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綠色建筑設計在住宅建筑中的應用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些年,隨著我國的再生資源、可持續發展等理念的普及,綠色環保低碳生活的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建筑業作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自然也應隨著時代要求以及人們生活理念的轉變而改變,應秉持可持續、綠色、健康的發展核心,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文章將從綠色技術入手,對其現狀進行分析,以期能有效促進綠色建筑在我國不斷的發展。
  關鍵詞:綠色建筑技術;現狀;優化
  我國經濟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付出的代價也是比較慘重的,尤其是對社會環境造成的破壞,這導致人們的生活質量受到了較為嚴重的影響,對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造成了阻礙。而建筑行業關乎國計民生,作為我國的支柱性產業,對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建筑設計方面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綠色建筑的基本概念
  綠色建筑是指在整個建筑從開始建設到后期的使用過程中,其最大限度的節約水資源、電能等能源,來構造一個健康、舒適且高效的生活空間,以此達到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使得人類與自然能和諧相處的生活環境。這種綠色建筑是在傳統建筑的基礎上以此創新,其在經濟、實用、耐用和舒適的設計理念上都融入了環保的概念。綠色建筑在整體的設計理念上強調高效的利用水能、電能等能源,保護居住者的健康,提高建筑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降低廢物輸出和污染來達到全面減少建筑對環境和人類的負面影響。綠色建筑還被稱為是“可持續性設計”,在其設計理念上主張在為人們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的居住空間的同時盡可能減少其本身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此外,低碳建筑和節能建筑都是綠色建筑的形式之一。其中,低碳建筑強調在建筑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減少對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而節能建筑強調在建筑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省能源的消耗。
  二、建筑中的綠色設計原則
  1.整體原則和系統優化原則。建筑是一個系統的體系,從最開始的規劃,到購買材料,再到建設,都是成體系的。建筑和自然、社會生態、人的內心、甚至是美學有很重要的關系,所以建筑設計要兼顧綜合效果,讓建筑體現時代精神,體現工匠精神。
  2.建筑即要簡單美觀又要高效率原則。建筑設計時,關于選材首先要考慮的是環保,其次要考慮節約資源。因為一些和建筑有關的材料并不是完全再生的,有的資源是不可再生的,也是不能回收利用的。應充分考慮到節約能源,做到未雨綢繆,用全局的觀點看問題,不僅要看到眼前利益,還要看到長遠利益,這樣會更加完整。
  3.建筑中要適合人心發展原則。建筑物首先是被人購買,所以建筑物要讓顧客一看到就感到滿意,而不是有需求的沖動。這就要求建筑要滿足用戶的要求,遵循顧客至上原則。為顧客做好服務,應該抓住顧客的眼球和感覺,建立系統的凈化環境。
  三、 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和優化策略
  1.規劃階段的優化設計。首先,需要各方面的專業人員參與到規劃的過程中去,針對資源、環境、噪音和交通等狀況,進行實地的全面考察和分析,從而確保規劃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其次,要規劃出有效的、科學的、明確的建造方案,需要多種計算機專業軟件對建筑工程進行建模。在計算機系統上,構建整個建筑工程的布局,確定使用功能和工程結構。 同時,在綠色建筑設計時,需要注意幾個問題:(1)在建筑布局上, 要講究冬暖夏涼,朝向宜為南北向。(2)在光線利用上,盡可能地選取自然光,對室內采光比較好。(3)保證使用過程中,具有良好的通風效果,窗戶的開啟數量要足夠。在前期階段中,必須確保規劃的詳細和優化。因為工程一旦開工后,在有關部門取得報備之后,工程的變更將變得十分困難。如果規劃設計粗糙,或是時間倉促,都會導致一些工程問題的出現。由此可見,規劃階段有著其特殊性,相關規劃設計師需要加強溝通和交流,從而發現工程的難點,找出工程的問題所在,并最終得以圓滿解決。
  2.加強建筑的氣候適應性設計。在綠色建筑設計中,需要考慮到當地的氣候條件。近年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破壞環境的現象和問題隨之出現,導致了局部區域的環境變劣、氣候變差,比如困擾多數城市的冬季霧霾、暴熱和暴雪極端天氣等。這些外部環境的變化已經不能靠單純的環保技術來改善,這就需要在綠色建筑設計中,按照當地區域氣候狀況,優化建筑性能,不斷提高其氣候適應性。在綠色建筑設計中,各種因素都有可能會對建筑使用過程中的節能環保產生較大的影響,比如建筑外形和工程結構等,所以在進行設計時,需要考慮幾個問題:(1)立足于當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狀況,對建筑做出適應氣候環境的外觀形態設計,不斷優化其室內空間結構。(2)合理地選擇工程材料,盡量選取那些節能環保并可回收的工程材料,防止惡劣的自然環境影響到建筑,滿足人們對建筑的實用性需要。(3)注重綠色建筑技術理念,堅持保護環境和適應環境,實現環境資源的有效利用,避免推倒重來的現象。例如,在修建公園時,需要充分考慮已有的自然環境狀況,像曾經有過的池塘,可加以合理綜合利用,而不能無視原始地貌,進行盲目的改變。
  3.建筑形體的優化設計。在綠色建筑設計時,需要注意幾個問題:(1)在建筑外形設計時,要有多套建筑設計方案,將方案逐個進行分析和對比,通過計算機模擬,對各自建造中的資源消耗進行量化計算,從而得出每一個方案的大致成本預算。(2)在幾個可行的方案中,選擇綠色建筑技術最優化的設計方案。比如,某機場在航站樓設計時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其外形是竹節蟲式,且屋頂是由透明材料和金屬板組成的,這就導致了建造成本不斷增高的現象,而且采光效果不佳,浪費了大量的太陽光、太陽能。
  4.建筑圍護結構與智能化系統。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人們對于建筑在視覺效果方面的要求在不斷提升,透明玻璃在建筑外圍護結構的使用已逐漸成為主流趨勢,但就從節能環保角度來考慮,以透明玻璃造就的外圍結構盡可減少使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室內的采光效果,在冬季也能增加室內的太陽輻射量。但在夏季,由于當下科技技術的限制,透明外圍結構的隔熱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這一結構的設計應用會對室內空調系統造成巨大的負荷,從而增加了能源損耗。即使在透明外圍結構安裝遮陽物,造成的能源損耗也是巨大的,因此從節能環保的角度上來考慮,應盡可能地少使用透明外圍護結構。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成熟,建筑中的智能化系統依靠通訊網絡不僅能為人們提供舒適便捷的室內環境,還能有效地節約建筑能源的使用,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四、結語
  深入貫徹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環保理念,是建筑行業在未來發展中所必須做到的。設計團隊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要相互協作,通過綠色建筑技術來優化設計理念與方式,在對整體設計進行調整的過程中,選取最優建筑設計方案以達到人們在經濟、功能、生態、文化以及審美等方面的要求。綠色建筑設計的核心理念是在各專業間的協調下,通過建筑的空間結構、功能造型、室內 外環境,來達到節能環保、生態氣候以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效果,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要使用尖端的技術手段來優化綠色建筑設計,在保證簡單建筑技術、高收益的綠色建筑基礎上,使綠色建筑施工成本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何懿.論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優化與結合[J].建材與裝飾,2017(44):97-98.
  [2]祝小潔,王洋.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優化與結合[J].建材與裝飾,2017(19):101-102.
  [3]劉倩.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技術優化結合[J].江西建材,2017(06):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64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