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園林綠化施工中的反季節種植技術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城市環境建設中的生態問題得到重視,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不斷推進。由于綠化建設中很難避免遇到非正常季節植物種植的問題,反季節種植技術作為提高非正常季節植物成活率的一種重要技術措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從反季節種植技術的含義、必要性、遵循原則、栽植技術、后期養護等方面入手,對園林綠化施工中的反季節種植技術展開分析。
  關鍵詞:園林綠化施工;種植技術;反季節種植
  近年來,生態質量被成為衡量城市優劣的重要指標,園林綠化受到了廣泛關注。其中,綠化植物的種植水平影響著整體的綠化效果,季節性的種植已經難以滿足當前園林的綠化要求,為保證園林綠化施工中的綠化水平,反季節植物種植技術應運而生。為了使得城市綠地的生態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現,對反季節種植技術的分析和研究勢在必行。
  1 反季節種植的含義
  園林綠化反季節種植技術,指的是在不適合栽植植物的節氣和環境中開展園林種植。由于往往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之后才進行城市生態環境綠化工作,并且此時的季節并不適宜植株生長,因而往往在城市生態環境建設中使用反季節種植技術進行植物栽植。當然,在園林綠化施工中采用反季節種植的基礎是對所選植株在一般環境下的生長規律有深入的了解,并且對該植株正常生長所需條件進行把控,通過對這些條件的滿足來達到對植株生長環境的保護,確保該植株移植前后所必需的一些新陳代謝功能能夠保持相對平衡[1]。
  2 反季節種植的必要性
  現如今,國家級園林城市的建設被許多城市納人城市發展規劃之中,而園林綠化施工中的一項重要工程就是綠色種植。為了使得園林符合設計時的造型要求,展現出綠化效果,并將其景觀效益發揮出來,中大型苗木常在施工過程中作為移栽對象。由于社會對綠化工程要求的提高,園林綠化不僅要保證植被品類豐富,相得益彰,而且要造園成景,正常栽植季節的植被顯然無法滿足園林綠化施工龐大的工程量。為加快園林綠化的施工進度,展現其綠化效益,營造出城市生態人居環境,城市建設需要反季節綠化施工。
  3 反季節種植的原則
  3.1 適地適樹
  由于反季節種植本身對植物的生長規律有所違背,所以盡量選取與本地環境以及土壤較為適應的樹種,提供有利于植被生長的環境,滿足其生長所需。
  3.2 適時栽植
  在移栽過程中,時間的選取也尤為重要。應盡量選擇濕度較大的時間進行植被栽植,并且在栽植過程中避開陽光曝曬,盡量做到當天移栽結束,及時對植被進行管理,保證其生命力。
  3.3 依據樹木特性種植
  在進行種植時,要根據樹木的特點合理設計種植環節以及種植流程,明確適合當地環境反季節種植的植被類型,避免畏寒植物在低溫季節進行栽種。并綜合考慮到季節、樹木特征等因素,科學安排施工周期,提高植被反季節栽種的成活率[2]。
  4 反季節種植技術
  4.1 苗木選擇
  在選擇苗木時,除了要滿足園林設計所要求的規格之外,還應選擇足夠粗壯并且生長情況良好的苗木。同時,選擇的苗子最好移植期較短。(一般來說,移植時間最長不超過理工作年)為了將根須損害程度降到最低,種植的植物根須必須要和球狀的泥土一起栽種,對投入使用的球狀泥土的大小、輕重、性能等都要經過精密檢測。從而確保可以提升反季節種植技術的樹苗成活率。
  4.2 種植地考慮
  種植地的選擇對種植效果有著很大影響,反季節種植可能會影響到植物正常生長,所以在反季節植物栽種時,同樣要講究因地制宜。由于土壤質量對樹苗生長有直接影響,所以在種植之前要對土壤做全面分析。首先要保證適當的薄厚程度、肥力、松軟度和透氣性,確保植物的根系具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同時,要用檢測設備對土壤的相關化學指標進行檢測,確保其中不含毒性,從而避免種植苗木之后由于土壤問題對其造成的不利影響。
