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在市級廣播電視傳輸中的融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市級廣播電視新聞媒體承擔一定的社會職責,即報道新聞事實與宣傳主流文化。如何在新媒體沖擊下,實現廣播電視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需積極探索有效措施,有效應對來自新媒體的擠壓。本課題主要圍繞廣播電視傳輸與新媒體展開深層次剖析,旨在促進市級廣播電視行業在新媒體環境下得以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市級廣播電視;融合發展;電視傳輸;廣播電視網絡
中圖分類號:TP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134(2019)05-163-02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19.05.016
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時代,也是新媒體次遞替代的時代,傳統媒體在此環境下,生存空間日漸縮小。市級廣播電視新聞媒體承擔著報道新聞事實與主流文化宣傳等任務,在人們新聞資訊獲取渠道轉向網絡時,市級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如何發展,繼續為社會主流文化的宣傳,引導社會風氣正確走向,逐漸成了當前傳統媒體行業重點思考的問題?;趶V大群眾關注點的轉變,市級廣播電視媒體行業需注重與新媒體的融合,借助新媒體的優勢作用,實現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共同發展。
1.新媒體時代,市級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主要特征
1.1新聞傳播主體、途徑變化
市級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主要內容涉及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承擔了黨與政府的政策宣傳職責,另一方面在傳播反映社會風氣,宣傳主流文化,引導社會正能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傳統媒體在新聞事實報道中,需在事件發生之后,通過新聞信息采集,之后經過編輯,最后由媒體播放出來。因此傳統新聞媒體是新聞事件的傳播者。然而,受眾了解新聞事件具體情況主要依靠電視節目。基于時間角度考慮,觀眾掌握新聞事件具體情況需要在一段時間之后,無疑影響到了新聞傳播的時效性。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傳播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們除了從傳統新聞中獲取事件之外,還可以借助微信、APP等多種方式,一個地方發生的事件,可通過網絡形式在線播報,及時掌握事件發生動態。[1]同時,新聞傳播主體并不是單一的新聞媒體,而是多種自媒體。另外,新媒體為人們提供了交流平臺,可以對新聞事件發表一些看法,無形中增加了人們看新聞的樂趣。[2]同時,新媒體時代,新聞受眾也可以是新聞記者,針對新聞事件可以進行評論、轉發,也可以借助新媒體對新聞事件進行實時報道,并上傳到新媒體渠道中。[3]
1.2新聞傳播呈現新特征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市級廣播電視傳播受到影響,并在發展中逐漸呈現出一些新的特征??偨Y起來,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時代性。科技的發展,新媒體整體發展呈現高速發展趨勢,使市級廣播電視受到前所未來的沖擊。如何實現發展,市級廣播電視需要與時俱進,與互聯網、手機等移動終端緊密相結合起來。因此,在新時期下,市級廣播電視傳播必然具有一定的時代性。(2)創新性。新媒體時代,創新是主題,傳統廣播電視媒體需主動與受眾進行交流,全面接受社會受眾對新聞節目與新聞傳播的有效意見,進一步創新新聞節目與傳播方式。(3)開放性。新媒體時代下,社會公眾都可以對新聞事件進行及時報道、評論以及轉播,也就是說,新聞傳播具有較大的開放性,不再是單一的新聞媒體負責傳播,造成傳統媒體新聞傳播優勢減弱??傊屑墢V播電視要高度認識到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傳播的新特征,從自身優勢與特色出發,在新聞節目內容與新聞傳播方式上進行有效創新,滿足社會大眾新聞資訊需求。
2.新媒體在市級廣播電視傳輸中的融合
以光纖網絡傳輸技術為例,簡要闡述新媒體在市級廣播電視傳輸中的融合。光纖網絡傳輸技術在市級廣播電視的應用,需對原有的廣播電視網絡進行技術改造。筆者在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簡要分析。
2.1應用1550nm光纖組網技術
