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調技術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與應用前景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我國建筑行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建筑數量也在日益增多。在國家“綠色環?!笨谔柕某珜拢绾螌崿F可持續發展成為了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在高耗能的建筑行業中,綠色建筑正在得到大力推廣,以期做到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文章從暖通空調技術出發,分析了其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前景,希望能夠給其他從業人員提供一些參考性的建議。
關鍵詞:暖通空調技術;綠色建筑;應用;前景
引言
綠色建筑是一類概念化的建筑樣式,亦是今后一個時期建筑業發展的最高目標。其含義在于,施工過程中聯系天然條件,在把握客觀規律的基礎上施以人工手段對建筑框架進行細致打磨,同時嚴密控制自然資源。通過人工干預但又不損壞生態環境,充分完成建筑設計施工的各項任務。暖通空調在建筑能耗中的比例相對較大,所以,在綠色建筑發展的趨勢下,暖通空調技術的應用應日益優化并完善。
1暖通空調技術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原則
循環原則:對暖通空調系統的部件進行回收,并且進行分類整理,如果有可以循環利用的應充分利用,如果不能利用的應進行其他方式的處理,將處理后的轉化為生產原料。巖棉、玻璃鋼等材料無法回收再利用,所以在設計的時候應盡可能的減少此類物品的使用。節能原則:暖通空調用在綠色建筑中的目的是節能,暖通空調實施離不開暖通空調系統,其中包括暖通施工設計方案、設備類型選取、設備安裝、系統檢修、養護、調控等環節,將暖通空調技術應用在綠色建筑中,有利于控制系統設計和運行成本?;赜迷瓌t:綠色建筑中,系統的回用離不開暖通空調系統,暖通空調系統內的每個部件都是獨立的,多數部件都可進行拆卸。暖通系統長時間運行后,個別零部件無法使用,其中的管材、運行設備或原材料等經由檢修和養護,可以回收再用。
2暖通空調技術要點
2.1蓄冷技術
暖通空調系統中的蓄冷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很簡單的,也就是移峰填谷,在低峰用電的夜間制冷,通過水、冰的形式在蓄冷設備里存儲冷量,一旦出現電力高峰,就將夜間存儲的冷量釋放出來,以供空調使用,從而滿足節能電能、節約電費的要求。應用蓄冷技術能成功錯開用電的高峰期,降低建筑的電力資源占有率,從側面達到有效利用社會資源的目的,幫助緩解國家電力建設的緊張局面。不過暖通空調蓄冷技術在目前尚未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普及應用及推廣,主要需依賴國家出臺相關的扶持政策,促進技術推廣,助推綠色建筑事業的發展。
2.2太陽能技術
太陽能不會受到地域限制,不管是海洋、陸地還是島嶼、高山,均有太陽能,且不需要開采、運輸,直接就可進行開發利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目前,太陽能是最潔凈的一種能源,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而太陽能供暖系統指的就是轉化太陽能為熱能,其集熱器是由換熱水箱、其他加熱設施等組成,循環控制系統則是由溫度控制器、地板采暖等組成,還有生活熱水系統。太陽能暖通節能技術的工作原理就是通過特定集熱設備有效采集陽光中的熱能,再通過熱導循環系統將熱能導入換熱中心,最終導入采暖系統,通過電子儀器控制室內溫度。如果遇到陰雨天氣,暖通空調中的太陽能供暖系統就會自行切換為燃氣鍋爐。太陽能供暖系統的壽命一般都在20年以上,其回收成本則只有5年,即它可達到免費使用15年的水平,不僅節能效果好,且成本低,應廣泛應用于綠色建筑。
2.3地源熱泵