  4.3 種植前科學修剪
  為了保證苗木在移栽之后能夠較好進行光合作用,在移栽之前要對苗木進行合理專業的剪修,保證其正常生長,提高成活率。在移植苗木前,要對其根系進行修剪,將病蟲根、劈裂根等進行剪除,并根據其生長情況對樹冠進行合理修剪,確保其根葉之間水分輸送的平衡。對于常綠樹種,如松樹,要適當增強修剪力度。對于珍貴樹種,則要減少樹冠的修剪量。
  4.4 假植
  假植是一種苗木栽種或出圃之前慣用的臨時性保護措施。為樹苗在假植之前,為了減少水分流失,要去除部分枝葉,從而保證其成活率。去除枝葉多少的主要依據是植被根系的損傷程度,由于兩者呈現正相關,根系損傷較小的植被,枝葉去除較少,根系損失程度越重,需要去除的枝葉就越多。
  4.5 林木栽種
  當苗木被運送到移植地后,不要急于栽種,而是要對土壤進行適當的整理。栽種時要確保植物的牢固,避免其產生傾斜。一般選用木材加固的方法,將植物的根系結實地固定在某一范圍內,緩慢拆除泥土包裝后,利用棍棒等工具把泥土用拍打的方式弄碎,并且,確保填土時泥土已經全部搗碎。在填土的同時進行澆水工作,并建造好擋水圍堰。
  4.6 栽后澆灌
  水的合理澆灌對植被的生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由于反季節種植技術在植被種植中的非常規性,在園林綠化施工中使用反季節種植技術時,對于水的澆灌次數要求更為嚴格。反季節種植的苗木,為了保持其正常生長發育,其澆灌次數相比于常規季節栽種的樹木要多一些,同時在對其根部澆灌時應當摻入適量的毛狀根抑制劑。同時,要在確保澆水及時的條件下保證其合理性,一般情況下,澆水的適宜時間是栽種后的2~3小時,澆水標準次數為3次。通常采用噴灑的澆水方式來澆灌頂部,頻率保持在每天2次,在具體實施中,還要參照實際情況進行增減。
  5 反季節栽種中注意的問題
  5.1 栽種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將移栽苗木放入坑洞時一定要注意力度的把握,在苗木的體積較大時,要避免其受到剮蹭而產生損傷;務必將其安置妥當后再進行球狀泥土的包裝去除工作,以便讓其和環境土壤充分接觸,使苗木能充分吸收營養物質;為了避免雨水過多時由于坑洞排水性能差導致苗木根部爛根的情況,有必要將在植物的底部墊設一定數量的石塊,以此增強坑洞的透氣性和排水性能,為苗木成活以及健康生長提供有利條件。
  5.2 栽后養護中應注意的問題
  造成植被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后期養護不當,在園林綠化反季節種植中,尤其要重視植被移栽后的養護工作,保證樹木在移栽后能夠健康成長。在苗木移栽之后,應該根據不同苗木的要求進行除草、澆水、中耕、施肥、防蟲害等工作。在夏季高溫季節要注意早晚澆水保苗,并建設遮陽棚。同時,要根據園藝要求,及時使用一些保護性的滅菌藥劑,避免使用高殘留的農藥,從而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6 結語
  總之,反季節植物種植技術作為城市綠化施工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從根本上提高了非季節性植物的栽植成活率,從而縮短了綠化施工周期確保了園林綠化建設的高效進行,在目前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尤為關鍵。當然,反季節種植技術在應用時仍存在諸多問題,在實際應用時對其實施優化控制也具有十足的必要性。
  參考文獻:
  [1]鄭偉.淺議園林綠化施工中的反季節種植技術[J].農技服務,2016,33(2):210-210.
  [2]楊文浩.園林綠化施工中反季節種植技術[J].科學技術創新,2016(8):280-28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12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