體為中心的網絡直播手段也就逐步形成了為大眾所消費的產業方式。播音主持專業受到媒體傳播形態發展的影響,應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因此,在培養人才時應更加注重傳媒發展的新趨勢,改善教學手段,從而培養出更具實踐性的應用技術型傳媒人才。
關鍵詞 網絡直播;影響;傳媒發展
1 網絡直播體現了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方式的變化
1.1 信息生產方式的變革
網絡直播是依托互聯網的技術基礎, 以移動終端的設備或者是程序為支撐, 由興趣形成的網絡視頻信息交互傳播的模式。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移動性、易操作性、便攜性等特點充分地體現在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上,這些賦予受眾可以自由傳播信息的權利。通過媒體平臺進行信息的接收和傳播, 這樣信息的傳播范圍被拓展得更加寬廣, 同時信息的傳播可以突破時空而交互存在。傳統媒體傳播信息都有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信息的產生、傳播也帶有即時性的特點。但是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網絡直播中,我們可以以“不在現場”的身份參與到另一時空的網絡直播中,這個過程帶有明顯的“在現場”特征。恰恰是這種“不在現場”和“在現場”的狀態加速了各種媒介之間的融合,重塑了信息生產的方式。
1.2 信息傳播主體的變革
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幾乎人手一部,用戶行為習慣發生顯著變化:移動化、碎片化、交互式體驗漸成常態,新的渠道與工具更是層出不窮,無論是草根、網紅還是明星大V,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流量中心。在傳播主體多元化的同時, 受眾獲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受眾使用媒介的互動性增強,不再滿足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加入到信息的傳播、生產過程中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傳播媒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知識的數字化傳播成為知識傳播的常態,新媒體的不斷涌現,則加速了這一態勢。不但如此,以互動性作為基本特征的新媒體,還大大激發了個體在知識傳播中的能動性, 使之由被動的受眾轉變為傳播者。
新媒體時期的信息傳播主體,從內容生產上來看,主要包括PGC、UGC、BGC,其中用戶生產內容成為新媒體時代的最鮮明標志。用戶生產內容使得“微內容”興起,以微博為例,每個微博用戶都可以在140 個字內發布信息,曬照片,發狀態。微內容的傳播不但使得受眾擁有了自主話語權,造成了信息生產的“去中心化”態勢,并逐漸呈現出個性化、碎片化的整體特征,也使傳播主體擁有多樣化的傳播渠道,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同樣可以成為網民傳播信息的渠道。
傳統媒體的議程設置造就的一元話語場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已經被打破,在龐大的信息面前,任何受眾都可以隨時發聲“直播”,微信、微博、直播平臺往往可以超越傳統媒體最先發音, 受眾也不再把傳統的報紙、廣播、電視作為唯一獲取信息的渠道。伴隨著這種變化, 受眾的身份和角色也由單純的受眾轉換為消費者和傳播者, 同時這個身份的個性化越來越強,社會化傾向也越來越明顯。新的環境下受眾同時具備了多種屬性,個性化和社會化傾向更突出。有了更多話語權,受眾的需求也開始多元,對長篇累牘的信息不再感興趣, 不再喜歡花費太多腦力進行深度思考[1]。
2 網絡直播對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的影響
2.1 積極影響
網絡直播對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首先,網絡直播的普及化發展,為播音主持專業人才提供鍛煉的機會,讓他們可以借助網絡平臺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臨場反應能力。例如,根據節目需要的活動主題,規定播音主持在規定時間進行直播,向網友介紹相關的文化內容。主持人可以根據直播中觀眾的互動反應及意見,明確自身不足之處,從而調整主持風格和內容。其次,通過網絡直播鍛煉主持能力的同時還可以糾正不正確的言論及價值觀念,提高播音主持人才的職業素養及道德品質。
2.2 消極影響
網絡直播的普及化發展,對播音主持專業的地位產生動搖。新的傳播方式的興起,傳統中以電視為主的傳媒方式受到嚴重沖擊,網絡直播吸引了龐大的吸引力,播音主持專業的發展前景不佳。與此同時,網絡直播將會對傳統傳媒形式產生沖擊,播音主持專業人才的價值觀念、主持風格等會受到一定影響[2]。
3 網絡直播對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影響的解決對策
3.1 培養正確價值觀念
網絡直播的產生及發展,對于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工作開展產生一定影響,其中亟待解決的為,如何引導播音主持人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我國網絡信息技術發展起步較晚,因此,針對網絡環境的監督及管理力度不足。在網絡環境錯誤的價值觀念泛濫,部分網絡主播為了獲得更多關注度,繼而得到經濟收益,直播的內容較為低俗。這種對經濟利益的盲目追求,極易影響播音主持人才正確價值觀念的樹立。
3.2 明確專業發展定位
網絡直播對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影響的解決,應找準播音主持專業的發展定位,培養出具有職業競爭力的專業型人才。相關高校應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與新媒體行業相結合,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與時代精神的專業人才。例如,在2016 年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與花椒平臺進行合作,宣布成為國內首家直播學院。基于人才培養目標的準確定位,提高播音主持專業的有效性及準確性。
3.3 整合專業教育資源
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播音與主持專業的發展,應注重整合社會中的專業資源,實現教育教學活動的優化升級發展。在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中,根據每個主持人才的性格特點及專業能力基礎,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思路,提高專業化人才的實踐能力。播音主持專業應結合時代發展的腳步,尤其是媒體環境日新月異,更應實時了解媒體傳播形態的發展。播音主持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應不斷改進,結合大的媒體環境和發展趨勢,把握傳媒文化行業發展的新動向,學習相應的信息。在人才培養中既滲透和運用了新的傳播形態,同時又使人才實踐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培養既滿足受眾多樣化的需求,同時又不失專業技能和素養的媒體人才,是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新目標,因此,這對于播音主持專業教育而言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雪姣,郭紋,李甜.應用型本科院?!稄V播播音與主持》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戲劇之家,2019,(1):155-157.
[2] 馬陽.新媒體技術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作樣態的發展思路探析[J].才智,2019,(9):2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07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