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語文教師的閱讀教學活動是學生積累語文知識和培養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必須對其質量有所保證。本文筆者基于此,提出了制定閱讀目標、角色扮演游戲、設計分層問題、選擇課外讀物和適時舉辦比賽五種有效的閱讀策略,旨在幫助各位教師走上閱讀教學的高效之路。
  關鍵詞:閱讀教學;語文;小學
  語文是各學科學習的基礎,而閱讀又是語文的基礎。因而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的重點最終是要落到閱讀教學上的,他們需要不斷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提高自己的閱讀教學質量,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有所收獲。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策略的制定,因為閱讀的主體是學生,只有滿足學生需求的閱讀教學活動才能夠真正發揮作用。接下來筆者就從以下五方面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制定閱讀目標,提高學生閱讀效率
  閱讀目標的存在可以讓教師閱讀教學的所有環節都條理有序地進行下,因而閱讀目標的制定就顯得極為重要。教師不僅要對閱讀文章進行深入鉆研,還需要符合新課標的要求。這就意味著教師一定要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來進行閱讀目標的制定。例如:在進行《小馬過河》這一篇文章的閱讀教學之前,筆者對該篇文章進行了研究,并因此設定了教學的三維目標。在知識與能力方面,筆者要求學生會讀“馱、磨”等生字,會寫“愿、意”等生字,還要求他們在該篇文章的學習中掌握朗讀課文的技巧;在過程與方法方面,筆者要求學生能夠通過自主閱讀和探究獲取知識;在情感方面,筆者則要求學生懂得遇到事情要動腦筋和動手,不能跟著別人的思維走這一道理。這樣的目標形成后很快就讓學生明確這節課的目的重點,大大提高閱讀效率。
  二、角色扮演游戲,注重學生閱讀體驗
  小學生的年齡小,閱歷淺,他們并無法輕松地理解閱讀文章中蘊含著的思想感情。這時教師就需要創造機會讓學生進行閱讀體驗,引入角色扮演游戲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一來其符合小學生的性格特征,二來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就能夠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并享受閱讀的快樂。例如:在進行《小蝌蚪找媽媽》這一篇文章的閱讀教學中,筆者為了讓學生體會作者“迎上去”和“追上去”這兩處用詞的用意,就組織學生進行了角色的扮演,讓他們將自己想象成要找媽媽的小蝌蚪們。這時筆者就會讓他們沿著課本所描述的畫面去進行他們的找媽媽之旅。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夠體會到找媽媽的急切心情,所以看到像媽媽的烏龜時就需要追上去。因而他們就能夠深刻理解“迎”和“追”的深刻內涵。
  三、設計分層問題,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發展的思維是學生創新的前提,因而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努力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這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計有效的問題,用問題來引導他們思考。但教師要注意的是,學生的學習基礎是不一樣的,他們所能解決的問題也是有所區別的。這時教師就需要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進而促進學生思維的個性化發展。例如:在進行《羿射九日》這一篇文章的閱讀教學中,筆者在學生進行文章的閱讀之前就為他們設計了如下問題:1、該篇文章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2、后羿射日的原因、經過和結果分別是什么呢?3、這一故事想要告訴我們什么樣的道理呢?其中前兩個問題符合基礎較差的學生,他們只要用心閱讀文章并且稍加思考就能夠回答出來;第三個問題則是需要學生深入思考的,筆者就會選擇閱讀基礎較好的學生來進行回答。這樣一來,所有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思維上得到發展和進步的空間,通過分層問題的逐漸加深,促進學生的思維訓練并得到發展。
  四、選擇課外讀物,拓展學生閱讀空間
  小學語文課本教材所承載的內容是有限的,這并不能夠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因為好奇心促使他們對于世界上的一切新鮮事物都充滿著探究的欲望。此時小學語文教師要做的就是結合閱讀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興趣愛好為他們選擇一些合適的課外讀物,進而拓展他們的閱讀空間,讓其積累到更多的語文知識。例如:在學生學習完《亡羊補牢》和《揠苗助長》這兩則寓言故事之后,筆者發現學生對這類書籍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因此就為他們推薦了中國的寓言故事書籍和外國的《伊索寓言》,并讓他們根據題目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兩篇寓言進行閱讀,并記錄下自己的感悟和體會。筆者這種選擇課外讀物的方式是建立在課本文章的基礎上的,還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如讓他們明白寓言故事這一體裁的特點,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為以后拓寬學生閱讀渠道奠定基礎。
  五、適時舉辦比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給學生一定的表現空間來讓他們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中得到滿足,進而充滿閱讀的興趣。這時教師就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就為學生舉辦一些閱讀比賽,學生在比賽中可以用自己擅長的形式來參與,或者表演;或者朗讀;或者講故事等。接下來筆者就可以給予他們積極的評價,進而激發他們閱讀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了《蜘蛛開店》這篇文章之后,學生學到了漢字和詞語,也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還明白了迎難而上的道理。在課下筆者就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閱讀比賽,讓他們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來展現自己在這篇文章中的收獲。此時字寫得好的學生就可以默寫文章中學到的漢字和詞語;對朗讀感興趣的學生則可以以朗讀的形式來向筆者和其他同學展示這篇文章;會講故事的學生就可以編一個主題同樣是迎難而上的趣味故事。筆者則會根據他們的表現給予相對應的評價和獎勵。
  總而言之,教師的閱讀教學活動對小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因為它能夠幫助學生學習語言,發展思維以及豐富情感,進而使之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因而在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采取各種措施來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獨特魅力,進而喜歡閱讀,并且能從閱讀中獲益匪淺,為未來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姚錢.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J].中國農村教育,2018(24):94.
  [2]  施明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4):25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81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