有線電視網絡技術改造中,為了滿足一些實際需求,通常會選擇1550nm光纖組網技術。就現階段我國有線電視網絡發展狀況而言,由于經濟、技術等因素的制約,造成不同地區的有線電視網絡總體發展水平不一,尤其是一些偏遠山區,存在傳輸距離過長這一問題,制約了電視傳播質量的提高。然而,1550nm光纖組網技術的應用,則可有效解決傳輸距離問題。這一問題的解決,主要得益于1550nm光纖組網技術損耗小,相比其他技術而言,顯然是不計損耗。[4]隨著廣播電視網絡中光纖傳輸的深入應用,光節點逐漸向用戶家庭靠攏,為了保證傳輸質量,需強大的光功率方可滿足這一要求。1550nm光纖發射機功率則可滿足這一要求,并且1550nm光纖發射機功率在結構特點上保證了其具備載噪比、功率以及非線性等方面的優勢,外加放大器的應用,可有效減少光功率的成本,進而使得1550nm光纖組網建設總成本大大減少。[5]除此之外,1550nm光纖組網技術的應用,可有效減少總設備數量的應用。眾所周知,設備的大量應用,在長期的運行中,必然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故障,在故障發生之后需及時維修,方可保證整個網絡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方可保證廣播電視傳輸質量。1550nm光纖組網技術的應用,可縮減設備總數量,在設備數量減少的情況下,自然降低了設備故障發生概率,同時減少了設備維修次數,這對后期光纖網絡的安全維護提供了極大的方便。[6]
2.2廣播電視網絡HFC寬帶數據網
HFC作為光纖同軸電纜混合網,這種方式主要是通過光纖實現遠距離傳輸,最后在進入用戶的最后一段路中則選用傳同軸電纜。由此可見,HFC寬帶也是以光纖為基礎的一種有線電視傳輸主干線,除了能夠傳輸信號之外,還可以傳輸海量電視節目。HFC寬帶主要有頻帶寬、信號抗干擾能力強、傳輸可靠性高等特點。HFC寬帶主要依靠光纖完成,只有最后一公里路程依靠同軸電纜完成,這樣可保證信號傳輸質量,進而保證電視節目播放質量。除此之外,HFC寬帶中,數據的發送、傳輸以及接收,主要依靠前端負責,光節點的作用使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廣播電視臺光節點數量的確定,主要依靠用戶數量。前端與光節點之間數據傳輸依靠光纖網絡連接起來,并負責數據的傳輸。然而,光節點到用戶,需要借助一些信號發達設備分配網絡。HFC網絡中,主要考察指標涉及三方面的內容。一是載噪比,用戶端原則上不少于43dB,通常設計為44dB;二是組合二次差拍比,用戶端原則上不少于53dB;三是組合三次差拍比,用戶端原則上不少于54dB。 2.3 EPON和HFC網絡疊加進行技術改造
現階段,HFC網絡中無源分光技術,相比HFC網絡結構,兩者相似度極高。因此,在光纖網絡傳輸中,在結構無差異的情況下,可選擇EPON和HFC疊加進行技術改造。同時,傳送方式也有兩種方式:一是波分復用傳送方式;二是分纖傳送方式。但是,在實踐應用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考慮傳送方式的優勢,之后選擇最為合適的傳輸方式。有線電視信號傳輸主要依靠1550nm光纖實現,而EPON數據的上下行傳輸,則由1310nm和1490nm共同實現?;谶@一認識,EPON和HFC疊加應用在廣播電視網絡技術改造中,可有效提高頻帶寬,進而滿足人們對電視節目高質量的具體要求。除此之外,在現實中,有大量的新建小區,也有早已建成的舊小區,也有偏遠山區等,針對這些情況,在EPON和HFC網絡疊加技術改造時,可結合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技術。就新建小區而言,EPON加LAN技術顯然具有優勢,具體表現在,這種技術改造方式可實現EPON到每一樓層,直接通過五類線進入各個用戶家庭中。EPON加EOC技術顯然在舊小區中比較具有優勢,主要原因在于舊小區在鋪設五類線時,具有諸多不便,然而通過EPON加EOC,則可以在改造原有同軸電纜的情況下順利完成寬帶接入,保證用戶觀看到高質量的電視節目。
結語
總之,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需注重與新媒體的融合,方可為觀眾提供內容豐富、高清的電視節目,滿足觀眾需求,同時可促進與新媒體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賀紅衛,蔣秋香.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開發策略——以廣播電視為例[J].視聽,2019(3):124-125.
[2]黃思貝.新媒體時代傳統廣播電視和新媒體之間的融合發展探討[J].通信世界,2019,26(2):16-17.
[3]阿木爾.新媒體背景下廣播電視生存空間拓展路徑探究[J].傳媒論壇,2019,2(2):65.
[4]張淑君.淺析新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路徑[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2):186.
[5]沈澤丹.廣播電視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深度思考[J].傳播力研究,2019(3):68.
[6]丁巖.我國廣播電視新媒體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J].傳播力研究,2019(3):82.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廣播電視微波總站)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2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