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問題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機電設備管理是煤礦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障機電設備運行狀態的安全穩定,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減少礦難事故的發生。但是,由于在歷史上煤礦企業經歷了很長時期的粗放型管理,對機電設備管理規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方面的要求不夠嚴格;因此,在設備安全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文章首先闡釋了機電設備安全管理對煤礦生產的重要性,然后指出設備安全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解決策略。
  關鍵詞: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設備檢修
  中圖分類號:TD40;X9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19)07-0094-02
  Abstract: The manage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al mine management. It ensures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helps to reduce production costs,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mine accidents. However, due to the extensive management of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for a long time in history,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are not strict enough; therefore,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equipment. This paper first explained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manage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for coal mine production, then pointed out some problems in safety management of equipment, and put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words: coal min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safety management;equipment maintenance
  1 機電設備安全管理對煤礦生產的影響
  提高對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認識,讓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是煤礦實現安全、高效生產的基礎保障。據國家有關部門對煤礦事故的調查統計結果顯示,由于機電設備問題而引發的安全事故在煤礦總事故量中占有很大比重,其對煤礦安全生產的危害程度僅次于瓦斯事故、頂板事故、運輸事故和爆破事故。在其他安全事故中,也無法排除機電設備故障的誘因。可見,機電設備事故成為了煤礦安全生產的制約因素,需在思想上加強重視,在措施上加強防控[1]。
  2 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對設備安全管理不重視
  煤礦領導層將工作時間和精力過多地投入到了完成生產任務上,對于機電設備的管理仍采取粗放式的態度,導致設備的操作使用、更新換代等事項沒能按照國家規定的煤礦質量標準化要求執行,埋下了事故安全隱患。
  2.2 設備監察管理不全面
  煤礦機電安全監察員很多都是從基層工作崗位抽調的,專業知識比較欠缺,再加上人手少而機電設備安置點多、工作線長、系統架構復雜等客觀條件的存在,監察員通常只能采取抽查的方式,監察管理不全面、不徹底[2]。
  2.3 設備維護保養不及時
  在煤礦基層區隊,工人的薪酬收入和生產作業量緊密相連,區隊為了增加收入通常會讓設備超負荷運行,連續運轉。有時對需要停機維修保養的設備也是一拖再拖,設備處于“帶病工作”狀態,安全隱患難以避免。
  2.4 后期資金投入不夠
  煤企“黃金十年”結束后,企業的經營性收入大不如前,國家政策性“去產能”的壓力也使煤礦的產業效益急劇下滑,煤礦難以籌措充足的資金用于機電設備的更新換代和技術改造,導致很多設備的性能指標和技術參數無法達到《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標準,容易誘發安全事故。
  2.5 設備管理不符合標準化要求
  設備管理與國家要求的標準不符合,造成了設備運行中各種問題的頻繁出現,特別是對于元器件等精密器件技術管理不達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設備的運行質量,增加了事故發生的概率[3]。
  3 加強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對策
  3.1 規范設備管理制度
  根據煤礦地質條件和設備的分布、安放、運行情況等制定設備安全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具有針對性,責任到人,根據設備的不同類別分別設置電氣、電纜、配件、設備以及油脂等專業性的管理小組和防爆標準。要同時建立設備巡視、巡查制度和工種崗位制度,并將管理制度編印成便于攜帶的手冊發放給設備操作人員,使設備的操作、維修、保養等達到規范化標準。
  3.2 加大設備監察力度
  煤礦機電設備的操作和維修屬于特殊崗位,工作人員責任心對設備的安全運行非常重要。必須要加大管理工作的監察力度,按照崗位責任制制定的標準嚴格要求工作人員,要定期和不定期對設備的運維狀態進行驗收和抽查,要把驗收和抽查的結果與工人的經濟利益聯系在一起,對于設備運維狀態達到管理制度規定標準的要予以物質獎勵,達不到標準的進行處罰,問題嚴重的應將責任人調離到其他崗位,造成安全事故的要追究其責任。
  3.3 提高設備資金投入
  提高機電設備資金投入的作用如下。一方面煤礦可以借此淘汰一些安全系數低、能耗大的老舊設備,引進相應的安全系數高、生產效率高的新技術、新裝備;另一方面,煤礦還可以對產能落后的設備實施分批次、分步驟的技術改造,提高設備的生產性能和安全性能。在資金的管理上要實施??顚S弥?,防止資金被挪用。新技術、新設備的引進和產能落后機電設備的改造要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及行業標準的要求。
  3.4 加強設備檢修維修
  煤礦井下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生產作業條件艱苦,危險系數高,井下的供電、通風、排水、掘進、采煤以及防突等環節都離不開機電設備的穩定有序運行,機電設備運行中的任何一個小小故障,都有可能引發難以挽回的礦難事故。所以,加強對機電設備的檢修維修,是保障煤礦生產作業安全和礦工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舉措,要提高設備運行的安全性能,在最大范圍內減少礦難事故的發生。對于設備的檢修維修要制定明確的計劃書和任務表,對于檢修維修的時間、內容、人員等要記錄在案,并由專人負責查驗。對于大型機電設備的檢修維護,要事先制定拆裝、搬運的安全技術措施,要明確拆裝、搬運的工藝要求,由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指揮大型機電設備的拆裝、搬運工作。
  3.5 建立設備安全事故預控體系
  煤礦機電設備事故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工作人員人為操作錯誤和失誤、設備老化陳舊沒有及時更新、設備檢修、維護、保養不及時和設備自身設計性能缺陷等因素。這些因素的存在增加了事故發生的隨機性和突發性,由多年的工作經驗教訓和事故分析結果可知,其中大部分事故的發生都是有規律可循。煤礦據此可以建立機電設備安全事故預控體系,將事故控制在初始狀態,防控事故于未然。計算機通信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預控體系的建立奠定了技術基礎。
  參考文獻:
  [1]郭學軍.論煤礦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5):220-221.
  [2]劉增,梁麗鵬,臺東方,等.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問題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6(12):166.
  [3]郭睿娟.淺談如何做好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工作[J].科技信息,2013(3):4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855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