地源熱泵指的是利用地下的淺層地熱資源實現制冷、供熱的一種節能空調系統。地熱資源主要有地表水、地下水,少量電能的輸入能將低溫位的熱能轉變成高溫位的熱能。冬天時可將地熱源的作用發揮出來,以供綠色建筑室內采暖;夏天時則可提取室內熱量,將其釋放到低能中。暖通空調地源熱泵技術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地源熱泵的封閉管道收集地表下的熱量,再通過環路循環水將熱量輸入室內。
3暖通空調技術運用于綠色建筑的有效措施
3.1冷輻射吊頂系統
毋庸置疑,當今城市高樓大廈等建筑物的輻射十分強烈,據精確統計,建筑物外表的玻璃幕墻及室內諸多照明設備是承接輻射的主要熱源,輻射成分超過50%。這就直接產生了多余的熱量,亦是城市“熱島效應”的直接來源。為此,運用輻射的形式供冷則能抵掉這些熱量。事實上,今天的大型商場等建筑物大都運用室內吊頂和輻射板相結合的“冷輻射吊頂系統”,極大地提升了人們的舒適度。與此同時,吊頂空調還具備較強的節能性,這就需要房間的窗戶不失時機地執行遮陽措施,旨在削弱陽光敷設的熱量。當然,遇有溫濕度較高的環境,首要保證冷輻射吊頂不凝結露水,同時還需將室內空氣的流速維持在合理區間內。
3.2利用自然通風
自然通風涉及因素較多,因此,比較難以實現有組織的自然通風。但是,可通過利用計算流體力學軟件與能耗分析軟件,并借助于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使自然通風簡單易行。在過渡季節,有組織的自然通風能夠為室內提供新鮮空氣,并有效降低室內溫度。同時,在高溫天氣時,充分利用夜間進行自然通風,使建筑圍護結構與室內家具的蓄熱量得到有效降低,從而使白天空調的啟動負荷大大降低。實踐發現,在夜間進行充分的室內通風,能夠使白天室內的溫度降低至2-4°。對于外窗無法開啟或雙層、三層的玻璃幕墻,可通過間接自然通風,將室內空氣引入雙層玻璃的夾層,然后排放到室外。比如廈門第一個綠色三星建筑海滄生態花園住宅項目的超高層住宅,外飄窗正面采用三玻兩腔內置百葉玻璃,側面采用開啟式雙層中空玻璃,玻璃均為高透型Low-E玻璃。既控制了太陽輻射,又可以自然通風。
3.3被動式太陽輻射
被動式太陽輻射主要依照所在地的氣候特征把房屋選址在最恰當的方位上,盡力讓安裝于房頂上部的太陽能接收板最大面積地置于太陽直射之中。針對暖通空調技術而言,盡管利用太陽輻射可成功降低室內照明設備的消耗,但同時會增加暖通系統日射冷的負擔。為此,被動式太陽輻射是大型建筑中最為適用的技術手段之一,尤其對于大型公用商務建筑尤甚。具體地說,在以供冷為主的南方區域內,建筑物大都運用單層或外層鍍膜玻璃,其能有效穿透可見光,遮擋直射陽光及室內的長波輻射。對于冬季以采暖為主的廣大北方區域,這些區域可利用雙層中充惰性氣體玻璃,有助于遮擋室內長波輻射,運用溫室效應提高室溫。當前,國外先進同行研制出智能窗,即運用液晶技術依照室外太陽輻射的不同強度使玻璃透明度發生相應的變化。
結語
建筑節能是緩解能源危機、減輕環境污染、改善生活工作條件、促進經濟持續發展一項根本措施。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建筑施工技術水平也相應得到了較成熟的提高。將建筑設計跟新的暖通空調技術應用結合在一起,共同實現建筑物的綠色節能是我們追尋的最終目標。本文主要介紹了暖通空調使用中新型空調技術如新型冷梁技術和地板管槽對流散熱器的應用,并且從主動和被動兩個方面介紹了新型暖通空調技術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情況。
參考文獻:
[1] 曹磊,穆雪男.暖通空調技術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J].建筑節能,2017,42(07):14-16.
[2] 張磊,陳麗芳,胡文,等.綠色建筑中暖通空調設計方法初探[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18(08):56-60.
[3] 宿曉科.關于實現綠色建筑暖通空調設計的技術研究[J].建筑知識,2018(01):260.
?。ㄗ髡邌挝唬捍髴c市富嘉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059.htm