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奶牛低溫癥的原因分析與綜合診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我國奶牛飼養業的不斷發展和壯大,更多的問題也隨之出現,比較明顯的就是疾病頻發,而奶牛低溫癥在生產中也比較多見?;嫉蜏匕Y的奶牛在臨床中表現為體溫降低,通常都低于正常水平,而且大多在每年的冬季和早春時節,環境溫度比較寒冷的條件下多出現病牛。臨床生產中的新生犢牛一般在產出之后隨即發病,其中以奶牛和耕牛發病的情況比較多。養牛戶在實際生產中如果沒有及時給患牛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會因為機體嚴重衰竭而死亡,在很大程度上會直接影響養牛戶的經濟效益?,F主要從引發奶牛低溫癥的原因進行分析,并且論述發病情況,最后分析綜合性的防治方法。
  關鍵詞:奶牛;低溫癥;發病原因;患病表現;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9)05-0080-02
  1 發病原因
  通常犢牛在產出之后如果受到了寒冷條件的刺激就會發生低溫癥,并且在臨床中表現出持續性發病的狀態,或者會因為犢牛的生存環境比較潮濕,這樣時間久機體會因為嚴重受寒而感染患病。正常犢牛的生活環境溫度維持在20~30℃比較適宜,但是我國大部分地區在每年的冬春季節氣溫都比較低,此時如果飼養者給予的管理措施不到位就非常容易引發低溫癥??傊?,奶牛發生低溫癥的主要原因就是飼養管理措施落實的不到位,奶牛受到風寒濕邪的影響;或者是因為飼養舍內的環境比較差,加之環境長期潮濕陰冷,直接會削弱機體的免疫力,此種條件下如果機體攝入的營養不足,加之采食了冰凍的草料和冰水等,生產中都會出現低溫癥的情況。
  2 患病表現
  犢牛低溫癥的初期階段,在臨床中主要可見精神狀態差,采食量降低。不能夠長期呈站立姿勢,身體搖晃走路不穩,體溫低于正常水平,但是主要是嘴唇、鼻子和耳朵部位的溫度更低一些。
  低溫癥的后期階段,病牛表現為反應相對遲頓,體溫降低至36℃以下,正常的吮乳功能喪失,如果此時給其采取人為輔助的方式進行喂乳,牛也僅采食少量,仍然不能呈站立姿勢,通常會臥地不起,呼吸頻率失去規律性,并且表現出呼吸困難,心跳速度比較快,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會有所削弱,有的時候偶爾會有間歇性的情況出現。臨床中如果發現病犢牛眼窩凹陷并且出現了其他的脫水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引起死亡的可能性就較大。
  3 防治措施
  奶牛發生低溫癥主要是因為天氣變化而引發的,所以在氣溫驟變、寒冷侵襲的冬春季節必須加強奶牛的飼養管理,防止奶牛在生產中出現機體消瘦的不良情況,同時要確保奶牛攝入的營養水平,避免因為出現營養性疾病而給奶牛造成不利的影響。針對低溫癥比較嚴重的奶牛應該采取必要的藥物治療手段,并保證防治手段落實到位,確保養牛戶的經濟收益。
  3.1 藥物治療
  3.1.1 西藥治療
  飼養者一旦發現新生犢牛表現異常之后,應該立刻進行相關的檢查,一旦確診為低溫癥,第一時間應采取有效的方式進行救治。首先應該立刻將患病犢牛移送至溫暖的地區,同時應該由專人進行相應的護理工作。
  生產中比較有效的治療藥物是安鈉咖,通常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輸入,但是在疾病治療的后期,應該配合靜脈注射藥物的方式進行輔助治療。藥物通常采用200 mL葡萄糖溶液、200萬IU輔酶A,二者占總溶液的1/4;再加入10 mL葡萄糖酸鈣注射液、250 mL生理鹽水、200 mg三磷酸腺苷二鈉以及80 mL黃芪注射液,共占總溶液約1/10;此外,還應該添加250 mL葡萄糖注射液,占總溶液大約5%。治療的過程中應時刻觀察犢牛的情況,如果出現明顯的脫水癥狀,則需要繼續采取靜脈注射的方式進行治療,一般是采用500 mL復方氯化鈉溶液,每天注射1次,連續給患牛注射3天即可。
  3.1.2 中藥治療
  中藥治療的原則主要是發散風寒、活血通陽、溫補氣血、燥濕健脾。取30 g蒼術、30 g白術、50 g神曲、30 g當歸、10 g木香、20 g荊芥、20 g麥冬、10 g細辛、15 g附子、20 g陳皮、30 g黨參、10 g甘草、20 g干姜、3根蔥白,加水煎煮2次,確保藥液超過800 mL,再添加30 mL白酒,混合均勻后一次性給病牛灌服,每天1劑,連續使用3劑。
  方中荊芥、細辛起發散風寒、辛溫解表之效,甘草、蒼術、陳皮起燥濕健脾之效,當歸起活血補血之效,神曲起消積散寒之效,木香起散寒止痛、理氣溫中之效,麥冬、黨參、白術起生脈補元氣之效,白酒、蔥白能夠提高機體祛風散寒、止痛。諸藥共用具有祛風散寒、燥濕健脾、活血通陽、止痛生脈的作用,通過臨床治療發現,對于低溫癥患牛的治療效果比較理想。
  3.1.3 輸血治療
  在給低溫癥奶牛進行治療時,還可采取健康奶牛的全血,在其中添加枸櫞酸鈉以防止血液出現凝固,并且還需要在使用全血之前添加500 mL葡萄糖溶液和50 mL 10%氯化鈣,混合均勻后采取一次性的緩慢靜脈滴注方式給藥,在臨床中能夠比較好的發揮緩解出血以及具有避免出現輸血反應的效果?;疾∧膛]斞繎鶕∨嶋H的患病情況以及體重等進行確定,一般在生產中給患病犢牛輸血300~500 mL比較適宜。
  采取輸血操作時,應該將輸血的速度控制在比較適宜的范圍內,避免輸液速度過快而給患牛帶來不利的影響,特別是開始輸血的15 min之內,輸血速度要盡量緩慢進行,之后再逐漸的將速度提高。
  3.2 加強管理
  改善犢牛飼養環境,加強飼養管理,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犢牛產出時,要立即讓母牛舔干犢牛體表,或者飼養人員使用干凈的柔軟布料擦拭干凈。盡量確保犢牛在出生1周內吮食足夠的乳水,且不允許到室外,之后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才能夠讓其到室外進行適量活動。條件允許的犢牛舍應安裝具有干燥通風效果的相關設備,可有效防止在實際生產中因為飼養環境潮濕而引發奶牛低溫癥。
  4 結語
  奶牛發生低溫癥主要是每年寒冷的冬季比較多見,生產中屬于一種體溫低于正常水平為主要特征的時令性疾病。如果在臨床生產過程中飼養者沒有及時關注患牛,加之治療措施實施的不及時等因素,都會導致奶?;疾?,嚴重的患牛最終會因為機體衰竭而發生死亡。
  奶牛飼養者應該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視奶牛的飼養,給予合理的管理措施,同時保證提供給奶牛配比合適的日糧,并且落實好保溫措施,以確保奶??梢园踩椒€的越冬,從而降低經濟損失。對于生產中發病比較嚴重的奶牛必須給予合理的藥物治療,主要遵循強心利尿、提高機體血糖水平并且增加熱能的治療原則,從而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并且治愈患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61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